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课件作者王连英电子教案习题解答实践教学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885038 上传时间:2019-07-03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课件作者王连英电子教案习题解答实践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课件作者王连英电子教案习题解答实践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课件作者王连英电子教案习题解答实践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课件作者王连英电子教案习题解答实践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课件作者王连英电子教案习题解答实践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课件作者王连英电子教案习题解答实践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课件作者王连英电子教案习题解答实践教学(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1.1 用万用表检测半导体二极管,1、实训目的 (1)熟悉半导体二极管 (2)掌握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引脚极性及好坏的技能 2、实训设备与器材 指针式万用表一块、数字式万用表一块; 点接触型二极管、面接触型二极管、中功率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LED七段数码管、变容二极管、光电二极管等硅管、锗管若干。 3、实训内容 (1)仔细观察,熟悉不同类型半导体二极管的外形特点、熟悉二极管标识符号的含义、熟悉二极管引脚极性的标识符号。,(2)分别用指针式万用表和数字式万用表检测、判别待测二极管引脚的极性和二极管的好坏。 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时,对于小功率普通二极管,由于其工作电流较小,应选用检测

2、电流较小的R1k档位或R100档位进行检测;对于中功率整流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由于其正向导通压降较大,可选择检测电压较高的R10k档位进行检测。 检测时注意观察: 被测二极管正向电阻和反向电阻的大小。 同类型二极管正向电阻和反向电阻大小的数量级。 同一二极管检测档位的不同,测量数据大小的不同的差异。 硅管和锗管的区别。 被测二极管的引脚极性、符号或外形特点的对应关系。 光电二极管反向电阻数值的大小在有、无光照情况下明显的变化情况。,通常在二极管的管壳上都印有识别的标记,有的为二极管的电路符号,依此电路符号的方向可直接识别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有的为色环,塑封用白色环,玻璃封装为黑色(或其它色)环

3、,则标有色环的一端引脚为二极管的阴极;对于直立型一端出脚的二极管,二根引脚中较长的一根为阳极。 工程上,常用万用表来简易测试、判别二极管的引脚和好坏。 1)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普通小功率二极管 用万用表检测二极管,就是检测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将万用表置于R1k档或R100档(不要用R1档或R10k档,因为R1档测量电流太大,容易烧坏二极管,而R10k档测量电压太高,可能击穿二极管),调零后用表笔分别正、反接于二极管的两端引脚,如图1.2.6所示。一般硅材料的普通小功率二极管正向电阻为几k,锗材料的为几百;反向电阻,硅管在几百k以上,锗管在几十k以上。正向电阻越小,反向电阻越大的二极管质量越好。

4、,如果正、反两次测得的电阻都很小,说明二极管内部短路;若正、反两次测得的电阻都很大,则说明二极管内部断路;若两次测得的电阻相差不大,则说明二极管性能很差,不能使用。大功率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数值比小功率二极管的都要小得多。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对于一只二极管而言,反向电阻与正向电阻的比值越大,性能越好。 测量正向电阻时,黑表笔应连接二极管的阳极,红表笔应连接二极管的阴极;测量反向电阻时,黑表笔应连接二极管的阴极,红表笔应连接二极管的阳极。因为指针式万用表置于欧姆档位时,黑表笔连接的是表内电池的正极,红表笔连接的是表内电池的负极。,2)用数字式万用表检测普通小功率二极管 与指针式万用表相比,数字万用

5、表有许多优点,使用越来越普遍,下面以常见的DT-830型数字万用表为例介绍其检测的方法。 DT-830型数字型万用表在电阻测量档内,设置了“二极管”档位,将红表笔插入“V”插孔,黑表笔插入“COM”插孔,即可进行测量。两表笔的开路电压为2.8V(典型值),测试电流为10.5mA。与指针式万用表不同的是数字万用表红表笔连接表内电池的正极,黑表笔连接表内电池的负极。测量时,红表笔应连接二极管的阳极,黑表笔应连接二极管的阴极。测量结果应显示三位数字,为二极管正向压降近似值。在正向接入时,锗管应显示0.1500.300V的正向压降数值,硅管应显示0.5500.700V的正向压降数值;若显示高位的超量程

6、符号“1”,则表示二极管内部断路或二极管极性接反;若显示全零,则表示二极管内部短路。,S2.1 用万用表检测半导体三极管,1、实训目的 (1)熟悉半导体三极管的外形及引脚的识别方法。 (2)掌握用万用表判别半导体三极管引脚及估测性能好坏的方法。 2、实训设备与器材 指针式万用表一块、常用不同规格类型的半导体三极管若干。 3、实训内容 (1)仔细观察,熟悉不同类型、不同封装的半导体三极管的外形特点、引脚的识别标志。 (2)按2.1.5讲述的方法,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判别半导体三极管的引脚,估测半导体三极管的性能。,4、常见的三极管外形和引脚的排列 常用的三极管有金属外壳、塑料、金属散热板加塑料等

7、多种封装形式。常见的三极管外形及引脚排列如图2.1.13所示。,5、用万用表检测三极管 因为三极管内部有两个PN结,所以可以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量两个PN结的正、反向电阻来确定三极管的管脚、极型及大致判断其性能的好坏。 (1)判别基极、极型、好坏 判别依据:NPN型三极管的基极到发射极和集电极均为PN结的正向,而PNP型三极管的基极到发射极和集电极均为PN结的反向。 检测方法:对于中、小功率的三极管,可用万用表的R1k或R100档检测;对于大功率的三极管,可用万用表的R10或R1档检测。 用黑表笔搭接三极管的某一管脚,红表笔分别搭接三极管的另外两个管脚,如果表头读数都很小;交换表笔,重复,上述检

8、测,如果表头读数都很大,则可确定,第一次黑表笔(第二次红表笔)所搭接的那一管脚是基极,此管的极型是NPN型,管子大体上是好的。若所有检测结果均与上述情况相反,则所检测三极管的极型应是PNP型。如图2.1.14所示。 硅管、锗管的判别方法同二极管,即小功率硅管PN结的正向电阻约为几k,小功率锗管PN结的正向电阻约为几百;小功率硅管PN结的反向电阻约在几百k以上,小功率锗管PN结的反向电阻约在几十k以上。,(2)判别集电极和发射极 以NPN型三极管为例,确定基极后,假定其余的两个管脚中的一个是集电极,将黑表笔搭接到此管脚上,红表笔则搭接到另一个假定的发射极上。用手指把假定的集电极和已确定的基极捏起

9、来(但不要相碰,通过手指形成回路)。看好表针指示,并记下此测量读数。然后,再作相反的假设,即把原来假定为集电极的管脚假定为发射极,重复上述动作,作同样的测量并记下表针的读数。比较两次测量的结果,读数小(表针偏转角度大)的那一次测量所假定的管脚,即是正确的判别。如图2.1.15所示。 若要判的三极管是PNP型,仍采用上述方法,但必须把表笔的极性对调。,(3)用万用表估测ICEO的大小 ICEO大小的估测是在对集电极和发射极的判别过程中完成的。当万用表的黑、红表笔分 别正确地搭接在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上(NPN型,黑表笔搭接集电极、红表笔搭接发射极;PNP型,红表笔搭接集电极、黑表笔搭接发射极)

10、时,万用表的读数越大(表针偏转角度越小),表明三极管的ICEO越小。 (4)用万用表估测的大小 大小的估测也是在对集电极和发射极的判别过程中完成的。当万用表的黑、红表笔分别正确地搭接在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上,用手指捏接基极和集电极形成回路时,如图2.1.15所示,万用表表针的读数减小的越明显,则表明三极管的越大。 (5)三极管质量的估判 普通小功率三极管常见的故障一般是过流开路、击穿短路和温度特性较差等。,如果三极管的两个PN结的正向电阻均较小,反向电阻均很大,则三极管正常,且正、反向电阻相差的越大,质量可能越好。若某PN结的正、反向电阻均为零,则表明该PN结已击穿短路。若某PN结的正、反向

11、电阻均为无穷大,则表明该PN结内部断路。若基极开路时,ce极间的电阻不是几百k以上(锗管为几十k以上),则表明该三极管穿透电流ICEO较大。若ce极间的电阻为零,则表明该三极管的ce极间已击穿短路。 (6)三极管的在路电位测试 三极管作为放大器件,通常是焊接在电路板上,对连接在电路中的器件进行测量,称为在路测量,通电后的电位测量称为在路电位测量。通电后,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黑表笔接电路中的公共地线(工作地),用红表笔分别测量三极管三个电极的电位,Vc、Vb和Ve,并记录在案。NPN型三极管作为放大器件正常工作时,应有VcVbVe;PNP型BJT作为放大器件正常工作时,应有VcVbVe。三极管

12、处于放大或饱和状态时,vBE的大小,硅管约为0.60.8V,锗管约为0.20.3V。,S3.1 晶体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的检测,1. 实验与技能操作训练目的 (1)熟悉基本放大电路。 (2)熟悉电子电路安装、布线等基本技能。 (3)熟悉放大电路的一般测量方法及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2. 仪器设备与元器件材料图S3.1.1 实验电路 (1)电子技术综合实验台1台,交流电子毫伏表1台,双踪示波器1台,万用表1只。 (2)9014三极管 1只,1/8W电阻、电解电容/25V若干(见图S3.1.1)。,图S3.1.1 实验电路,3. 操作内容及要求 (1)用万用表检测元器件,确认大致性能。 (2)按图S

13、3.1.1所示,在实验台工作区,搭建、连接实验电路。 (3)检查接线无误后,接通实验电路工作电源。 (4)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检测三极管三个电极的电位VBQ、VCQ、VEQ,并换算出对应的VBEQ、ICQ、VCEQ(提示: ,),并将测量的数据记入表S3.1.1中,表S3.1.1 静态工作点测量数据,(5)调整综合实验台上的信号源,将vs10mV,fs1kHz的正弦波信号接入实验电路。 (6)用双踪示波器的A、B通道分别监测放大电路输入、输出信号;在输出电压vo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交流电子毫伏表测量放大电路的Vs、Vi、Vo和断开负载电阻RL后的输出电压Vo,并把测量数据记入表S3.1.2中。

14、依式:,计算Av、Ri和Ro,并将计算数据填入表S3.1.2中。,表S3.1.2 动态参数测量数据,(7)逐渐增大信号源输出信号的幅值,并注意监测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当输出电压波形开始出现失真时,输出电压波形的幅值即为放大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Vom。然后,继续增大Vs的幅值,注意观测输出电压波形的变化。 (8)整理测量数据,分析测量值与估算值的差异,总结电路连线安装和使用仪器仪表测量的技能操作体会,完成实验报告。,S3.2 单管小信号阻容耦合基极分压式共射放大电路设计,1、实验与技能训练目的 (1)熟悉Multisim仿真设计操作。 (2)熟悉基本放大电路设计的一般步骤。 (3)熟

15、悉基本放大电路测量、调整的一般方法与技能。 (4)熟悉电子电路安装、焊接、调试的基本技能。 2、设计要求 已知条件,VCC12V,RL2k,Vi10mV,Rs50。 设计性能指标要求,Av30,Ri2k,Ro3k,f L20Hz,f H500kHz,电路稳定性较好。,3、设计步骤: (1)选定电路形式 选用图S3.2.1所示基极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的小信号共射放大电路。,图S3.2.1 共射放大电路,(2)选用三极管 因设计要求f H500kHz,f H的指标要求较高。通过3.7.2的分析可知,一般来说,三极管的fT愈大,Cbe、Cbc愈小,f H愈高。故选定三极管为3DG100C(3GD6C),

16、其ICM20mA,V(BR)CEO20V,PCM100mW,fT250MHz,ICEO0.1A,hFE()为20200。对于小信号电压放大电路,工程上通常要求的数值应大于Av的数值,故取60。 (3)设置静态工作点并计算元件参数 由设计要求Ri(Rirbe)1k,取rbb200,有,,取ICQ1.5mA,取VBQ3V,VBEQ0.6V,有,k1.6 k,取E24系列(5%),标称值,Re1.6 k,由图S3.2.1有,取E24系列标称值,Rb220 k,k(1224)k,,k60k,,取E24系列标称值,Rb156k,1240,由RLRc/RL,有,k0.827k,k1.14k,,取E24系列标称值,Rc1.2k,放大电路的通频带主要受电路中存在的各种电容的影响,f H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