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_设备润滑管理教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880416 上传时间:2019-07-03 格式:PPT 页数:119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管理_设备润滑管理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设备管理_设备润滑管理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设备管理_设备润滑管理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设备管理_设备润滑管理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设备管理_设备润滑管理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备管理_设备润滑管理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管理_设备润滑管理教材(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备润滑管理,设备润滑的重要性,设备的润滑是设备技术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要内容,加强设备润滑工作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机件磨损、降低动能消耗、延长设备修理周期和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 润滑的概念:凡是能减少摩擦面的摩擦和降低磨损速度的一切措施,都称为润滑。,设备润滑管理,(一 )润滑管理的摩擦学基础 1 摩擦学的研究内容 摩擦学是上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应用科学。主要研究目的就是节能减磨。 据统计,摩擦消耗掉全世界超过1/3的一次性能源,超过70%的设备故障是因为各种形式的磨损引起的。,2 指导润滑管理的设备磨损曲线 设备磨损曲线 磨损量 磨合 正常磨损阶段 剧

2、烈磨损阶段 磨损 阶段 设备磨损时间T,润滑的分类,(一)按照摩擦面润滑剂所形成的油膜分布情况,可将润滑分为: 液体润滑:两摩擦面间采用液体润滑剂,并产生足够强度和厚度的液体润滑膜,使摩擦面完全隔开所形成的润滑状态。 边界润滑:在摩擦表面上,润滑剂仅存在着一层极薄的油膜,这层油膜牢固地粘附在摩擦面上,此时的摩擦只是两层油膜之间的摩擦,即处于液体润滑和干摩擦之间的边界状态。,润滑的分类,混合润滑(半液体润滑):在液体润滑的情况下,因负荷或运转速度的变化,使部分润滑油膜遭到破坏,在机件接触的个别部位出现边界摩擦或干摩擦。,润滑的分类,(二)按润滑类型和方式分为: 流体动压润滑:依靠两摩擦面相对运动

3、和流体的粘度特性,在摩擦副之间形成压力油膜,而隔开两固体金属表面。如:滑动导轨、滑动轴承等。 流体静压润滑:使用专用的供油装置,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输送到支承元件的油腔中形成具有压力的润滑油膜,隔开两固体金属表面,将所支承的部件浮起。如:静压轴承、静压导轨等 弹性流体动压润滑: 气体动压润滑: 气体静压润滑: 固体膜润滑:,润滑剂的作用,减少摩擦,降低磨损 降低温度 传递动力 冲洗作用 保护作用 减少振动,起到缓冲防震作用 密封作用,(二) 润滑管理目的和内容 1目的: 防止机械摩擦副异常磨损 防止润滑剂污染、泄漏 防止润滑故障 提高可靠性 降低维修成本 2 内容: 润滑技术管理 润滑物资管

4、理,企业润滑管理误区,1、润滑管理就是管润滑油,是个花钱、消耗成本的项目。 2、知识老化,不了解润滑技术和润滑材料的新发展。 3、选油问题上,存在两个极端:一是认为用最便宜的润滑油就能满足润滑要求,还能节约成本;一是认为只要用最好最贵的油,就能保证设备不出问题。,企业润滑管理误区,4、不能根据工况、设备实际情况和油品的状态实施科学换油,或者贻误换油时机、因油品劣化造成意外损失,或者将状态尚良好的油品换掉导致浪费。 5、类似的润滑问题重复出现,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就只有换油一种解决方式,不能通过润滑故障的综合分析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润滑管理新观念,1润滑管理对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日益重

5、要: 1.1 润滑管理是点面结合的综合管理 1.2 润滑管理是动态的管理过程。 2润滑创造财富,润滑管理能创造经济效益 日本某钢铁企业改善润滑管理后,在约7年间全厂轴承的采购量下降50,液压泵更换率下降80,润滑油消耗量下降83,各种泵的大修工作量下降90,与润滑有关的设备故障下降90。,润滑管理新观念,2006年全国摩擦学科学及工程应用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调查显示,消耗在摩擦、磨损、润滑方面的资金约9500亿,其中采用正确的摩擦学知识可以节约超过3000亿。 3润滑油是机器设备的重要零件 自动化程度高、结构复杂的现代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润滑油的失效往往会引发很多运动零件失效,这些失效所导致的设备

6、故障是隐性的、渐进的和比较复杂的,在这种情况下,润滑隐患往往是设备故障的主要根源。因此,处理时要把润滑油和其他设备零件等同对待。,(三)润滑管理实施 1 建立组织,配备人员 *专业润滑技术人员 *专职润滑管理员 *日常操作人员润滑 *润滑站 (选用、化验、供应、使用、回收) 2 建章定制 *岗位责任制度 *设备润滑制度 *润滑站管理制度 *设备清洗换油制度,清洗换油计划管理:年、季、月清洗换油计, 按质换油计划; 油品质量管理:入库化验,在用品定期化验; 润滑“五定”管理:定点,定质,定量,定人,定期; 润滑“三过滤”管理: 领油过滤, 转桶过滤, 加油过滤 润滑技术管理:润滑故障解决,复杂设

7、备润滑系改造,旧油回收与再生技术,新润滑材料和技术实验推广; 润滑设施管理:自动润滑系统诊断维护管理,润滑工具管理;,3、建立健全设备润滑资料档案,做好信息处理工作 设备润滑资料档案是实施设备润滑管理的基础,是确定润滑方式和选择润滑油脂的基本依据。设备润滑资料档案主要包括设备的基本结构和相关参数、润滑部位、润滑要求、润滑油脂等设备润滑的基础信息 还应建立润滑油脂采购进货台账、润滑油脂质量检验台账和设备换油台账等 设备运转记录中,应有反映润滑油脂加油、补油和换油的记录。,专业润滑技术人员职责,1、贯彻执行润滑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拟订各项检查考核办法,组织设备润滑管理工作,全面负责润滑技术业务

8、工作; 2、业务上指导操作工的工作,负责组织和检查设备清洗换油计划和润滑“五定”、“三过滤”的执行情况,以及设备润滑状况,确保设备润滑良好; 3、开展摩擦、磨损、润滑的技术教育工作,有计划地对操作工人和维修工人进行摩擦、磨损与润滑的科学技术普及教育,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润滑专业人员的理论与技术水平。,专业润滑技术人员职责,4、编制设备清洗换油计划和润滑油脂计划、润滑工具计划;按月检查、汇总设备清洗换油完成情况和润滑油脂消耗情况; 5、协助采购部门对润滑油料质量进行检查,对质量有问题的油品,提出解决措施和处理意见; 6、参加设备润滑事故分析、制定解决措施;处理设备润滑中的技术问题,检查汇总设

9、备漏油情况,督促修复;对设备润滑系统和润滑装置的不合理部分,提出改进意见;,专业润滑技术人员职责,7、定期对设备润滑状况和油料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解决不合理的润滑状况; 8、定期对主要运转设备的润滑油进行常规分析,进行铁谱或光谱分析,检查润滑油中的杂质、金属微粒等,了解设备的润滑状态和磨损情况; 9、开展对新型润滑材料的应用试验和润滑新技术的推广,不断改善设备润滑状况; 10、每季度应对主要生产设备进行一次润滑状态的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对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解决。,操作人员润滑职责,1、认真执行设备润滑“五定”、“三过滤”管理要求,执行油料过滤和油箱、滤油装置的清洗制度。对所维护范围的设备润滑状

10、况负全面责任。 2、熟悉所管设备的型号、润滑系统及润滑情况,做到“四懂、三会”,即懂结构、懂性能、懂原理、懂用途,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一般故障。,操作人员润滑职责,3、经常检查设备各润滑部位润滑状况,保持润滑装置完好、清洁、可靠,发现问题及时督促修复。 4、定期做好设备的清洗换油工作。,机修工人润滑职责,1、熟悉各类设备润滑部位、润滑方法、用油脂品种。 2、巡回检查设备,注意油路是否畅通,油标、油窗是否清晰明亮,油滴是否有过多过少现象,保证润滑效果,对设备漏油部位负责修复。 3、负责设备的拆装、清洗加油工作;配合操作工人进行油箱的清洗换油工作。,机修工人润滑职责,4、对设备中有缺陷的润滑系统

11、和润滑装置,负责修复和改进。 5、负责各电器部件的清洗和加换油脂工作。,润滑管理制度,一、设备润滑“五定”、“三过滤”管理 设备润滑“五定”、“三过滤”管理,是把日常润滑技术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内容精练、简明易记。贯彻与实施设备润滑“五定”、“三过滤”管理,是搞好设备润滑工作的重要保证。,(一)设备润滑“五定”内容,1、定点:确定设备上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每台设备都规定有润滑部位和润滑点,并配 有油眼、油嘴、油槽、油杯、油箱、手动油泵等润滑装置,操作、维修人员必须熟悉这些部位,了解各部位的润滑方法、润滑状态、油泵和各油管来油情况,出口的正确位置、各处给油的数量及其调整方法。,(一)设备润滑

12、“五定”内容,2、定质:确定各润滑部位所用润滑油脂的品种、牌号和质量要求。操作、维修人员必须熟悉分管设备用油的品种、牌号。设备各润滑部位用油,必须严格按照润滑图表及有关规定加换油料,不得任意更换和代用,若确需更换和代用时,须经润滑技术员批准;各润滑部位均不得使用变质油料。,(一)设备润滑“五定”内容,3、定量:确定各润滑部位加换油料的数量。在保证设备润滑良好的前题下,实行润滑油料的定额消耗用油。经常检查设备的贮油箱、管接头等处有无漏油现象,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漏油。,(一)设备润滑“五定”内容,4、定期:确定各润滑部位加换油的周期和时间。维修和操作工人必须依据说明书、润滑图表、油质变化程度和有关

13、规定,及时给各润滑部位加油和清洗换油。 5、定人:确定各润滑部位加换油料的负责人。设备上各润滑部位应由操作工、维修工、明确分工负责加油和清洗换油。,巡回检查的润滑部位,如油窗、油杯、手动油泵等由操作工负责; 凡拆卸后才能加换油料的部位,如主轴滚动轴承等,由机修工定期检修更换; 所有电器部件,如电机轴承等,由维修电工负责定期清洗换油 。,(二)设备润滑“三过滤”内容,油料的使用要实行三级过滤,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油液中的杂质含量,防止尘屑等杂质随油进入设备而采取的措施,内容为: 1、领油时过滤;(油库至油箱) 2、转桶时过滤;(邮箱至油壶) 3、使用时过滤;(油壶至设备润滑点) 特别是精密机床主轴用

14、油、液压传动系统用油、静压装置用油、伺服系统用油,更应注意过滤。,二、设备的清洗换油规定,(一)设备清洗换油计划的编制 1、贮油量在一公斤以上的贮油部位,均需编制清洗换油计划;一台设备如有多个贮油部位,则应分开贮油部位和用油品种编制。 2、设备清洗换油计划应尽量结合设备检修计划编制,如时间相隔二月以上者,则可按清洗换油间隔期单独编制。设备中200公斤以上的贮油,于两次清洗换油间隔中间,定期用精细滤油机过滤,并定期取样化验。,(一)设备清洗换油计划的编制,3、设备清洗换油计划编完后,按月汇总清洗换油台数和换油数量 4、每月进行设备润滑工作完成情况及油料消耗统计分析。,(二)设备清洗换油的间隔期,

15、润滑油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影响,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就会老化变质,影响润滑性能,甚至对设备产生危害,因此必须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洗换油。 1、新安装及大修后的设备必须将内部的防锈油脂彻底清洗干净,新加润滑油料经跑合磨损后,即进行第一次清洗换油;第二次清洗换油在运行一个月后进行;以后则按照油质变化情况或有关规定进行。,(二)设备清洗换油的间隔期,2、设备清洗换油间隔期,应根据设备使用时间、润滑部位结构、用油量的多少,造成油料变质的条件,以及油料老化变质程度等具体分析决定。贮油量在200公斤以上的设备,在清洗换油前定期(每月/季度)取样化验,根据油质变化程度决定更换与否。 3、凡

16、需拆卸后加脂的部位,配合设备检修进行清洗换油。 4、国外进口或精大稀有的设备,参照说明书及油质变化情况决定。,(三)设备清洗换油工艺要求,1、放油:将设备各油箱内脏油排放干净。 2、清洗:用洗油将油箱内部清洗干净,并将洗油排放干净,然后用塑料泡沫或干净棉布拭净,不得残留有油污及棉纤维。 3、检查:用白纱布擦试清洗过的油箱,无黑迹者为合格;并拧紧各放油堵。 4、加油:按规定的油品、油质加足新油。 5、擦试:将油箱盖及防护罩上好,拭净油箱表面及设备周围地面,不得留有油污。,(四)清洗换油注意事项,1、设备清洗换油时,必须将设备电源关闭, 2、油箱可以用用煤油或轻柴油清洗,但一律不准用汽油清洗。 3、设备清洗后更换的新油,必须经过滤,特别是精密设备用油、静压装置用油、伺服液压系统用油等更应严格过滤。 4、清洗用油应妥善回收。不得随意排放。,三、设备各用油部位加油间隔期的规定,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正常消耗、飞溅、挥发、渗漏等原因,会使油量减少影响润滑效果,因此需经常补充加油。 1、设备各贮油部位,如轴承箱、变速箱、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