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习题课件练本考点跟踪突破28文言文的概括探究感悟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881534 上传时间:2019-07-03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习题课件练本考点跟踪突破28文言文的概括探究感悟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语文习题课件练本考点跟踪突破28文言文的概括探究感悟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语文习题课件练本考点跟踪突破28文言文的概括探究感悟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语文习题课件练本考点跟踪突破28文言文的概括探究感悟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语文习题课件练本考点跟踪突破28文言文的概括探究感悟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习题课件练本考点跟踪突破28文言文的概括探究感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习题课件练本考点跟踪突破28文言文的概括探究感悟(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跟踪突破28.文言文的概括、探究、感悟,昔尝闻谢紫微言金山之胜,峰壑攒水上,秀拔殊众山,环以台殿,高下随势,向使善工摹画,不能尽其美。初恨未游,赴官吴兴,船次瓜洲,值海汐冬落,孤港未通,独行江际,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因借小舟以往,乃陟回阁,上上方,历绝顶以问山阿,危亭曲轩,穷极山水之趣。一草一木,虽未萼发,而或青或凋,皆森植可爱。东小峰谓之鹘山,有海鹘雄雌栖其上,每岁生雏,羽翮既成,与之纵飞,迷而后返,有年矣。恶禽猛鸷不敢来兹以搏鱼鸟,其亦不取近山之物以为食,可义也夫。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为之句以应其请。偶然而来,不得仿佛,敢与前贤名迹耶。 吴客独来后,楚桡归夕曛。山形无

2、地接,寺界与波分。 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 (选自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注释】谢紫微:谢绛,作者妻兄。陟:登,上。上方:佛寺。山阿():山岳。萼():花萼。鹘(h):一种凶猛的鸟。羽翮(h):羽毛。桡(ro):船桨。,1下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昔尝闻/谢紫微言金山之胜 B向使/善工摹画 C穷极/山水之趣 D恶禽猛鸷不敢来/兹以搏鱼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 _ (2)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为之句以应其请。 _ 3金山寺诗中,“吴客”指的是_;诗句“山形无地接”与诗文中“_”句的内容

3、相呼应。 4你认为诗句“巢鹘宁窥物”写得好吗?请结合诗文作简要分析。 _ _,D,才看见之前听说的金山,与谢公所说的没有不同。,傍晚回船,寺僧向我要诗,勉强写了几句来应付他的请求。,作者(梅尧臣),峰壑攒水上,示例:此句写得好。写巢鹘不取近山之物,赞扬了它的“义”。以物喻人,肯定了士人不贪外物,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二、(2015金华)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徐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人也。伯珍少孤贫,学书无纸,常以竹箭、箬叶、甘蕉及地上学书。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村邻皆奔走;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积十年,究寻经史,游学者多依之。太守琅琊王昙生、吴郡张淹并加礼辟,伯珍应召便退,如此者凡十二焉。

4、吴郡顾欢擿出尚书滞义,伯珍训答,甚有条理,儒者宗之。 宅南九里有高山,班固谓之九岩山,后汉龙丘萇隐处也。二年,伯珍移居之。门前生梓树,一年便合抱。家甚贫窭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时人呼为四皓。建武四年,卒,年八十四。受业生凡千余人。 (选自南史卷七十六,有删节) 【注释】琅琊王昙生、吴郡张淹:与下文的“吴郡顾欢”都是地名人名。辟:征召(为官)。龙丘萇:人名。窭:贫穷。,1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 家甚贫窭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时人呼为四皓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伯珍少孤贫_ (2)学书无纸 _ (3)山水暴出 _ (4)建武四年,卒 _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

5、句子的意思。 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 _ 4这篇短文给了你哪些人生启示?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_ _ _,/,/,小时候,写字(书法),突然,去世,徐伯珍把床叠架起来,坐在上面,诵读不停。,示例:不为名利等外物所惑,坚持自己的选择;只有勤奋刻苦、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人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答出两点即可),满一年,全,都,每天宰杀很多家畜,袁公也不能禁止。,由“与缙绅相约:每会荤素五品”和“随问随结,庭无滞狱”,可以看出袁黄是一个力行节俭、勤于政事的人。,四、(2015河北)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归钺,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

6、喋罪过钺,父大怒逐之。钺数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钺依依户外,俯首窃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钺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后大饥,母不能自活。钺往涕泣奉迎。母内自惭,从之。钺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归氏孝子,身微贱而其行卓,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选文有改动) 【注释】归钺:人名。喋喋:说话没完没了。数:屡次。依依:依恋的样子。窃:偷偷地。致:送达。饥:饥荒,年成不好。奉迎:迎接。奉,敬辞。卓:高。,1古汉语常用字词典中,“比”的义项有:并列,挨着;顺从,和顺;比较;及,等到。“比归

7、,母又复杖之”中的“比”,应选的一项是( )。(填序号) 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父大怒逐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B母与其子居 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C独其宗亲邻里知之 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身微贱而其行卓 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A,因为这样(因此),市场(集市),脸色,高兴的样子,归钺流着泪说:“母亲,我接您来了。现在闹饥荒,请您住到我家去吧!我会好好照顾您的!”后母说:“孩子,过去都是我糊涂啊,让你受委屈了,那我就跟你走吧。”,关心后母送食物;灾荒年接后母;忍饿让食给后母;侍奉后母始终很高兴;从不说后母不好。(答三点即可),

8、【背景资料】本文段选自班固所著汉书中的苏武传。苏武作为汉使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达19年之久,始终没有投降。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武使匈奴明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唐雎不辱使命) B为武置酒设乐 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C请毕今日之欢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送东阳马生序) D与武决去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两章),B,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陵见其至诚 A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桃花源记) B不能指其一端 (口技) C安陵君其许寡人 (唐雎不辱使命) D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

9、横线的句子。 (1)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_ _ (2)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_,A,大臣侍奉君王,就像儿子侍奉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怨恨的,希望你不要再说了。,啊,义士!我李陵与卫律,罪大恶极!,4李陵劝说苏武投降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结合文段说说苏武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_ _ _ _ _ _,李陵劝苏武投降的理由:匈奴单于愿意诚心相待苏武。苏武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法令随时变更,安危不可预料。 苏武的精神品质:苏武不畏艰苦,长年累月与恶劣环境做斗争的生存勇气,展现了其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品质;他面对李陵的劝降,全然不为所动,在恭敬中现冷峻,表现出忠诚、立场坚定、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守节不移的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