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关键控制点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1944408 上传时间:2019-07-0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2.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线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关键控制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有线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关键控制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有线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关键控制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有线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关键控制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有线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关键控制点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线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关键控制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线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关键控制点(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信设备安装工艺质量控制点,2012年9月,中国通信建设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程先洪,2,目 录,一、电源及配套设备安装 二、主设备安装 三、光缆成端 四、邢台市主要传设备介绍,3,一、电源及配套设备安装,1. 关键工艺控制点 1.1 室内走线架安装关键控制点 1.2 交流配电箱安装关键控制点 1.3 蓄电池安装关键控制点 1.4 开关电源柜安装关键控制点,1.1 室内走线架安装关键控制点,1.1.1 线缆走线架的侧旁支撑、终端加固角钢的安装应牢固、端正、平直。吊挂安装应垂直、整齐、牢固,间隔不大于2米。 1.1.2 线缆走线架与墙壁或机列应保持平行,水平偏差不得大于2mm,线缆走线架的地面支柱

2、安装应垂直稳固,垂直偏差不得大于5mm。 1.1.3横铁安装位置应满足电缆下线和做弯要求,横铁排列均匀。当横铁影响下电缆时,可作适当调整。 1.1.4室内走线架与室内保护地排连接,走线架连接部位应用铜芯电力线或铜网带连接。,4,1.1 走线架安装示意图,5,1.2 交流配电箱安装关键控制点,1.2.1交流箱安装符合设计位置,尽量靠近开关电源柜。 1.2.2交流电源线采用3x16+1x10mm电力电缆。 1.2.3电源线在交流配电箱进口处应用电缆皮对电缆进行保护,避免划伤电缆外皮。 1.2.4交流电缆应尽量进入交流箱后再剖皮,剖皮处使用的缠胶带保护。 1.2.5电缆在交流箱理顺绑扎,不得交叉扭曲

3、,扎带绑扎间距、线扣方向一致,从正面看不到线扣。 1.2.6零线和保护地引入线必须分别接在零线排和地线排的最大端子上。,6,1.2 交流箱内布线工艺示意图,7,1.3 蓄电池安装关键控制点,1.3.1电池架安装平整稳固,铁架与地面用膨胀螺栓加固。 1.3.2电池架、走线架与地线排可靠连接。 1.3.3电池各列要排放整齐,前后位置、间距适当,电池应保持平稳。 1.3.4每个蓄电池单体的正负极螺丝孔内应涂抹导电膏,正负极螺丝螺栓拧紧,并在连接条和螺栓、螺母上涂一层防氧化物或加装塑料盒盖。 1.3.5电池排列顺序注意极性交叉,保证极性正确连接。 1.3.6蓄电池电源线接到电池端子至少应保持5公分的平

4、直段,以保证接线处不受应力。,8,1.3 双层架蓄电池安装示意图,9,1.3 单层架蓄电池安装示意图,10,1.3 蓄电池极板接线示意图,11,1.3 爬梯上电池线的绑扎示意图,12,1.4 开关电源柜安装关键控制点,1.4.1开关电源柜安装平整稳固,垂直度误差不超过机架高度的0.1%,机面与相邻机面平直,每米偏差不大于3,全列偏差不大于15。 1.4.2机架与地面固定时,应由4只M10M12的膨胀螺栓与地面加固。 1.4.3交、直流电源线在走线架上、进入机柜内要分开布放,相距大于5cm。避免在同一线束内。 1.4.4较粗的交流电源线进入机柜后应将外皮剥脱,并缠扎塑料绝缘带各电源线缠扎长度一致

5、。,13,1.4 开关电源柜安装关键控制点,1.4.5沿墙布放电源线时,应将其牢固地卡在建筑物上,间隔均匀、平直;电源线穿越上、下层或水平穿墙时,应用防火封堵材料将洞孔堵实。 1.4.6电源线敷设时,应保持其平直、整齐,绑扎间隔适当、松紧合适,塑料扎头应放在隐蔽处,电源线必须是整条线料,外皮完整,中间严禁有接头和急弯处。 1.4.7电源线要用接线铜鼻子压(焊)接牢固,其尺寸与导线线径相吻合,接线端子与设备的用镀锌螺丝紧固;螺丝从里面往外面穿,依次为平垫片、设备端子、铜鼻子、平垫、弹垫、螺母。 1.4.8电源线与设备端子连接时,不应使端子受到机械拉力。,14,1.4 开关电源架顶电缆下线及绑扎示

6、意图,15,1)图示为交流输入线、为主设备电源线、为综合架电源线、为工作地及保护地线、为蓄电池电源线。 2)进入开关电源的所有电缆向下拐弯竖直后应绑扎第一道扎带,如图所示,大约距离走线架横档下沿5公分;第二道扎带如图所示,距离第一道扎带约15公分;第三道扎带如图所示,距离第二道扎带约15公分;同高度扎带应在同一水平线上,扎带扣子方向一致且在设备正面不可见。,开关电源架内正面电缆下线示意图,16,1)图示为交流输入线、为主设备电源线、为综合架电源线、为蓄电池负极电源线。 2)交流输入线工艺要求:a.交流电缆从开关电源侧面进线,外皮至少保留5公分;b.交流电缆剖皮处使用的胶带保护,长度以10公分左

7、右为宜,让剖口处于保护的中部;c.交流电缆在机架内绑扎:第一道绑扎在机柜左上方门吸板处(如图示),第二道绑扎在机柜侧边第一个横档下面(如图示),第三道绑扎在机柜侧边第二个横档下面(如图示),往下依次间隔进行绑扎,所有扎带线扣方向一致。 3)主设备电源线工艺要求:a.主设备电缆从开关电源侧面下线后,在如图示第一个横档上、下方进行绑扎固定;b.主设备正极电缆从第一个横档上方分线,沿横档上边沿绑扎到工作地排接线端;c.负极电缆接入空开时,保持5公分左右平直段,各电缆拐弯弧度一致(如图示);d. 电缆与空开接口处露铜不应超过2mm。 4)综合架电源线工艺要求:a.综合架负极主、备用分别接在二次下电的第

8、1、2路空开(32A)上;b.综合架负极电缆接到空开至少应保持5公分平直段,以保证接线处不受力;电缆与空开接口处露铜不应超过2mm。 5)蓄电池电源线工艺要求:a.电池负极电缆铜鼻子应接在熔丝端子的前面(从机柜正面看),螺丝从机架背面往前面穿;b.电池负极电缆接到熔丝端子时至少应保持5公分平直段,以保证接线处不受力。,2.4 开关电源底部交流电缆接线示意图,17,1)相线(黄、绿、红)依次接入图示市电空开,零线接入图示零线端子。 2)相线和零线水平拐弯后延伸3公分左右平直段再接入对应端口。 3)保持各电缆拐弯处弧度一致,避免因拐弯弧度过小而导致电缆在拐弯处出现明显外皮褶皱现象。 4)各电缆成端

9、处需用与电缆颜色相对胶带进行保护。,2.4 开关电源背面电缆下线绑扎示意图,1)图示为电池正极电缆、图示为综合架正极电缆、图示为开关电源工作地、图示为主设备正极电缆、图示为综合架负极电缆、图示为开关电源保护地。 2) 电池正极电缆、综合架正极电缆、开关电源工作地分别接到开关电源工作地排图示对应孔位上,各电缆接线端子处要保持至少5公分平直段,以保证接线端子不受力,其螺丝(镀锌)穿向由内向外(背面看),依次为:平垫、工作地排、铜鼻子、平垫、弹垫、螺帽。 3)主设备正极电缆按设备排序(设备正面从左到右第1、2、3架)从右向左依次接到图所示孔位上(共9个孔),各电缆拐弯弧度一致,绑扎均匀美观。 4)综

10、合架负极沿着熔丝后面的挡板下线,开关电源保护地沿着机柜门边沿下线,分别在第1、2横档上方进行绑扎固定,扎带线扣方向保持一致。,18,二、主设备安装,1总则 1.1主设备及配套传输设备高质量的施工是保障网络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关键之一。 1.2 主设备及配套传输设备安装工序包括基站主设备及传输综合柜固定、主设备电源线地线布放、主设备信号线布放及成端、光端机电源线及地线布放、尾纤布放。 1.3 主设备安装关键工艺控制点有机柜安装、电源线信号线设备地线工艺、尾纤布放工艺规范、综合柜内传输线布放工艺、传输设备安装规范。,19,二、主设备安装,2 关键工艺控制点 2.1 主设备安装关键控制点 2.2电源线

11、、信号线、地线布放关键控制点 2.3尾纤布放关键控制点 2.4综合柜小型传输设备安装关键控制点 2.5综合柜内信号线布放关键控制点,20,2.1 主设备安装关键控制点,2.1.1机柜安装严格按照图纸施工。 2.1.2.机柜或底座(支架)与地面固定膨胀螺丝安装牢固可靠,各种绝缘垫、平垫、弹垫和螺栓母安装顺序正确。连接紧固,螺丝无松动、垫片齐全。 2.1.3机柜安装时必须使用吊线锤调节机柜垂直度进行安装,机柜垂直偏差度应小于机柜高度的0.1%。 2.1.4机柜并排安装时,同一列机架的设备面板应成一直线,相邻机架的缝隙不得大于3mm。相邻机架门开关自由。 2.1.5机柜安装牢固度,用手以20KG左右

12、力量推机柜各侧机柜不动为宜。 2.1.6机柜表面无污迹,无划痕。 2.1.7各紧固部分应牢固无松动,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机内不应有线头等杂物。 2.1.8 机柜内配置防静电手环插入机柜上的防静电安装孔内。 2.1.9综合柜柜门、柜体接地线连接可靠。 2.1.10封好综合柜上防尘孔洞。,21,2.1 主设备及传输综合柜安装示意图,22,2.1 主设备及传输综合柜安装示意图,23,综合柜柜门、柜体接地线连接可靠,机柜内配置防静电手环插入机柜上的防静电安装孔内。,2.2 电源线、信号线、地线布放关键控制点,2.2.1电源线、信号线、地线布放不得交叉,走线平直,绑扎整齐。 2.2.2电源线、信号线

13、、地线竖直上走线架必须紧靠走线架横档固定,不允许以扎带悬挂固定。 2.2.3在线缆走线架上的信号线、电源线应分开布放,间距不小于50mm。 2.2.4线缆连接紧固,电源地端子现场制作时使用冷压制作,制作牢固。并且端子与线端使用热缩套管或绝缘胶布包裹,不得露铜。 2.2.5机柜散热孔处不得布放电源线或信号线。 2.2.6信号线余长必须整齐盘绕在光分配架侧。 2.2.7线缆两端应有明确的标识标签。,24,2.3 尾纤布放关键控制点,2.3.1尾纤机柜外布放时,须采取保护措施,如加保护套管或槽道。 2.3.2尾纤保护套管应进入机柜内部,长度不宜超过10CM,且套管应绑扎固定。 2.3.3尾纤保护套管

14、切口应光滑,否则要用绝缘胶布等做防割处理。 2.3.4尾纤绑扎不应过紧,尾纤在线扣环中可抽动为宜,不能有扎痕。 2.3.5机柜内的过长尾纤应整齐盘绕于盘纤盒内或绕成直径大于8cm的圈后固定。 2.3.6尾纤连接点应干净,无灰尘, 未使用的光纤头和单板光口应用保护帽(塞)做好保护,若需清洁时应严格按公司要求的工具规范处理。 2.3.7尾纤标签填写正确、粘贴可靠,标签位置整齐、朝向一致。建议标签粘贴在距插头2cm处。 2.3.8未插入使用的光纤头和单板光口应用保护帽(塞)做好保护。,25,2.4 基站传输设备安装关键控制点,2.4.1 传输设备安装在综合柜内,结构附件安装正确可靠,连接螺栓按平垫、

15、弹垫正确顺序安装; 2.4.2 传输设备背面出线应留有合适的余量,便于设备维护; 2.4.3 传输设备挂墙安装时,墙挂套件安装正确,水平偏差不大于3MM; 2.4.4 DDF/ODF子架安装牢固可靠,标识清晣正确; 2.4.5 DDF成端信号线应绑扎在端子板上并留有合适余量,便于维护 2.4.6 DDF/ODF子架未使用端子,应用防尘帽盖好; 2.4.7 DDF已开通业务的竖直插并拧紧,没有使用的横插; 2.4.8 所有线缆都应有标签,标签内容执行河北移动标签规范。,26,基站传输设备安装示意图,27,2.5 综合柜内信号线布放关键控制点,2.5.1. 信号线在机柜内绑扎松紧适度,线扣整齐,按

16、线缆类别成束扎好后线序齐整。 2.5.2. 信号线不应有破损、断裂、中间接头。 2.5.3信号线插头干净无损坏,现场制作的插头正确规范,插头连接正确可靠。 2.5.4 信号线必须布放在机柜内走线架上、走线槽道内。 2.5.5 软光纤在走线架及机架内应用保护管加以保护;多余光纤在盘纤框顺时针缠绕在框内。 2.5.6 信号线每线都应做导通测试。 2.5.7 信号线标签填写正确、粘贴可靠,标签位置整齐、朝向一致。建议标签粘贴在距插头2cm处。,28,29,30,三、室内光缆成端,3. 关键工艺控制点 3.1 进局站光缆预留关键控制点 3.2 室内光缆布放关键控制点 3.2 室内光缆布放关键控制点 3.4 光缆接续关键控制点,31,3.1 进局站光缆预留关键控制点,3.1.1管道光缆接头预留应放在接头孔相邻孔内,预留固定L铁成120度,R=200mm。 3.1.2架空每杆作一处伸缩弯,伸缩弯套塑料管保护,长度为400mm,其底部距吊线250mm,电杆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