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植物检疫概论第四章进出境植物和植物产品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技术要求

w****i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78KB
约118页
文档ID:91899222
植物检疫概论第四章进出境植物和植物产品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技术要求_第1页
1/118

第四章 进出境植物和植物产品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刘永杰,办公室:北校1号楼134 电 话:0538-8248227 13515389138 E-mail: lyj@,,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pest risk analysis for import and export plant and plant product,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第一节 术 语,植物 plant: 生物的一大类,在此指高等植物的活体及其器官,包括种子和种质 植物产品 plant product: 未经加工的植物材料(包括谷物)或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有害生物的加工后的植物材料商品 种植用植物 plant for planting: 通过栽培用于繁殖、观赏等用途的植物种子、苗木和繁殖材料 有害生物 pest: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包括各种病原体的种、株系、生物型管制的有害生物 regulated pest: 检疫(隔离)性有害生物或者管制的非检疫(隔离)性有害生物 管制的非检疫(隔离)性有害生物 regulated non-quarantine pest, RNQP: 存在于供种植的植物中且危及其预定用途,并将产生无法接受的经济影响,因而受到管制的非检疫(隔离)性有害生物。

检疫(隔离)性有害生物 quarantine pest, QP: 对受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的经济或环境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未广并正在被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 官方的 official: 由国家植物保护机构建立、授权或执行的管制物 regulated article: 植物检疫需要检查的任何能传带或传播有害生物的植物、植物产品、仓储地、包装、运输工具、集装箱、土壤和其他生物、物品 禁止进境物 prohibited article: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禁止进境物名录》中列出的和中国公告予以禁止进境的植物、植物产品或者其他检疫物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pest risk analysis,PRA: 评价生物学、经济学或其他学科的证据,以确定是否应管制某种有害生物以及管制所采取的植物卫生措施的力度,英文缩写为PRA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地区 pest risk analysis area: 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有关地区,简称PRA地区有害生物风险评估 pest risk assessment: 评估检疫(隔离)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扩散的可能性以及潜在的后果(包括环境、经济影响),或者评估种植用植物是管制的非检疫(隔离)性有害生物的主要侵染源的可能性及管制的非检疫(隔离)性有害生物对种植用植物的经济影响。

有害生物风险管理 pest risk management: 评价和选择方案以减少检疫(隔离)性有害生物传入扩散的风险,或者减少管制的非检疫(隔离)性有害生物对种植用植物预定用途产生不可接受经济影响的风险 有害生物归类 pest classification:确定有害生物是检疫(隔离)性有害生物或管制的非检疫(隔离)性有害生物的过程场景分析 scenario analysis: 按照时间和空间的顺序,对有害生物随植物和植物产品进出境的过程进行所发生的各种事件的详细划分,包括起点(第一个事件)和终点(最后一个事件,结果),以及起点和终点之间的事件,通常用图形表示各个事件之间的关系,一般的起点是有害生物污染生产或选择的进出境的植物和植物产品,终点是有害生物在适宜地区的寄主上定殖和扩散风险risk : 未来损失的可能性及其程度,风险事件 risk event: 导致风险的各种现象 风险因素 risk factor: 能产生或增加风险的各种条件 传入 introduction: 导致有害生物定殖的进入 定殖 establishment: 有害生物进入一个地区后在可预见的将来能长期生存扩散 spread:有害生物在一个地区内地理分布的扩展。

受威胁地区 area endangered: 生态因子有利于有害生物定殖的地区,有害生物在该地区的发生将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或环境后果途径 pathway:任何可使有害生物进入或扩散的方式 非疫区 pest free area:科学证据表明,某种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时保持此状态的地区 非疫生产地 pest free place of production: 科学证据表明特定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够适时在一定时期保持此状况的该特定有害生物寄主植物的种植地区非疫生产点 pest free production site:科学证据表明特定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时在一定时期保持此状况的一个限定部分,这个限定部分被作为一个单独的单位同非疫产地一样进行管理 原产国 country of origin:植物生产国或者用于加工植物产品的植物的生产国第二节 风险分析的总体要求,总原则:进出境植物和植物产品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要按照GB/T ××--2006 进出境植物和植物产品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指南进行目标:进出境植物和植物产品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目标是查明管制的有害生物并评价其风险,查明受威胁地区,提出风险管理措施的建议。

步骤:进出境植物和植物产品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风险评估;第二阶段提出风险管理措施建议第三节 风险分析的启动,审查以前的PRA:检查以前国内外是否进行过类似的PRA如果国内已经做过,要根据目前的状况核实其有效性;如果国外已经做过类似的PRA,要作为参考经核实国内以往的PRA仍然有效的,不再进行新的PRA记述背景,原因:要记述进行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的理由 其他相关背景:要简要记述相关的进境植物、植物产品、其他管制物、禁止进境物、截获有害生物、有关统计资料和植物检疫政策等背景情况确定PRA地区:应尽可能确切地确定PRA地区,以确定需要信息的区域范围,可以是全国,也可以是部分地区,可参照中国的气候和农林业地理区划确定PRA地区 (国内和国外),,信息收集:要尽可能广泛地收集相关的信息,包括有害生物特性、其目前分布及其与寄主植物和植物产品等的联系、国际贸易情况和中国进出境植物检疫截获情况等信息可能有各种来源,可以查询各种数据库或信息系统,还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查询,也可以查阅各种文献,及向相关国家植物保护组织的官方联络点索取第四节 风险评估,1. 有害生物归类 1.1 确认进境植物本身是否为杂草 对于进境植物,要确定其本身是否会成为杂草。

首先应确认在中国有无分布,如果有分布,是否分布广泛对于中国没有分布或者分布不广泛的植物,应查阅相关文献,如果有文献证明是或者可能会成为杂草,就应将其列为有害生物,进行风险评估,并咨询权威专家是否应该禁止或限制引进1.2 QP或RNQP的确认,(一)有害生物种类: 将已知的发生在输出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植物、植物产品上的所有有害生物列出一个名单 必须科学地确定有害生物的身份,以保证是对一种明确的、特定的生物进行评估如果引起特定症状的病原物还没有完全确定,则应表明该病原能产生恒定的症状,并且是可以传染的 有害生物的分类一般确定到种使用更高或更低的分类水平应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种以下的水平,应提供证据,表明诸如毒力、寄主范围或者介体等差异足以影响到植物卫生状况当涉及介体时,只要与病原生物有关,并且是该病原生物传播所需要的,则该介体也可以认为是有害生物二)有害生物分布,查证有害生物在境内外的分布情况境外分布至少要有一篇参考文献证明明确有害生物感染的植物部分,及这种感染是否会造成进境的植物和植物产品传带有害生物确认名单中每个有害生物与特定植物和植物产品的相关性不能跟随所分析植物和植物产品传播的有害生物就不再做进一步的评估,但要在有害生物名单或在正文中记述其理由。

应注意来自不同国家的相同植物和植物产品或者是来自相同寄主植物种类的不同植物和植物产品上的相同有害生物的风险不同三)有害生物管制状况,明确有害生物在中国的管制状况,包括是否列入中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进境植物检疫禁止进境物名录、进境植物检疫潜在的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全国农业植物检疫对象名单、全国林业植物检疫对象名单、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等四)标出QP和RNQP,(1)QP: 应按照定义确定QP,并在名单中标出确定QP应注意3个基本要素: 第一,该有害生物必须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必须有文字记述的科学证据说明其与所评估的植物、植物产品相关联,因而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第二,该有害生物必须地理分布有限的,也就是说该有害生物必须是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没有发生,或者虽有发生但没有广泛分布 第三,该有害生物必须已被管制或即将被管制,即已处于官方控制之下或在不久的将来会置于官方控制之下2)RNQP: 应按照定义确定RNQP,并在名单中标出确定RNQP应注意三个基本要素 第一,该有害生物必须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应有文字记述的科学证据说明其与所评估的植物、植物产品相关联,并且所评估的种植用植物是其传播途径,该有害生物会给所评估的种植用植物的预定用途带来经济影响,因而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

第二,该有害生物已在PRA地区发生第三,官方已经或即将对所评估的种植用植物上的该有害生物进行官方管制在确定RNQP时应注意种植用植物的分类一般确定到种使用更高或更低的分类水平应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种以下的水平应提供证据,说明具有明显不同的抗感性3)QP和RNQP比较:,(五)有害生物归类的结果,经过以上归类,确认出管制的有害生物经归类没有发现管制的有害生物,就停止风险评估归类不明确时,应补充信息,进行更全面的评价所有相关的有害生物的信息都应列入参考文献中1.2 评估可能性,1.2.1 评估QP传入和扩散的可能性 (一)场景分析: 对于典型的QP传入和扩散的场景来说,其起点是在输出国家或地区生产或选择输出植物和植物产品时污染QP,终点是QP在中国适宜地区的寄主种群内扩散(见附图)其中的每个事件还可以作为一个新的场景,进行更详细的组成事件的划分一般应按场景分析所确定的各风险事件的时空关系顺序评估,如果有明确而足够的证据说明某个事件肯定不会发生,则不必评估之前的风险事件,并停止评估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生物入境、定殖和扩散的场景分析图示,(二)定性评估,各风险事件可能性的定性评估 定性评估是对各个风险事件的可能性,根据以下风险因素,按照一定的要求打分,或者给出可能性的定性描述,可以将可能性分为5级(由于有害生物风险的特殊性及敏感性,在决策中往往需要对低风险的有害生物造成的为害有更确切的认识,故采用了非对称的分级方案,在低风险区段划分了更多的级别)。

对于肯定要发生的事件不必再评估其可能性,直接进入下一个事件可能性的评估定性可能性的描述术语表,(1)风险事件1:有害生物在输出国家或地区污染植物和植物产品,中国截获的有害生物数据可以证明有害生物在输出国家和地区污染植物和植物产品的能力 影响风险事件1发生的风险因素主要有: 原产地有害生物的发生和流行情况,有无监测以及监测的结果 输出植物和植物产品的数量和频率栽培、收获和加工程序(农事操作、收获季节、加工--精选、去劣、分级、洗涤、打蜡,以及处理--化学和冷热等物理处理等) 在原产地采用的有害生物管理措施(使用杀虫、杀菌、除草剂等) 有害生物与植物和植物产品相关联的情况(有害生物所处的生命阶段,以及污染植物和植物产品的频率和量等) 针对有害生物的专门处理措施的有效性2)风险事件2:有害生物从输出国家或地区口岸到达进境国口岸,中国截获的有害生物数据可以证明有害生物在运输或存储过程中存活的能力,及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口岸检疫技术的有效性以下风险因素影响有害生物在运输或储存期间生存的可能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