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七章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907910 上传时间:2019-07-03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6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七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七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七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七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七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七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七章(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清代的文学理论批评,目录,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王夫之的诗论 第三节 叶燮的原诗 第四节 桐城派的文论 第五节 清代的词论 第六节 李渔的戏曲理论 第七节 金圣叹的小说评点,清代学术有一特殊的现象它没有汉人的经学而能有汉学之长,它也没有宋人的理学而能撷宋学之精。其他如天算、地理、历史、金石、目录诸学都能在昔人成功的领域以内,也自有它的成就。就拿文学来讲,周秦以子称,楚人以骚称,汉人以赋称,魏晋六朝以骈文称,唐人以诗称,宋人以词称,元人以曲称,明人以小说戏曲称,至于清代的文学则于上述各种中间,没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足以称为清代的文学,却也没有一种不成为清代的文学。盖由清代文学而言,也是包罗万

2、象而兼有以前各代的特点的。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节 概述,一、清廷的文化政策,从康熙时期开始,清政府对士人的治理,从高压政策转为怀柔手段,从军事打击转为思想控制,并将思想控制的重心放在重建封建伦理秩序上。 提倡理学。以程朱理学为立国之本,“崇儒重道”。 荐举鸿博,整理图书。 大兴文字狱,以消除异端,镇压反抗。,二、清代的学术品格,清初,总结明亡教训,反思心学弊端,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培养了重实证、归纳、考据的务实学风。顾炎武、黄宗羲。 代表清代学术品格的“乾嘉考据学”: 文字狱盛行,使文士把全部精力投到文字训诂、名物考证、古籍校勘、辨伪、辑佚等文献整理工作中。 “集大成”的时代学术特色:

3、 大型图书编纂、多样学术领域全面繁荣, 取得了超越任何时期的学术成就。,黄宗羲,三、清代文学批评的发展,清初: 批判明代台阁派,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在文学的艺术规律上提出很多深刻的见解。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钱谦益、吴伟业 康乾时期:清代文学批评的全面发展 文学的内部规律总结:悬置对文学作品内容的探讨,集中探讨作品的流变、体裁、艺术特质和形式风格。 叶燮原诗、王士祯 “神韵”、沈德潜格调说 、袁枚性灵说、翁方纲肌理说,三、清代文学批评的发展,桐城派:方苞、刘大櫆、姚鼐 反桐城派:钱大昕、袁枚、章学诚、阮元、章学诚 古典词学的成熟期: 清初:阳羡派和浙西派 中期以后:常州词派 清代小说理论:

4、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脂砚斋 清代戏曲理论:李渔的闲情偶寄,第二节 王夫之的诗论,在那个以天赋、学识和多产而闻名的世纪,他堪称一位集天赋、学识和多产于一身的顶尖人物。 宇文所安,王夫之(16191692),一、王夫之诗学理论的哲学基础,气论 以人和人的存在为本,重“气”而着眼于“化”,论“道”而落实于“器”,言“性”而重乎人“情”。由此构成了其诗学体系的理论基础。 性情 反对宋明理学家空谈心性,把性与情、理与欲割裂对立起来。 “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 “情者,性之端也,循情可以定性也。”,二、“诗道性情”论,“情”为诗歌之本,是王夫之诗歌体系的“基石” 诗以道性情,道之为言,路也。诗之

5、所至,情无不至;情之所至,诗以之至。(古诗评选卷四) 长言咏叹,以写缠绵悱恻之情,诗本教也。(夕堂永日绪论内篇),二、“诗道性情”论,诗歌能“动人四情”,“动人兴观群怨” 对传统的“兴观群怨”说进行改造和提升,将它由传统的文学功能论提升到文学“动人四情”的本体论高度。 诗之泳游以体情,可以兴矣;褒刺以立义,可以观矣;出其情以相示,可以群矣;含其情而不尽于言,可以怨矣。(四书训义卷二十),三、“情景相生”论,在心物感应的审美理论基础上,提出“情景相生相融”的诗歌意象理论。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夕堂永日绪论内编) 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景者情之景,情

6、者景之情。(唐诗评选卷四) 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夕堂永日绪论内篇),三、“情景相生”论,如何做到情景交融 应该“即目会心”,“情景相凑”,“以心目相取”, “心目”,是一种审美直觉,一种不需预设的情景相凑的“当下直观”。 写景至处,但令与心目不相暌离,则无穷之情,正从此出。(古诗评选卷五),三、“情景相生”论,“现量”说 全面地阐述了审美直觉的理论内涵,揭示了审美直觉的现在性、现成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僧敲月下门”,只是妄相揣摩,如说他人梦,纵令形容酷似,何尝毫发关心?知然者,以其沈吟“推”“敲”二字,就他作想也,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情因景,自然灵妙,何

7、劳拟议哉?“长河落日圆”,初无定景;“隔水问樵夫”,初非想得;则禅家所谓“现量”也。(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四、论以意为主,反对死法,“以意为主”: 诗歌创作必须坚持艺术形象性的原则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夕堂永日绪论内篇) 诗歌创作中的“活法”与“死法”,第三节 叶燮的原诗,原诗是中国诗歌理论发展史上的杰作,它系统地阐述了诗歌的本原、文学发展以及诗歌创作主客关系及思维规律等问题,在理论的系统性上大大地超越了前代。,一、以“变”为动力的文学发展观,诗歌的源流正变 叶燮超越明代复古与求变两派的门户之争,提出正变统一、以“变”为动力的文学发展观。 诗始于三百

8、篇,而规模体具于汉。自是而魏,而六朝,三唐,历宋、元、明以至昭代,上下三千余年间,诗之质文、体裁、格律、声调、辞句,递嬗升降不同,而要之,诗有源必有流,有本必达末;又有因流而溯源,循末以返本,其学无穷,其理日出。乃知诗之为道,未有一日不相续相禅而或息者也。但就一时而论,有盛必有衰;综千古而论,则盛而必至于衰,又必自衰而复盛;非在前者之必居于盛,后者之必居于衰也。,一、以“变”为动力的文学发展观,自有天地即有古今。古今者,运会之迁流也。有世运,有文运。世运有治乱,文运有盛衰,二者各自为迁流。(百家唐诗序) “若夫文之为运,与世运异轨而自为途。” “文运”不同于“世运”,诗歌的正变与时代的先后没有

9、必然的联系,它只是诗歌自身的发展盛衰问题。,一、以“变”为动力的文学发展观,历考汉魏以来之诗,循其源流升降,不得谓正为源而长盛,变为流而始衰。惟正有渐衰,故变能启盛。如建安之诗,正矣,盛矣;相沿久而流于衰,后之人力大者大变,力小者小变。六朝诸诗人,间能小变,而不能独开生面。唐初沿其卑靡浮艳之习,句栉字比,非古非律,诗之极衰也。而陋者必曰:此诗之相沿至正也。不知实正之积弊而衰也。迨开、宝诸诗人,始一大变。彼陋者亦曰:此诗之正也。不知实因正之至衰,变而为至盛也。盛唐诸诗人,惟能不为建安之古诗,吾乃谓唐有古诗”,二、论“理、事、情”与“才、胆、识、力”,曰理、曰事、曰情,此三言者足以穷尽万有之变态。

10、凡形形色色,音声状貌,举不能越乎此;此举在物者而为言,而无一物之或能去此者也。曰才、曰胆、曰识、曰力,此四言者所以穷尽此心之神明。凡形形色色,音声状貌,无不待于此而为之发宣昭著;此举在我者而为言,而无一不如此心以出之者也。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合而为作者之文章。大之经纬天地,细而一动一植,咏叹讴吟,俱不能离是而为言者矣。,二、论“理、事、情”与“才、胆、识、力”,“理、事、情”,“才、胆、识、力” 对传统诗学中心物关系论的进一步发展,说明文学创作是主观因素与客观条件的结合。 “譬之一木一草,其能发生者,理也;其既发生,则事也;既发生之后,夭乔滋植,情状万千,咸有自得之趣,则情也。” “理”:

11、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发展规律 “事”:事物循其“理”而发生发展的过程 “情”:事物所呈现的情状,二、论“理、事、情”与“才、胆、识、力”,“理、事、情”,“有总而持之,条而贯之者,曰气。” “气”是万事内在生命力的表现,也是诗与文章之生机和活力所在。 在“理、事、情”三者中,叶燮对“理”给予特别的重视: “理者与道为体,事与情总贯乎其中。惟明其理,乃能出之而成文”。,二、论“理、事、情”与“才、胆、识、力”,才、胆、识、力总之为“志” 才:作者先天禀赋的才华,驾驭创作法则的具体能力 胆:作者的胆略和勇气,创新精神 识:作者对外在事物美丑是非的辨析能力 力:作者表现其才思识见的能力,自成一家的笔力

12、 才、胆、识、力四者不可分割 以“识”为核心,三、论创作过程及形象思维,诗之基“胸襟” “胸襟”:作家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情操 叶燮以胸襟为“诗之基”是对传统诗论“修辞立其诚”的发展,强调诗品与人品的统一。 具体的创作环节取材、匠心、文辞,三、论创作过程及形象思维,或曰:“先生发挥理、事、情三言,可谓详且尽矣。然此三言,固文家之切要关键。而语于诗,则情之一言,义固不易;而理与事,似于诗之义,未为切要也。先儒云: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若夫诗,似未可以物物也。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

13、境,所以为至也。若一切以理概之,理者,一定之衡,则能实而不能虚,为执而不为化,非板则腐。”,三、论创作过程及形象思维,子但知可言可执之理为理,而抑知名言所绝之理之为至理乎?子但知有是事之为事,而抑知无是事之为凡事之所出乎?可言之理,人人能言之,又安在诗人之言之!可征之事,人人能述之,又安在诗人之述之!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而理与事无不灿然于前者也。 这段话的理论意义 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形象思维”的概念 指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之间是互补性的关系,第四节 桐城派的文论,桐城派是清代文学史上活动时间最长的一个古文流派,它在康熙年间由安徽桐城人方苞开创,由其同乡刘大櫆、姚鼐等

14、继承、发展、光大。,方苞(16681749),姚鼐(17321815),一、方苞的“义法”说,方苞将“义法”说作了进一步的推阐,使之成为桐城派的理论基石和思想核心。 春秋之制义法,自太史公发之,后之深于文者亦具焉。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又书货殖传后),一、方苞的“义法”说,含义 “义”,指春秋的“雅正”的思想,具体体现为对所记事物的褒贬 “法”,指春秋在语言形式上的精当,它在遣词造句、剪裁增删上有严格的讲究,而这些讲究完全出于表达思想的需要。 “义”就是文章的内容,“法”是文章的形式。 义、法相得:“言有物”、 “言有序” 内

15、容和形式相统一,一、方苞的“义法”说,自周以前,学者未尝以文为事,而文极盛;自汉以后,学者以文为事,而文益衰,其故何如?文者,生于心而称其质之大小厚薄以出者也。戋戋焉以文为事,则质衰而文必敝矣。古之圣贤,德修于身,功被于万物,故史臣记其事,学者传其言,而奉以为经,与天地同流。其下如左丘明、司马迁、班固,志欲通古今之变,存一王之法,故纪事之文传。荀卿、董傅,守孤学以待来者,故道古之文传。管夷吾、贾谊,达于世务,故论事之文传。凡此皆言有物者也。其大小厚薄,则存乎其质耳矣!(杨千木文稿序),一、方苞的“义法”说,释“义”为“言有物”。 重“义”、重“有物”,有重视文学的现实性的一面 此“义”,基本上

16、不出传统儒学,程朱理学 方苞释“法”为“言有序”, 提倡一种根据内容因宜而变的活法 于文章语言的总倾向是主张“雅洁”,二、刘大櫆的“神气音节”说,盖人不穷理读书,则出词鄙倍空疏。人无经济,则言虽累牍,不适于用。故义理、书卷、经济者,行文之实,若行文自另是一事。譬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风尽垩手段,何处设施?然即土木材料,而不善设施者甚多,终不可为大匠。故文人者,大匠也;神、气、音节者,匠人之能事也;义理、书卷、经济者,匠人之材料也。(论文偶记),二、刘大櫆的“神气音节”说,方苞与刘大櫆 方苞重视“义”对“法”即古文表现艺术的支配作用 刘大櫆关注的是“文之能事”,即更关注的是方苞所说“义法”之“法”。 “作者之能事” 内容固然很重要,但文章形式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行文”(形式)与“行文之实”(内容)是两回事。,二、刘大櫆的“神气音节”说,作家的文才,集中体现在作品的“神、气、音节”上 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