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审计准则研究

上传人:luobi****88888 文档编号:91914325 上传时间:2019-07-03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立审计准则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独立审计准则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独立审计准则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独立审计准则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独立审计准则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独立审计准则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立审计准则研究(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我国新审计准则改革的要点 兼介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讲五个问题:,一、原审计等准则框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新审计等准则的制定背景及框架内容 三、新风险导向审计的业务流程再造 四、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理念的更新 五、审计目标、责任和原则的变化,3,主题一、原审计准则等框架 及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原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等框架回顾 1995年至今,发布了6批独立审计准则,初步形成CPA职业规范体系,共48个项目. 具体情况如下:,4,原准则项目具体情况如下:,1. 独立审计准则(CPA只做审计业务吗?怎么会这样?) 独立审计准则序言 1 (1)独立审计基本准则 1 (2)独立审计具体准则 28

2、独立审计实务公告 10 (3)执业规范指南 5 2. 职业道德基本准则 1 3. 质量控制基本准则 1 4. 职业后续教育基本准则 1 共 48个项目 *另外: 还发布:3个 指导意见(减值审计、内控审核、道德规范)。 2个 审计技术提示(财务欺诈风险、报表公布日后发现的事实)。 8个 规范性文件(略),5,二、原审计准则存在的突出问题,1、制定基点过分保护CPA,较轻公众利益 2、审计风险模型设计与运用出现偏差较多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X控制风险X检查风险 极端1.重宏观评估客户经营风险,轻具体审计程序 极端2.重具体审计程序,轻客户风险的评估 3、了解客户情况与评估风险 评估风险与实施审计程

3、序 4、难查出重大舞弊,审计失败案例增多,6,主题二、新CPA执业准则制定背景 及框架内容,一、新审计等准则制定背景 1、被审计单位财务舞弊日益严重 2、原审计准则难以帮助CPA查出重大错报 3、国际审计准则已作了修订和改进 4、国际会计准则也在修订和改进,7,二、新CPA执业准则框架内容,A,鉴证业务(AE)准则 +B,非鉴证业务准则 (即相关服务RS准则),8,重点讲:鉴证业务准则(含审计准则)的构成,第一层次: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定义和要素,种类见下页补充1) 第二层次:审计准则(对历史财务信息的审计, 属于合理保证的) +审阅准则(对历史财务信息的审阅, 属于有限保证的) +其他鉴证准则

4、(对非历史、非财务信息提供其他鉴证服 务,既可能是合理保证的如要求的内 部控制审计,又可能是有限保证的) 第三层次: 操作指南(起细化、深化等指导作用) 请注意:(一) 2006年月已发布48个准则,其中鉴证业务基本准则1个,审计准则41个,审阅准则1个,其他鉴证业务准则2个,相关服务准则2个,质量控制1个。2007年1月1日正式施行。 (二)我国新准则体系采用4位数编号。1、2、3、4、5开头,分别代表历史财务信息的审计、历史财务信息的审阅、其他鉴证业务、相关服务和质量控制准则。,9,补充1: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审计准则是中国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制订依据是中国注册会计师鉴

5、证业务基本准则。 该准则分为总则、鉴证业务的定义和目标、业务承接、鉴证业务的三方关系、鉴证对象、标准、证据、鉴证报告、附则等九章57条。,10,鉴证对象信息是按照标准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和计量的结果。 如责任方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标准)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鉴证对象)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而形成的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 鉴证对象是鉴证对象信息所反映的内容。,鉴证业务的定义,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11,审计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即通过客观地获取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认定的证据,以证实这些认

6、定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并将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审计的定义(AAA),12,补充1:鉴证业务基本准则,、鉴证业务定义和要素(第章第条): 鉴证业务:指注册会计师(三方关系人第章)对鉴证对象信息(鉴证对象第章,标准第章,证据第章)提出结论(鉴证报告第章),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鉴证业务的种类: )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直接报告业务 )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见下页补充2 ! )历史财务信息的审计历史财务信息的审阅其他鉴证业务,13,补充2: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 审计与审阅之间的界定,合理保证:a, high assurance; b, no

7、t absolute assurance; c, engagement risk will be reduced to acceptable low level. 有限保证:a, high assurance; b, not absolute assurance; c, engagement risk will be reduced to acceptable level in the engagement circumstances. 审计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积极方式发表结论 审阅有限(Low)保证的鉴证业务消极方式发表结论,14,主题三: 新风险导向审计的业务流程再造,一、新审计准则的构成

8、共有41个新审计准则: 其中:核心审计准则(有4个,重点介绍) 二、倡导“新风险导向审计” 更有效检查重大错报(因错误或舞弊) 更有效维护公众利益,15,三、个核心审计准则简介 倡导新风险导向审计,1)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已修订!) 2)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风险评估程序) 3)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 (含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4)审计证据(新审计证据观) 注: 第2、3、4个为“新审计风险准则”。 可概括为:1个模型+2个层次+3个环节+新审计证据观念。讲解如下:,16,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重

9、要概念的定义 财务报表、历史财务信息、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管理层、治理层、与管理层和治理层责任相关的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错报、审计证据、合理保证、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职业判断、职业怀疑等 财务报表审计及其总体目标 财务报表审计的职业道德要求 职业怀疑 职业判断 审计证据和审计风险 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17,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重要概念的定义 财务报表审计及其总体目标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是提高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

10、务报告编制基础发表审计意见得以实现。 财务报表审计属于鉴证业务,审计意见旨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 财务报表审计总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财务报表审计的职业道德要求 职业怀疑 职业判断 审计证据和审计风险 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18,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重要概念的定义 财务报表审计及其总体目标 财务报表审计的

11、职业道德要求 应当遵守诚信原则;遵守独立性原则;遵守客观和公正的原则;遵守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关注的原则;遵守保密原则;确保良好职业行为的原则。 职业怀疑 职业判断 审计证据和审计风险 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19,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重要概念的定义 财务报表审计及其总体目标 财务报表审计的职业道德要求 职业怀疑 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的一种态度,包括采取质疑的思维方式,对可能表明由于错误或舞弊导致错报的迹象保持警觉,以及对审计证据进行审慎评价。 职业判断 审计证据和审计风险 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20,中国注册会计师

12、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重要概念的定义 财务报表审计及其总体目标 财务报表审计的职业道德要求 职业怀疑 职业判断 是指在审计准则、会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要求的框架下,注册会计师作出适合审计业务具体情况的、有根据的行动决策时,对相关知识、技能和经验的综合运用。 职业判断贯穿于审计过程的始终。 审计证据和审计风险 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21,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重要概念的定义 财务报表审计及其总体目标 财务报表审计的职业道德要求 职业怀疑 职业判断 审计证据和审计风险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

13、审计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信息。 审计风险是指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CPA应当实施审计程序,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 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22,讲解:新审计风险准则的运用过程 1、2、3审计业务流程,1,一个模型 审计风险AR=重大错报风险RMM检查风险DR (RMM? 新风险导向审计新在哪儿? ) 2,两个层次 (1)财务报表层次 (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的认定层次,23,3、三个环节_新的业务流程 (如何运用新风险模型理念和实质并重),(1)

14、了解客户及其环境包括了解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程序 评估财务报表层的RMM 评估(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的RMM (2)针对报表层RMM采取的措施-总体应对措施 (3)针对认定层RMM采取的措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1)控制测试(必要时:指两种情况) 再评估认定层的RMM 2)实质性程序(实质性分析程序、细节测试) 为了降低认定层的DR (注意:DR不一定要低水平) 下面简释如何在这两个层次上运用新风险模型?,24,简释1、如何在财务报表层次运用新模型?,审计风险AR=重大错报风险RMM检查风险DR,总体应对措施: 影响对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考虑 (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 1、向项目组强调保持

15、职业怀疑态度; 2、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 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 3、提供更多的督导; 4、注意进一步审计程序不可预见性; 5、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 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 总体方案+具体程序设计,风险评估程序考虑: 财务报表层的RMM,25,简释2、如何在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的认定层次运用新模型?,审计风险AR=重大错报风险RMM检查风险DR,风险评估程序考虑: 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 的认定层次的RMM,控制测试 实质性程序 (分析程序和 细节测试),进一步审计程序 具体考虑:,26,风险评估与应对的基本框架,27,一、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过程,28,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目的,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环境的主要领域,29,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内容,30,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与特别风险,2,识别和评估特别风险,1,3,31,应当实施的审计程序,审计师应当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在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审计师应当实施下列审计程序: 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与风险相关的控制)的整个过程中,结合对财务报表中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考虑,识别风险; 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稽查与征管/审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