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材料】某派出所社区民警进校园为师生上法制课讲话稿:心存敬畏,警钟长鸣(分析原因、具体措施).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91891912 上传时间:2019-07-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派出所材料】某派出所社区民警进校园为师生上法制课讲话稿:心存敬畏,警钟长鸣(分析原因、具体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派出所材料】某派出所社区民警进校园为师生上法制课讲话稿:心存敬畏,警钟长鸣(分析原因、具体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派出所材料】某派出所社区民警进校园为师生上法制课讲话稿:心存敬畏,警钟长鸣(分析原因、具体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派出所材料】某派出所社区民警进校园为师生上法制课讲话稿:心存敬畏,警钟长鸣(分析原因、具体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派出所材料】某派出所社区民警进校园为师生上法制课讲话稿:心存敬畏,警钟长鸣(分析原因、具体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派出所材料】某派出所社区民警进校园为师生上法制课讲话稿:心存敬畏,警钟长鸣(分析原因、具体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派出所材料】某派出所社区民警进校园为师生上法制课讲话稿:心存敬畏,警钟长鸣(分析原因、具体措施).(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派出所资料页眉可删除某派出所社区民警进校园为师生上法制课讲话稿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来到我们小学,与同学们共同学习法律知识,只有知法,才能守法。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 的希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教育和 培养好青少年,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根本大 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工程,是全党全社会 共同的社会责任。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培养教育,为青少年成长提 供了良好的条件,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但是,我们 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预防青少年犯 罪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仍 然突出,是现阶段一个不容忽

2、视的问题。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在我国, 对青少年犯罪实行综合治理,控制了青少年犯罪增长的势 头,少年的违法犯罪率是很低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 还是有很多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苗头的。俗话说: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如果我们在刚刚成为少年这个年龄段,不重视遵 纪守法,那么有些问题发展下去,可能就会演变成违法,严重的就要犯罪。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社会、家 庭、学校、个人等因素。社会环境:不良的社会因素是滋长 青少年犯罪的温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精神污染。 一些青少年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污染, 滋长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气,没有理想与信念,不知

3、道为什么 而学习,为谁而读书。二是糟粕文化。什么叫糟粕文化?就 是不健康的文化。现在社会上宣染色情、凶杀、暴力的书刊、 音像制品泛滥,低格调的影视作品充斥着文化市场。而青少 年的好奇、模仿、冒险心理,容易使涉世不深、意志薄弱者 感情冲动,失去理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三是网络, 是对青少年毒害比较严重的一个市场,迷恋网络的人被称为 “网瘾”。在现代社会,“网瘾”成为少年犯罪的主要诱因, 导致未成年人犯罪增多。据我县看守所对羁押的未成年犯罪 人数调查,因网瘾诱发的犯罪占少年犯的49. 5%。可能很多 同学都喜欢上网,极个别人可能已经到了为了上网可以不吃 饭、不回家、不愿写作业的地步,这种现象我

4、县在城区尤为 突出。去年冬天,我县治安大队曾经在某网吧查获好几个六年 级和初一、初二的学生上网,凌晨1时多还没有回家,也没 有吃饭,在网吧玩游戏,把书包放在椅子上,躲在二楼的最 里面很起劲地玩,孩子的口袋里都有100多或者几十元不等 派出所资料页眉可删除的钱。家长不知道孩子去哪了,急得到处乱找,报警后,警 察才将孩子找回家。因此,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影响相当严重, 因孩子沉迷网络而引发社会和家庭问题,一是上网需要钱。 有些同学没有钱,又抵御不住网络的诱惑,于是就回家说谎 话要,或偷偷拿家长的钱,更有的要不到就去偷,有的偷自 行车卖,偷一辆车卖10元钱,然后拿去玩,还有的找同学 要,同学不给就以大欺

5、小。二是网络上一些暴力、色情文化 的传播,对青少年心理造成侵害,使他们沉溺其中,导致了 违法犯罪。现在中小学生上网比例非常高,有人调查,说其 中有七成是沉溺于网上聊天,四成多经常光顾色情网站。这 些都极易造成青少年厌学、逃学、辍学的直接后果。北京师范大学沈XX教授,首次在国内组织了未成年人网 络游戏的专项调查。被访学生当中,认为自己因玩游戏而变 得性情暴躁的占27%,认为玩游戏与校园暴力相关的迗29%。 沈XX说:“大部分网络游戏存在暴力因素,充斥着打打杀 杀的血腥暴力画面。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 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大量接触游戏中的暴力情节,会习以 为常,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

6、,往往想到用游戏里的方 式解决,容易产生一些过激的行为,误入歧途,走上犯罪道 路。”堕落场所。象游戏厅、台球厅、歌舞厅、网吧等场所, 更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温床,从青少年犯罪统计数据看,当 前青少年成长中面临的三大诱惑是:网络、吸烟、毒品。青少年犯罪个人因素与其这个时期的心理是有很大的关 系,同学们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好奇。青少年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这是他们的 天性。但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浅,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有时 对好坏缺乏全面正确的判断,在缺乏良性诱导的情况下,就 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随心所欲,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如吸毒,有些青少年看到别人吸食毒品,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试

7、一试,结果一发而不可收。吸毒在我县不多,只是及个别 的。二是盲从。在一些共同犯罪中,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并没 有完全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是随其他成员盲目干事,没 有明确的犯罪动机,都是盲目跟着别人作案。如我县刑警大 队破获的某一团伙抢劫案中的小红,15岁,初二辍学。在 实施团伙抢劫时,他很害怕,只敢把门。小强,15岁,初 一辍学,作案时很害怕,感到总有一天要被抓住,所以不想 干,但又想跟着大家一起玩。三是攀比虚荣。近年来,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 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幼小的心灵里种上了贪慕虚荣 的种子,讲排场、讲穿戴、讲吃喝,好逸恶劳,梦想一夜暴 富,导致他们不择手段地侵犯公民和法人的合

8、法权利。四是逆反。从生理角度讲,青少年正当逆反心理强烈的时期, 对一些家长的“棍棒教育”和个别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歧视差生的做法,一些青少年“不堪忍受”,产生了强烈的对 立情绪,严重时他们甚至会采取暴力手段进行反抗。在我们 公安局破获的一个犯罪团伙中,主犯刘某某,父亲是司机, 父亲经常打骂他,他12岁开始离家出走,与另一逃学的孩 子在外地玩。14岁到宁夏银川,在火车站认识一个东北人, 他管吃管喝管穿,教他抢夺妇女项链,先模拟练习,等手熟 后开始实施作案数起。回到家中,被父亲一顿暴打,父亲并 与他写了断绝父子关系书。案件破获后,他的父亲手里拎着 这份沉甸甸的证明材料,递交给公安机关,以示其教育儿

9、子 付出了血本,根本没有考虑教育的方式方法正确与否。孩子 的今天,与父亲的沟通、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五是报复。由于青少年心理状态不稳定,控制力不强, 容易冲动,当遇到别人挑衅时,就会发生伤害、杀人等案件。 需要强调的是同学之间应相互尊重。这里有个例子。发生在某地、某所中学,一个文弱的女 学生,无情地将同班的一个男同学杀死。是什么原因呢?女 学生孙某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姑娘,但是腿有点残疾,所以她 比较自卑,特别忌讳别人拿她的残疾取乐。初中二年级,同 班的男生杨某爱给同学起外号,就针对孙某的残疾起了一个 外号,孙某非常气恼。一天中午放学后,孙某背着书包准备 回家,刚出校门,突然被一群小学生团团围住

10、。他们拍着手,跳着脚,有节奏的喊着杨某给孙某起的外号。受到侮辱的孙某气得直掉眼泪。她知道又是杨某搞的鬼。从此,孙某对杨 某怀恨在心,开始伺机寻找报复杨某的机会。这天中午,孙 某约杨某到一个小树林里玩,杨某爽快地答应了。他们一起 来到小树林的深处,刚才还有说有笑的孙某,脸突然往下一 沉指着杨说:“你知道我为什么叫你到这里来吗?”杨某还 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被早有准备的孙某抱住。随后, 孙某突然又从腰间抽出一把水果刀,朝杨某腹部狠狠刺去。 杨某在惨叫中倒下了。16岁的少女孙某因犯故意杀人罪判 处有期徒刑12年。这是一个不该发生的悲剧,然而它却真实地发生了。我 们有的同学学习成绩不很好,或者身体

11、上有这样那样的不 足,或者家庭有什么不幸,这些,都不应该成为同学们取笑 的对象。我们要自尊、自强、自爱,如果经不起人他人的嘲 笑就做出傻事,只能说明自己内心的软弱。而同学们更不应 拿他人的缺陷开玩笑,这是对他人人格的不尊重。幽默风趣 本是个性的魅力,但必须建立在善意的基础上,否则只是流 于粗俗和不文明。六是寻求刺激。一部分青少年对物质和精神生活有着畸 形的追求,喜欢寻求一些所谓的刺激。那么,作为青少年自身应该如何避免犯罪?在此,我给 大家提出几点建议:一要学习法律知识,树立守法意识,知 道哪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哪些权利是别人不能侵犯的。 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二是要有健康的心理,在生活中做到

12、十戒,来预防犯罪。什么是“十戒”呢?第一是戒“贪, 第二是戒“奢”,第三是戒“骄,第四是戒“假,第五是戒 “黄”,第六是戒“毒”,第七是戒“赌”,第八是戒 “惰”,第九是戒“散”,第十是戒“妒”。这十种需要 “戒”的,都是同学们容易沾染的不良习惯、不好的性格, 或不健康的东西。这些不良习惯、性格或不健康的东西如果 让它们在身上滋长、蔓延,或不能有效地远离它,那么就会 从“量变”到“质变”,最终就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时候违法犯罪只是一念之差,但是,细究起来,这个 “念”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原因, 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只要同学们加强自身的修养,理解并 确实做到“十戒”,时

13、刻预防犯罪之“念”的产生,自然就 不会走上违法犯罪。第一戒“贪”。所谓的“贪”,是指对某种事物欲望老 不满足,有很强的物质占有欲。表现在行为上,就是爱占小 便宜、小偷小摸、拾到物品不交。如果这种占有欲膨胀,以 非法的手段将他人的财物占为已有,严重危害了社会,那就 是犯罪。据统计,在我国刑法规定的罪名中,与“贪”字沾 边的罪,约占30%。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秘密手段 窃取他人财物的盗窃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 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抢劫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自己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或者将他 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拒不遐还或者交出的侵 占罪,以及贪

14、污、受贿等等。因贪而被判刑的人非常之多, 有句话叫“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说的就是因贪而被法律 制裁,例如成克杰(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胡长青(原江 西省副省长)的官够大了吧?因“贪”最终被执行死刑。 有一起初中生入室抢劫案,就是一个因贪而犯罪的例子。陈 某是某初中三年级学生,他平时贪图享乐,时常趁某家超市 的店主不注意,偷些好吃的。后被发现,店主告诉了陈某的 父亲。陈某的父亲为此对陈某严加看管,放学回家后就不让 陈某上街闲逛。陈某人虽在家里,心却飞到了超市。后来, 在一天晚上,他携带一把水果刀和一块蓝布,窜至超市,用 蓝布蒙面,踢门入店,把水果刀架在店主的脖子上,要店主 拿出钱来。陈某抢得人

15、民币85元。后来被抓获,被判处有 期徒刑。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案例,在这里我只点点事, 我们有的同学平日里偷自行车、趁着放曙假偷学校电机,还 有的同学拉帮结派,向低年级的同学要钱要物,这些行为都 是在犯罪的边缘。那么,我们怎么戒“贪”呢?1、要培养正确的消费观,抵制高消费,不要乱花钱;2、要通过正当途径,获得合法利益,禁止采取如上所述的偷、抢等手段取得财物。第二戒“奢”。所谓“奢”是指花费大量钱财,追求享 受。表现在行为中如:出手大方,生活奢侈,经常购买高档 衣物、玩具等,追求名牌,讲攀比等。一“奢”之下,钱财 滚滚出,父母亲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被你花掉,没有钱时,怎 么办,有的就会走上歧途,去偷

16、、去抢,所以在某种意义上 讲,“奢”比“贪”更可怕,“奢”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形成 的。因此要戒“奢”。因“奢”而走上犯罪道路的,也不乏其例。如少年犯许 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许某父母经商,家庭十分富裕。他 平时只知玩乐,不思念书;上初中时就经常邀集一群狐朋狗 友上馆店吃喝,还时常打游戏机、上网。被其父亲发觉后, 许某被父亲暴打了一顿,并且断了财源,没有了零花钱。但 父亲的教育丝毫没能改变许某奢侈、高消费的习惯,于是在 8月间与同伴们乘夜深人静,采取撬门、爬窗入室的手段, 到多家饮食店、批发部盗取香烟、啤酒等,价值人民币8000 元。因犯盗窃罪,被判处了有期徒刑。怎么才能戒掉“奢”呢?1、要树立勤劳致富的思想,积极参加劳动,养成节俭习 惯,反对奢侈浪费;2、要参与家庭理财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知道钱来得不 容易。第三戒骄。“骄”字有二层意思,一是指自豪;二是指自高自大、自满、自以为是。对于前者之“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