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期末考试复习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919565 上传时间:2019-07-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防教育期末考试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防教育期末考试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防教育期末考试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国防教育期末考试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国防教育期末考试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防教育期末考试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防教育期末考试复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一、判断题1、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 (F)2、威慑和实战是国防的两大主要功能。 (T)3、当代中国的国防精神主要包括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民族尚武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T)4、美国是典型的扩张型国防。 (T)5、处罚措施的严厉性是国防法规的一个特殊属性。 (T)6、我国全民国防教育日是每年九月的第2个星期六。 (F)7、国防的行为主体是国家。 (T)8、兵役义务是公民最重要的一项国防义务。 (T)9、接受军事训练是大学生必须履行的兵役义务。 (T)10、我国的武装力量由人民解放军现役和预备役部队组成

2、。 (T)二、简答题1、简述新世纪国防的基本特征。(1)国家利益的整体性(2)国防力量的综合性(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4)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5)国防事业的社会性2、简述中国国防的历史给予我们哪些启示?(1) 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 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 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3、简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兵种,及其承担的主要任务。(1)陆军通常由步兵、炮兵、装甲兵、防空兵、陆军防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等兵种和专业勤务部队组成。基本任务有:抗敌军事入侵、在一定地区和方 向上打赢局部战争、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2)海军由舰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

3、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基本任务有:协同陆军、空军进行反袭击,保卫海 军基地、港口和沿海重要目标;消灭敌战斗舰艇和运输舰船,破坏敌海上交通运输;袭击敌海军基地、港口和岸上重要目标;协同陆军、空军进行登陆作战;进行海 上封锁和反封锁作战;保障海上交通运输、渔业生产、资源开发、科学实验和海洋调查的安全。(3)空军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通信兵等兵种及其他专业勤务部队组成。基本任务有:国土防空,独立实施空中进攻作战,协同 陆、海军作战,实施空降作战,实施空中威慑,实施空中输送,实施电子对抗、航空侦察、无线电技术侦察和雷达侦察。 (4)第二炮兵

4、由地地近程、中程、远程、洲际等导弹部队及各种保障部队、院校和科研试验单位等组成。基本任务是威慑和实战。三、论述题1、什么是国防精神?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培育国防精神的目的和意义。(1)国防精神就是一个国家的民众,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支持国防的巩固与强大,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民族意识和心理素质。恩格斯曾经说过:“军人的精神状态和民族的情绪,是影响 战争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因此,重视培养民族的国防精神,对于增强全民的国防观念,加强国防事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防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爱国主义精神,如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以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自觉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奋

5、斗拼搏等。二是尚武精神,包括居安思危,保持高度的战争警惕性;整军经武;秣马厉兵尊重军人,关心和支持军队建设等。三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如不怕艰难困苦,敢于赴汤蹈火,乐于奉献,勇于自我牺牲等。四是国际主义精神,包括热爱和平,追求平等,主持正义,反对霸权等。(2) 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的主要意义:1)在大学生中开展国防教育是世界各国为了加强经济建设,发展后备军力量的总趋势之一。 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军队建设一定要服从国家整个建设的大局。他认为军队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必须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但现代化有先有后,有了比较好的基础,军队建设才能搞上去。2)在大学生中开展国防教育是适应现代高科技战争。高技

6、术战争需要高技术武器,而高技术武器更需要高素质的官兵。善军队官兵知识结构,加强部队训练,促进干部队伍的专业化、知识化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大学生文化素质相对较高,接受能力强,平时对他们进行军事训练,战时就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从而保证战争的胜利,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提供保证。3)在大学生中开展国防教育是提高学校教学效果,整顿校园秩序,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四有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 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的目的:增强大学生乃至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精神。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普及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对于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加强国防

7、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非传统安全的认识? 主要是指人类社会过去没有遇见或者很少见到的,这些年逐渐凸现出来的,发生在战场之外的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国家相互作用,并对本国和别国乃至地区与全球的生存与发展,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能够构成重大威胁的,非军事和政治冲突所引起的其他领域的安全问题。第二章一、判断1、专门研究军事的著作军政和军志,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 T2、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经历了初步形成阶段、成熟阶段和丰富发展阶段 。 T3、1927年8月7日,毛泽东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提出了“党指挥枪”的著名论断

8、。T4、毛泽东军事思想中,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是战斗队、工作队和生产队。 T5、毛泽东军事思想中,人民军队的三大民主原则是 “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军事民主”。 T6、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F7、习近平提出的强军之魂是能打胜仗。 F二、简答1、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有哪些?1)重战慎战备战思想2)知彼知己百战百胜的战争指导思想3)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4)文武兼施恩威并重的治军思想5)朴素唯物论和原始辩证法思想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是什么?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

9、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3、毛泽东军事思想中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战争伟力之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2)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决定人心,人心的向背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3)为人民群众谋解放的正义战争,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积极参加;武装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决

10、定的因素,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三、论述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主要包括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军队建设理论、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国防建设理论五个部分第三章一、判断题1、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是国际斗争和国际战略运作的结果。 T2、军事战略主要通过对战略方针的建设和应用来达成既定的政治目的。 F3、正确认识和分析战略环境是制定战略的先决条件。 T4、军事战略不是国家战略在安全领域的具体体现。 F5、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 T6、当前,与我国陆地边界存在最大面积争议的是印度。 T7、战略是对军事斗争局部的筹划和指导。 F8、当前,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中实际占领我

11、岛礁最多的菲律宾 F9、多极格局是指多个战略力量既相对独立和相互联系,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一种相对平衡的战略关系。 T 二简答题1、 我国周边地缘环境的特点是什么?1)疆域辽阔,边界线漫长,周边相邻国家众多2)周边地区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3)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是世界热点冲突地区4)战略地位十分突出,为众多大国利益的交汇点2、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仍存在哪些威胁和挑战? 1)美国亚太地区战略剑指中国2)日本高调实施对华战略抑制3)朝核问题挑战东北亚地区安全4)中国南海领土争端急剧升温5)中印边界争端依然存在6)台湾问题仍是我国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7)非传统安全威胁

12、与日俱增3、国际战略格局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是什么? 现状 可概括为“一超四强”这是与现阶段美、欧、日、中、俄全球五大力量的实力结构相称的,是未来多极世界格局的雏形,或者说是未来多极世界格局形成之前的一种过渡形态、过渡型格局。发展趋势1)“多极化”将是国际战略格局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2)中国在“多极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将愈显突出3)国际战略格局中各方关系将日趋复杂化三、论述题:根据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认识。第一种: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国力大大增强的阶段,也是周边国家和世界观各国关注的主要国家之一;因此,要坚定不移地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外交方针,正确处理同周边国家的关系;目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是事实,对与少数个别国家在领土或领海问题上的争端,要尊重历史、据理力争,同时尽可能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端,不随便动用武力;当然,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我们不多事、不惹事,但是也不怕事!第二种:一、有利因素 1、中俄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业已固定,现两国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2、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等领域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稳定,正在积极发展 “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中美关系,虽然说“再好也好不到哪儿去”,但“再坏也坏不到哪儿去”。 3、中日关系虽有历史和现实因素的羁绊,但经贸关系基本正常,两国友好是大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