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诗家语-lh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1880398 上传时间:2019-07-03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懂诗家语-lh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读懂诗家语-lh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读懂诗家语-lh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读懂诗家语-lh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读懂诗家语-lh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懂诗家语-lh》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懂诗家语-lh(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梳理,考情分析,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鉴赏的四种障碍,1、诗歌的字面意义不理解,情感把握不准诗歌理解障碍。 2、问题读不懂审题障碍。 3、答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表达障碍。 4、时间紧张、心情低落,影响理解心理障碍。,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09江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释 注释 蔡家亲:也做霍家亲。晋羊祜为蔡邕外孙,这里借指两家是表亲。,留宿在(我)这里,沉:沉沦、 沦落 (官场失意) 分:情分,如何 读懂 诗歌,“懂” 诗歌,1、明白表层意思 能翻译出(诗歌的)大意: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领

2、会深层意思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磨刀不误砍柴工,明白 浅层 意思,如何明白浅层意思,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读 懂 “诗家语”,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晓镜但愁云鬓改,月吟应觉月光寒。 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5、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7、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8、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读 懂 “诗家语”,例1、春风

3、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例2、晓镜但愁云鬓改,月吟应觉月光寒。 绿:使变绿; 镜:照镜子,一、 诗家语词性的改变,练习: 1、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送别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3、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临行与故游夜别 饮:使(君)饮酒 溅:使(诗人)流泪 惊:使(诗人)心惊 暗:使(充满离愁的屋子)显得一片昏暗。,诗/词眼,读 懂 “诗家语”,例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下:顺流而下) 例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浣女 归 竹喧,渔舟 下 莲动。 天外 七八个星,山前 两三点雨。,二、诗家语语序的颠倒,练习: 1、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2、香生帐里雾

4、,书积枕边山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诗人)怜新雨后竹,爱夕阳时山。 帐里 生 香雾,枕边 积 书山。 鹦鹉 啄余 香稻粒,凤凰 栖老 碧梧枝,为押韵和平仄,读 懂 “诗家语”,例5、风劲角弓鸣,将军猎 ( ) 渭城。 例6、山河破碎 ( ) 风飘絮, 身世浮沉( ) 雨打萍。 例7、草枯 ( ) 鹰眼疾, 雪尽( ) 马蹄轻。,三、 诗家语句子成分的省略,5、猎(于) 6、像 7、所以,练习: 1、与君别离意,同是宦游人。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我)与君别离意, (我们)同是宦游人。 2、竹径通幽处,禅房(

5、藏)花木深。 3、明月照(于)松间,清泉流(于)石上。,语言精炼,读 懂 “诗家语”,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四、 诗家语画面的“跳跃”,师往何处去? 采药在何处? 前山抑后山?,练习: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浓睡:酣睡,昨夜雨疏风骤, (我)浓睡不消残酒。 (我)试问卷帘人, ( 海棠花怎么样?) (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我)知否?知否?(海棠花)应是绿肥红瘦”。,综合练习疏通大意,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 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 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 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 空悲远游子。 【注】在此之前,诗人受到排挤,被迫离开长安,政治上遭受重大打击,开始再次远游。,综合练习疏通大意,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 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 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 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 空悲远游子。 【注】在此之前,诗人受到排挤,被迫离开长安,政治上遭受重大打击,开始再次远游。,如何读懂一首诗歌 1、知晓“活用”,还原词性 2、识别“倒装”,还原语序 3、注意“省略”,补足成分 4、留意“空白”,补足空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