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_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及事故调查处理知识概述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880616 上传时间:2019-07-0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7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_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及事故调查处理知识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安全生产_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及事故调查处理知识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安全生产_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及事故调查处理知识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安全生产_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及事故调查处理知识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安全生产_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及事故调查处理知识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_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及事故调查处理知识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_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及事故调查处理知识概述(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及事故调查处理知识,中层干部及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近期公司发生的事故剖析 事故调查处理 事故案例,主 要 内 容,第一章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安全监督管理的几个原则 安全理念,一、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目前共分10大类132种,一、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

2、根源或状态。 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和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工伤:也称职业伤害,是指劳动者(职工)在工作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意外事故伤害和职业病造成的伤残和死亡。,一、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包括: 爆炸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有毒品; 放射性物品; 腐蚀品等。,一、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事故处理 “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责任者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责任者

3、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安全生产“五同时”: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生产的三个主体 责任主体(企业) 监管主体(政府) 服务主体(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是生产经营单位行政岗位责任制的组成部分。(“一岗双责” )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各级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 其他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主要负责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各职能部门在各自业务工作范围内,对安全生产负责

4、。,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班组长: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贯彻执行本单位对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督促工人遵章守纪。 岗位作业人员: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遵章守纪。 组织其他人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本人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安全生产工作。,三、安全监督管理的几个原则,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安全生产一票否决。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 “四全”原则)。 全员从公司领导到每个干部、职工(包括合同工、临时工和实习人员)都要管安全; 全过程每项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自始至终地做安全工作; 全方位从生产、经营、基建、科研到后勤服务的各单位、各部门都要抓安全; 全天候一年36

5、5天,一天24小时,不管什么天气,不论什么环境,每时每刻都要注意安全。 总之,“四全”的基本精神就是人人、处处、事事、时时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四、安全理念,安全理念也叫安全价值观,是在安全方面衡量对与错、好与坏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思想。它是企业安全文化管理的核心要素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是责任! 安全是良心! 所有的伤害皆可预防。 培训是实现安全生产的要素;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 做好安全,人是最关键的因素。 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等等,第二章 近期公司事故简要剖析 一、近期公司发生的事故概要 从9月初到现在,公司共发生事故7起,仅9月份就达到5

6、起。其中跑损事故2起、机械伤害1起、物料倒流生产事故1起、环境污染事故1起、玻璃管爆炸事故1起、中毒窒息较大险情1起。,二、近期公司发生的事故特点 分析公司近期发生的事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事故起数多,类型较广,在危化品企业中不多见。 2)从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看,违规违章操作占多数;从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看,巡回检查不力和缺少复查(或劳动组织不够合理)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规章制度未得到严格执行、部分环节缺少规定或操作规程、培训力度不够 、个别环节在硬件上明显存在事故隐患等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3)虽然这些事故未造成严重后果和经济损失,但部分事故存在着引发更大事故的可能。,三、近

7、期事故暴露出的问题,1)大家对事故调查处理的知识和经验匮乏,不了解事故调查处理的程序,分析事故原因多停留在表面和直接原因的分析上,防范措施采取不全,甚至遗漏掉重要的防范措施。 2)事故速报(口头报告)和书面上报的时间慢,个别事故瞒报、拖报。 3)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基层职工对事故调查处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4)部分职工应急救援知识缺乏,存在事故后果扩大的风险。 5)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力度不够。 6)安全环保科对事故相关报表的应用掌握不够。,第三章事故调查处理,当事故(或意外事件)发生后,重要的一点是弄清楚发生了什么、是如何发生的以及为什么会发生,以防止类似的事故在今后再次出现。,事故的报告,

8、事故(包括未遂事故、险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迅速直接或逐级报告班长、车间(部门)负责人,事故车间(部门)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直接或逐级报告分厂安全环保科、生产经理(分厂负责人),安全环保科应尽快报告集团安全环保设备综合办公室或分管副总。 相关人员接到事故报告后应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必要时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事故应急预案,,事故的报告,事故发生部门应填写事故报告表报安全环保科(不超过24小时),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分厂安全环保科应根据事故情况及时组成调查组赶赴现场进行调查。(指小的事故),分厂一级的调查组成员一般由

9、分厂经理、生产经理(科长)、安全环保科科长(科员可参加)、车间(部门)主任组成,必要时可请综合办及相关部门人员参加 调查组成员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在事故调查过程中应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坚持原则。 事故调查分析方法主要有:.现场勘察;.物证搜集;.人证材料搜集;.采样分析; .数据采集等。,事故调查,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a)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b)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c)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d)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e)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分厂调查的事故应在发生后三日内将调查报告报综合办,事故调查,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0、事故发生后,应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救人先于救物) 有关车间(部门)和人员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 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 应尽快找被调查者搜集材料,对证人的口述材料,应认真考证其真实程度,事故原因分析,通常有两个层次,即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通常是一种或多种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或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间接原因可追踪于管理措施及决策的缺陷、或环境的因素。分析事故原因时,应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从而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再分清主次,进行责任分析,直接原因分析,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

11、安全行为,间接原因分析,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劳动组织不合理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和指导错误 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其他 冰山理论,事故责任分析,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通过对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确定事故中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 在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中,根据其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确定主要责任者 根据事故后果和事故责任者应负的责任提出处理意见。,防范措施,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具体情况,防范措施应从以下方面考虑: 1)工程技术措施 2)管理措施 3)培训教育措施 4)个体防护措施,经济

12、损失统计,直接经济损失: 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 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 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 丧葬及抚恤费用 补助及救济费用 2) 歇工工资 善后处理费用 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 现场抢救费用 清理现场费用 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经济损失统计,3)财产损失价值:包括固定资产损失价值 和流动资产损失价值,经济损失统计,间接经济损失: 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工作损失价值 资源损失价值 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 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 其他损失费用,第四章 事故案例,淄博都邦化工有限公司“9.13”化学灼烫事故 2009年9月13日10:51左右,淄博都邦化工有限公司发

13、生一起化学灼烫事故,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 该公司为民营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DCPP和CEPPA两种产品(阻燃剂),淄博都邦化工有限公司 “9.13”化学灼烫事故,事故经过: 2009年9月13日8:30,CEPPA工段当班操作班长许某向酰氯罐中真空抽入DCPP物料约700kg。9:30,许某往丙烯酸计量罐内真空抽入丙烯酸约310kg。10:00左右,许某和操作工于某发现丙烯酸计量罐内物料比正常液位多了约400kg物料,随即关闭了酰氯罐底部连通丙烯酸计量罐间的阀门。10:51左右,丙烯酸计量罐发生爆裂,罐内物料大量泄出,喷溅到南、北两侧操作台上的7名作业人员身上,造成化学灼烫伤害,其中有3人

14、经抢救无效死亡。,淄博都邦化工有限公司 “9.13”化学灼烫事故,事故发生原因: 事故调查认定,该事故为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直接原因一是当班操作工违章操作,备料时违反先关阀门、后备料的操作规程,没有关闭酰氯反应罐和丙烯酸计量罐之间管道阀门,当计量罐抽取丙烯酸物料时,同时从酰氯反应罐中抽入了DCPP物料,两种物料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计量罐爆裂,罐内化学物料大量喷溅,造成现场人员化学灼烫。二是淄博都邦化工有限公司擅自拆除改造生产装置,增加了水解釜和酰氯釜,减少了一个计量罐,使生产装置存在严重的事故隐患。,淄博都邦化工有限公司 “9.13”化学灼烫事故,间接原因一是违章指挥。当确认发现丙烯酸计量罐

15、出现混料反应、液位温度升高时,该公司生产技术负责人不能正确判断和处置险情,没有迅速撤离周边人员,而是盲目安排操作人员采取倒料措施。二是评价报告与实际不符。该企业进行安全现状评价时,没有对照设计图纸与现场装置进行评审,评价报告与生产装置现状不符。,淄博都邦化工有限公司 “9.13”化学灼烫事故,事故主要教训 一是违反安全设计要求,擅自拆除改造生产装置。淄博都邦化工有限公司如果按照设计要求,安装两个计量罐,就不可能出现混料反应,但该公司擅自增加了水解釜和酰氯釜,减少了一个计量罐,使生产装置达不到本质安全,存在严重的设备隐患。,淄博都邦化工有限公司 “9.13”化学灼烫事故,二是未经批准,擅自组织生产。淄博都邦化工有限公司拒不执行停产整顿监管监察指令,未经验收批准,擅自启动西侧生产装置,恢复生产CEPPA产品。 三是操作人员违章操作现象严重。生产过程中未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对关键部位设施的操作未进行确认,违章操作,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要求关闭酰氯反应罐和丙烯酸计量罐之间管道阀门,造成两种物料同时投入计量罐,出现化学混料反应,导致计量罐爆裂。,淄博都邦化工有限公司 “9.13”化学灼烫事故,四是应急处置不当。公司生产技术负责人没有正确判断事故的前期状态,不能安全正确处置险情,没有迅速撤离操作及周边维修施工人员,盲目安排操作人员采取倒料措施,未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险情。,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