2019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91945750 上传时间:2019-07-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9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9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泸州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一、 选择题1下列物质不溶于水的是()A酒精B硝酸C蔗糖D铁锈【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酒精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B、硝酸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C、蔗糖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难溶于水,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的水溶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下列物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是()AMgBAgNO3CCu(OH)2DFeSO4【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

2、、Mg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溶液和氢气,故选项错误。B、AgNO3能与盐酸反应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故选项错误。C、Cu( OH)2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故选项错误。D、FeSO4与盐酸不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能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2O2属于氧化物B碳元素与氧元素位于同一周期C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D1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变成钠离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分析;C、根据化

3、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求出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D、根据原子的结构分析。【解答】解:A、H2O2由氢、氧两种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正确;B、碳原子与氧原子都有两个电子层,碳元素与氧元素位于同第二周期,故正确;C、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说法错误,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求出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错误;D、钠原子最为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1个电子变成钠离子,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和组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与有的知识进行。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氢氧燃料电池是将电能转换成热

4、能的装置B人体必需元素长期摄入不足不利于健康C食品在霉变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D油脂可在小肠中转化为脂肪酸和甘油【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能量转化的类型进行分析;B根据缺少营养素对身体的影响进行分析;C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分析;D根据在人体中,油脂主要在小肠中被吸收进行分析。【解答】解:A氢氧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故A错误;B人体必需元素长期摄入不足,会造成营养不良,不利于健康,故B正确;C食品在霉变过程中生成了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故C正确;D在人体中,油脂主要在小肠中转化为脂肪酸和甘油被吸收,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化学与

5、生活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难度不大。5某品牌牛奶的营养成分如表所示,对1盒250mL的牛奶,叙述正确的是()A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为288kJB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C含Ca单质的质量为128mgD蛋白质在人体内仅转化为N2排出体外【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提供能量的物质有蛋白质、脂肪、糖类进行分析;B根据维生素D的作用进行分析;C根据牛奶中的钙指的是钙元素进行分析;D根据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进行分析。【解答】解:A蛋白质、脂肪、糖类提供的总能量是288kJ,故A错误;B维生素D有助于身体对钙元素的吸收,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故B正确;C含钙元素的质

6、量为128mg,故C错误;D蛋白质在人体内除转化为N2排出体外,还转化成CO2、H2O和尿素,故D错误。故选:B。【点评】关注生命,呵护健康,是人类不断探求的永恒主题,它既是社会热点,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6下列装置有误或不能完成对应实验的是()A用于过滤粗盐水中的泥沙杂质B用于食盐水的蒸发结晶C用于实验室即关即停制取H2D用于除去H2中的HCl杂质【专题】实验操作型;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B、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实验室即关即停制取H2装置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

7、是“长进短出”。【解答】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实验室即关即停制取H2装置中长颈漏斗的末端应伸入液面以下,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氯化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气不能,但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错误,图中所示装置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应用都正确的是()AFe3O4+4CO=3Fe+

8、4CO2,工业上用于冶炼铁BBaCl2+H2O+CO2BaCO3+2HCl,用于制取透视检查胃肠的钡餐CAl3O2=3Al+O2,工业上用于冶炼铝DNaCl+NH3+CO2+H2ONaHCO3+NH4Cl,用于制取复合肥料【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工业上可用于冶炼铁,故选项正确。B、氯化钡溶液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选项错误。C、该反应氧化铝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故选项错误。D、该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的碳酸氢钠是沉淀,正确的化学方

9、程式应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且氯化铵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8以下是Na2CO3、NaHCO3的溶解度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0102030405060Na2CO3的溶解度(g/100g水)7.112.521.539.749.048.546.0NaHCO3的溶解度(g/100g水)6.98.19.611.112.714.516.4A40的饱和Na

10、2CO3溶液升温到60,会析出晶体B60的NaHCO3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可得到NaHCO3晶体C30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Na2CO3溶液降温到20,有晶体析出D.20的饱和Na2CO3溶液中通足量CO2,生成的NaHCO3会部分析出【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碳酸钠的溶解度变化分析;B、根据碳酸氢钠的性质分析;C、根据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分析;D、根据2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分析。【解答】解:A、40到6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而减小,所以40的饱和Na2CO3溶液升温到60,会析出晶体,故正确;B、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所以NaHCO3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

11、的是碳酸钠,故错误;C、20时碳酸钠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所以30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Na2CO3溶液降温到20,有晶体析出,故正确;D、Na2CO3溶液中通足量CO2生成NaHCO3,由化学方程式可知Na2CO3转化为NaHCO3质量会增加,而20时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的溶解度,所以20的饱和Na2CO3溶液中通足量CO2,生成的NaHCO3会部分析出,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的意义,及根 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 (本题共3个小题,每空1分,共11分)9如图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于20

12、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凸显了我国领先的造桥技术。回答下列问题:(1)建造大桥使用了大量钢材、水泥、玻璃、橡胶等材料,其中属于有机物的是橡胶,能导电的是钢材。(2)造桥用的钢管浸泡在海水中易发生腐蚀,造成钢管腐蚀的物质包括水、二氧化碳、氧气、氯化钠。【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造桥用的钢管浸泡在海水中易发生腐蚀,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橡胶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钢材是铁的合金,能导电。(2)造桥用的钢管浸泡在海水中易发

13、生腐蚀,造成钢管腐蚀的物质包括水、二氧化碳、氧气、氯化钠。故答案为:(1)橡胶;(2)氧气、氯化钠。【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锈蚀的条件、有机物的特征、金属的物理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成功提取了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使用在全世界“拯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用乙醚浸泡可提取其有效成分青蒿素,再利用乙醚沸点低易分离的特点,回收循环利用乙醚。回答下列问题:(1)提取青蒿素的过程是物理变化(填“物理”或“化学”)。(2)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则1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其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4。【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14、【分析】(1)根据提取青蒿素的过程分析;(2)根据一个青蒿素分子的构成,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青蒿用乙醚浸泡可提取其有效成分青蒿素,再利用乙醚沸点低易分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2)一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则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青蒿素中碳元素与氧元素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65)=9:4故填:(1)42;9:4。【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1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他们用一束质量远大于电子的高速运动的粒子轰击金箔,发现:“大多数粒子能穿过金箔,一小部分发生偏转,极少数被反弹回来。”回答下列问题:(1)1个粒子由2个中子和2个质子构成,则粒子带正电(填“正”或“负”),1个粒子与1个He-4原子构成上的差别是粒子中没有电子,1个He-4原子中含有2个电子。(2)甲图为金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推断a=2,b=1。(3)根据实验现象中粒子“大多数”与“极少数”的对比分析,你能想象出关于Au原子结构的结论是相对原子来说,原子核很小,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