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学概论第四版虞晓芬第09章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942552 上传时间:2019-07-04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四版虞晓芬第09章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四版虞晓芬第09章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四版虞晓芬第09章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四版虞晓芬第09章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四版虞晓芬第09章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四版虞晓芬第09章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经济学概论第四版虞晓芬第09章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术经济学概论,技术经济学科,第九章 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本课程主要内容:,第五章 不确定性与风险分析,第九章 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本 章 内 容,1.理解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的重要性,以及内涵; 2.掌握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3.掌握项目后评价的内容与评价方法。,本 章 重 点,回顾一下前一章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提问:您开发掌握了一项蓄电池生产技术,准备在浙江省长兴县投资1000万生产。在决定投资前您需要思考、论证哪些问题? 站在企业或是投资者角度,对产品的市场前景、投资效益、投资风险进行全面论证是必需的。 但是,仅做这些论证又是不够的。,引言,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案例一:2007年

2、5月太湖蓝藻暴发事件,蓝藻暴发,导致水源水质恶化,最终无锡城区出现了大范围自来水发臭现象,停水100小时以上。,案例一:2007年5月太湖蓝藻暴发事件,太湖流域共有3.7万平方公里,流域内人口达到3000万,太湖是重要的饮水源。 太湖水质: 上世纪80年代初: 类 上世纪90年代初, 类 90年代中期至今,劣类 类水可作为饮用水的水源地, 、类适用于工农业用水,案例一:2007年5月太湖蓝藻暴发事件,太湖水污染: 工业点源污染 江苏、浙江发改委不完全统计,综合治理区内6大重点污染行业企业共计5.57万家,其中江苏2.46万家,浙江3.11万家。 农业面源污染 太湖周边有2500万亩地,每年约2

3、.5万吨农药,至少有几千吨进入了太湖。 生活污水,案例一:2007年5月太湖蓝藻暴发事件,太湖如果照现在这样发展下去,10年后、20年后会是怎样? 在1997-2006年间,太湖治污花去270亿元。其中, 江苏省至2008年6月共关停小化工企业3439家。 长兴全县175家蓄电池及相关企业中关闭了117家。,案例一:2007年5月太湖蓝藻暴发事件,如果你准备在长兴县投资1000万元生产蓄电池,才投产不到3年,现在政府采取强硬措施,要求您企业关停并转,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案例一:2007年5月太湖蓝藻暴发事件,案例二:乳山核电建设陷入困境,山东乳山核电选址的争议之声一直不断。在网上、公共场所出

4、现珍爱银滩 拒绝核电呼吁书 。,review,1995年就被确定为核电备选厂址之一,2003年初最终完成了乳山小石口核电站的规划选址报告;,选址工作在1983年就进行,案例二:乳山核电建设陷入困境,2002年银滩被联合国授予最适合人居的地区和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度假区。银滩以自然生态魅力和较低的房价吸引了中国北方大批度假养老者。,国家环保总局:“核电厂应尽量建在人口密度较低、地区平均人口密度较小的地点。” 国家技术监督局:“核热电厂用于城市居民供热时,距10万人口以上的城镇发展边界应不小于10km,距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发展边界应不小于25km。”,案例二:乳山核电建设陷入困境,!乳山核

5、电站与最适合人居的旅游度假区仅距十公里,隔海相望。,案例二:乳山核电建设陷入困境,电站距离规划居住人口60万人的银滩度假区距离太近。 在烟台海阳、威海荣成、威海乳山的120公里的海岸线上,将规划建设3座核电站,过于密集。,反对意见认为:,2007年6月6日,乳山市政府山东红石顶核电站一期工程信息公告(第一号),公告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并征询公众意见,发放了1500份公众意见征询表,最后回收了628份公众意见征询表,其中反对意见627份,支持意见1份。 2007年11月30日,乳山市发布公众参与环评二号公告。银滩民众由于质疑此次环评的“公正性”,于12月-2008年1月到北京上访。,在国务院正

6、式批复的核电中长期规划,已选定13个核电厂址,其中包括山东的海阳厂址和乳山红石顶厂址,但后者是惟一注明“需进一步研究”。 到目前为止,这个项目“还在路上”。,此项目选址与建设为什么会陷入困境? 您认为乳山核电厂是否应该继续建? 在这个案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案例二:乳山核电建设陷入困境,项目决策论证,关注环境污染、公众反映等社会问题, 这是保持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结论之一:,案例二:乳山核电建设陷入困境,全球性三大危机,全球性的三大危机,中国资源短缺形势严峻,中国: 人口占世界总人口20%, 己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1%, 原油占2.4%, 天然气仅占1.2%, 石油可开采年限只

7、有20年左右, 人均耕地面积低于1.4亩,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 人均占有森林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21.3, 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左右。,中国 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 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水资源短缺,水质性缺水严重; 九个重要海湾中有七个水质为重度污染; 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危险化学品、废弃化学品污染事件,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件、船舶污染事件,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源、辐射装置、放射性废物辐射等污染事件层出不穷。,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发,2008年1月,我国南方地区大面积雪灾,范围达大半个中国,持续的时间接近一个月。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里

8、氏8.0级强烈地震,眨眼间美丽家园顿成废墟,死亡人数达69227人。 2012年7月21日,北京及其周边地区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及洪涝灾害。截至8月6日,北京已有79人因此次暴雨死亡。,7月21日,北京立水桥地区积水严重,许多车辆浸泡在水中无法行驶,2001年以来我国灾情与损失,概念的提出:,中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仍十分严重,并呈发展趋势。 环境问题既是社会问题 ,又是经济问题。 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演变过程是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演替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这是人类探索了几个世纪,终于领悟的新的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定义,1987年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及其

9、她所主持的有21个国家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著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长篇调查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定义,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共识。 布氏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是:“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这个定义鲜明地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 (1)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 (2)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 它的内涵也十分丰富,主要是: (1)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2)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3)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技术经济学科,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

10、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使水塘枯竭而捕鱼,怎么能捕不到鱼,但明年就没有鱼了;烧毁山林去打猎,怎么能打不到野兽,但明年就没有野兽了。,砍伐栽种不失季节,所以山林就不会没有草木,百姓也会有多余的木材。,做一国之君却不能严格地管理山川、沼泽和土地,不能立他做天下的帝王。,中国领导人与可持续发展,江泽民:“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胡锦涛:坚持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推进发展中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

11、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又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温家宝:坚持可持续发展,“这就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成果,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又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是中国可

12、持续发展战略框架。,解决中国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是: 提高人口的素质。,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项目是造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罪魁祸首。,必须重视项目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1)可持续发展经济福利指标(ISEW) (2)人类活动强度指标(HAI) (3)人文发展指标(HDI,UNDP) (4)世界银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投资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就是按照可持续发展准则,对建设项目从单项、单属性的经济评价向多维、多层次的综合评价方向转变,是对项目投资在区域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带来的影响进行综合分

13、析。,投资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概念,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 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有利于增强全局观念和长远的持续发展观点,减少短期投资行为与盲目建设。 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防止项目开发的恶果出现、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投资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意义,投资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内容,项目经济效果评价 资源与能源利用评价 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投资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1)投资项目的技术效益评价。越高,说明该项目科学技术本身是先进的。 (2)生态效益评价。该项目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还是起到破坏作用。 (3)经济效益评价。是市场经济条件

14、下最直接的动力和最基本的要求。 (4)社会效果评价。即评价投资项目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包括人的自由与公平、人类文化卫生条件的改善等方面。,自然资源价格与投资项目评价,传统观点:“自然资源无价” 自然资源价格构成: 生产成本平均利润资源补偿费环境成本 资源补偿费:对自然资源的耗用所收取的补偿费。 环境成本:由于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弥补、维持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所付出的代价。,投资项目环境经济效益分析,环境、生态成本与效益,就是环保投入和环保效果的现金流量流入与流出。 环境成本是一个长期的,企业的投资项目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产生的外部生态影响是经过较长的时间才会明显影响企业

15、内部的成本与效益。 例如,造纸业生产过程污水污染了水会产生两个结果: 农业生产蔬菜从外地运进蔬菜价格工人生活成本 工资生产成本 政府治理政府财政支出税收造纸业盈利水平,环境经济效益评价,项目现金收入: Q产量; P产品价格 ; QP传统意义上项目收益; X企业治理污染中从政府方面得到的收入,如政府补贴或税负减免等; Y企业在治理污染中得到的副产品收入; QP+X+Y考虑生态经济的成本与产量后的项目收益。,环境经济效益评价,项目现金支出,I项目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投资; I回收的固定资产折旧、残值和流动资产价值; D除工资外的企业经营费用; V与劳动者直接有关的工资及其费用; W由政府征收的外部

16、不经济补偿费,如排放费,排放指数,许可证转让; C企业支出的生态环境治理费。,环境经济效益评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行为是以净效益或净现值最大为目标的,由此我们得到净现值的计算公式:,环境经济效益评价,对一个生产性的企业而言,只要它的市场、技术不变,它的这些参数(除开X,W,Y,C外)一般都是不变的; 意味着,企业增加X,Y,同时减少W,C就可以增加投资收益。 而这就是政府制定相关环保政策的基础!,投资项目的社会评价,1、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对当地人口影响 就业效益 公平分配效益 当地文化教育的影响 社会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影响,社会生产 人文景观 人民生活质量 交通,投资项目的社会评价,2、对自然与生态环境的影响 环境质量的影响 自然环境的污染治理 (如,废水、废气、废渣、 噪声、震动、放射物的污 染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