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孙仁云教材内容素材包第十一章汽车行驶安全性控制系统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878114 上传时间:2019-07-03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孙仁云教材内容素材包第十一章汽车行驶安全性控制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孙仁云教材内容素材包第十一章汽车行驶安全性控制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孙仁云教材内容素材包第十一章汽车行驶安全性控制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孙仁云教材内容素材包第十一章汽车行驶安全性控制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孙仁云教材内容素材包第十一章汽车行驶安全性控制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孙仁云教材内容素材包第十一章汽车行驶安全性控制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孙仁云教材内容素材包第十一章汽车行驶安全性控制系统(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汽车行驶安全性控制系统,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 第二节 汽车电子制动系统 第三节 汽车防避撞控制系统 第四节 安全气囊和安全带 第五节 汽车行驶记录系统简介,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一、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1)保持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2)保持汽车制动时的转向能力。 3)缩短制动距离。 4)减少制动时轮胎的磨损。 5)减少驾驶员的疲劳强度(特别是汽车制动时的紧张情绪)。 (一)汽车ABS的理论依据,图11-1 附着系数与滑移率的关系,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二)汽车ABS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与分类 1.汽车ABS的结构组成与控制部件的安装位置,图11-3 汽车防

2、抱死制动系统的组成简图 1前轮转速传感器 2制动分泵 3ABS指示灯 4制动报警灯 5制动压力调节器 6制动总泵 7ABS继电器 8后轮转速传感器,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图11-4 ABS控制部件的安装位置 1制动压力调节器 2ABS ECU 3ABS指示灯 4后轮转速传感器转子 5后轮转速传感器 6制动灯开关 7前轮转速传感器转子 8前轮转速传感器,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1)车轮转速传感器 车轮转速传感器通常是电磁感应式转速传感器,目前也有霍尔效应式车轮转速传感器。,图11-5 ABS及基本输入、输出信号,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1)电磁感应式车轮转速传感器 车轮转速传感器主要由

3、齿圈和电磁感应头两部分组成,如图11-6所示。,图11-7 车轮转速传感器在车轮上的安装位置 a)驱动车轮 b)非驱动车轮 1半轴 2悬架支撑 3齿轮 4、8电磁感应式传感器 5轮毂 6转向节 7齿圈,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图11-8 转速传感器在传动系统中的安装位置 a)主减速器 b)变速器 1主减速器从动齿轮 2、5电磁感应式转速传感器 3齿圈 4变速器,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图11-9 电磁感应式车轮转速传感器的基本结构 1磁铁 2线圈 3细轮齿 4齿圈(回转) 5磁极 6电子模块,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2)霍尔传感器 霍尔效应式车轮转速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如图11-10所示。,

4、图11-10 霍尔轮速传感器磁路图 a)霍尔元件磁场较弱 b)霍尔元件磁场较强 1永磁体 2霍尔元件 3齿圈,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图11-11 电子线路的各级输出波形,(2)减速度传感器 减速度传感器(也称G传感器)能测出汽车制动时,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的减速度,识别是否为雪路、冰路等易滑路面。,图11-12 差动变压器式G传感器 a)差动变压器结构 b)变压器输出特性 1铁心 2线圈 3差动变压器 4印制电路板 5片簧 6变压器油,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图11-13 差动变压器式 G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差动变压器 2解调电路 3振荡电路 4基础电路,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

5、图11-14 G传感器水银开关,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图11-15 光电式减速度传感器结构原理 a)元件位置 b)透光时 c)遮光时,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图11-16 光电式减速度传感器工作情况 a)匀速行驶 b)减速行驶,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表11-1 减速度率的等级,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3)电子控制单元(ECU) ECU是ABS的控制中枢,其作用是接受从各个车轮速度传感器送来的信号,经整形放大变换为同频率的方波脉冲信号,经计算电路计算汽车参考车速、各车轮速度和减速度(或加速度),并对计算结果与设定的基准值加以比较,发出控制指令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控制制动压力调节

6、器的电磁阀动作,从而调节制动压力。,图11-17 ABS ECU电路组成框图,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4)制动压力调节器 制动压力调节器种类较多,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也有较大的差异。,图11-18 二位二通电磁阀(常开) 1阀盖 2引线 3电磁线圈 4出液口 5限压阀 6阀座 7进液口 8球阀 9回位弹簧 10阀体 11限位杆 12顶杆 13缓冲垫圈 14衔铁,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1)二位二通电磁阀 桑塔纳2000GSi型和红旗CA7220E型轿车的制动压力调节器采用了8只二位二通电磁阀,其结构如图11-18所示。 2)二位三通电磁阀 二位三通电磁阀的结构如图11-19所示,其工作位置只

7、有增压和减压两个。 3)三位三通电磁阀 图11-20所示为Bosch公司ABS的三位三通电磁阀结构。,图11-19 二位三通电磁阀 1密封座 2,9,14密封圈 3保护套 4电磁线圈 5第一球阀 6弹簧 7衔铁 8第二球阀 10连接体 11槽 12环形滤网 13阀体,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图11-21 三位三通电磁阀的动作 a)电流为零 b)电流小 c)电流大,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图11-22 低压储液器与电动泵 a)柱塞上行时储液 b)柱塞下行时回液,2. ABS工作原理,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图11-23 汽车ABS工作原理示意图 1主缸 2ABS ECU 3蓄电池 4储液器

8、 5,8,9单向阀 6电动泵驱动电动机 7电动泵 10A孔 11回位弹簧 12C孔 13车速传感器 14轮缸 15B孔,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1)普通制动(ABS不工作状态) 在制动力较小、车轮未出现滑移或车速较低时,ABS处于不工作状态,即ABS的ECU无指令给液压调节器的电磁线圈,阀体在回位弹簧力的作用下打开A孔、关闭C孔,来自主缸的制动液通过A孔、B孔进入轮缸,产生制动效果;解除制动时,轮缸的制动液经B孔、A孔及单向阀流回主缸。 (2)紧急制动(ABS工作) 1)减压状态 当车轮要抱死时,ABS的ECU发出控制指令,给液压调节器的电磁线圈提供较大电流,电磁线圈产生强磁吸力吸引阀体,

9、阀体克服回位弹簧力将A孔关闭,切断了主缸的进液通路。,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2)保持状态 轮缸减压后,如果车轮处于最佳滑移率的范围之内,ABS的ECU会根据传感器的信号发出相应指令,使液压调节器的电磁线圈通较小的电流,使阀体保持在中间位置,此时正好关闭A孔和C孔,使轮缸处于保持压力状态。 3)增压状态 当车轮制动器制动力不足时,通过车轮速度传感器检测信号,ABS的ECU便停止向液压调节器的电磁线圈供电,阀体在弹簧力作用下回位打开A孔,关闭C孔,主管路中的高压制动液便可通过A孔、B孔到达轮缸,使其轮缸液压升高,从而加大制动力。 3.汽车ABS的分类 (1)按系统构造分类 根据制动压力调节器与

10、制动总泵的结构关系分为分离式和整体式(也称ATE式)两大类。,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2)按系统控制方案分类 根据系统控制方案,ABS可分为“轴控制”与“轮控制”,轴控制还可分为低选控制(SL)和高选控制(SH)。 (3)按控制通道与传感器数量分类 ABS的控制通道通常是指制动压力调节器通往制动器的独立控制的液压(或气压)通路。,图11-24 ABS系统的布置,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1)单通道一传感器系统(方式7); 2)二通道二传感器系统(方式5、6); 3)二通道三传感器系统(方式4); 4)三通道三传感器系统(方式3); 5)四通道四传感器系统(方式1、2)。 (三)ABS的控制

11、技术 1.对ABS控制质量的要求 1)汽车在各种路况下制动时,车轮应获得尽可能大的侧向力,以保持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转向能力。 2)制动压力调节必须很快地适应路面附着系数的变化。 3)充分利用轮胎与道路的附着力,以取得最佳的车辆减速度,缩短制动距离。,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4)保证所控制的制动力矩变化幅度较低,以防止传动装置的振动(如轴的共振)。 5)系统必须具备工作状态监测功能,一旦发现有损制动性能的故障,ABS自动关闭,且常规制动起作用,通过指示灯告知驾驶员ABS出现故障。 2.控制方式和控制参数 (1)车轮滑移率控制方式 要实现滑移率控制,需要准确测量车身速度vv和车轮速度v,

12、车轮速度v的测量容易,准确测定车身速度vv较困难。,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图11-25 多普勒雷达工作原理,(2)逻辑门限值控制方式 ABS发展至今,,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广泛采用的是逻辑门限值控制方式。 (3)最优控制方式 针对逻辑门限值控制方式的弱点,近年来国外又发展了一种最优化控制方式。 (4)滑模变结构控制方式 针对逻辑门限值控制方式和最优化控制方式各自的弱点,提出了滑模动态变结构控制系统。 (5)模糊控制方式 模糊控制具有不依赖对象的数学模型,便于利用人的经验知识,在汽车的ABS中正开始应用。,图11-26 ABS模糊控制器系统仿真框图,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四)AB

13、S的控制过程,图11-27 高附着系数路面的制动控制 汽车实限速度 汽车参考速度 车轮速度,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五)电子控制制动力分配(EBD) (六)ABS的试验 1.试验室试验 2.道路试验 (1)试车场道路条件 试验道路应包括:附着系数为0.080.95的各种平整路面;附着系数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过渡性路面;砂砾路面(压实的、松软的、搓板状的、豌豆状的粒石);沥青/砂砾组合路面;崎岖不平的路面(凸起鹅卵石、砂砾凹坑等);路轨交叉;030的坡道(上坡和下坡)路面;不同半径(R50m)的弯道路面。,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2)道路试验与评价 道路试验要求车辆在不同的路面条件,如图

14、11-28所示,以不同的初始车速(如30kmh,80kmh等)按要求进行制动试验,测出轮速、车速、压力、阀工作指令、制动距离、侧滑或跑偏、转向盘转角和操纵稳定性有关的数据。,图11-28 交通部汽车试验场部分试验路面,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1)直道上的制动试验 试验前所有车轮的制动力矩要调整到能够抱死的标准制动状态。 2)弯道上的制动试验 汽车通过弯道时,会产生很大的侧向加速度,由侧向加速度所产生的侧向力作用于汽车的重心,重心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所以在弯道上行驶时内轮负荷减小,外轮负荷增大。 3.ABS教学试验 (1)试验目的 直接观察装有ABS的汽车制动过程,比较未装ABS与装有ABS的

15、汽车基本制动性能,掌握装有ABS的汽车在驾驶过程中的制动方法,学习对装有ABS汽车的基本制动性能的评定。,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2)试验设备与器材 汽车ABS教学试验台(含动力驱动与传动总成、传感器安装与支架总成、底架总成、操纵机构、防护罩等几部分)如图11-29所示,各参量测试传感器、预处理接口、微机系统一套,+5V直流电源、连接导线若干等。 (3)试验依据与试验系统框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35942003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制动初速度v0=30kmh或v0=65kmh,对于最高车速umax100kmh的汽车,可以将制动初速度增加到v0=80kmh。

16、,卧图11-291.eps,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图11-30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试验台测试系统框图 注:220V交流电源提供计算机、显示器、打印机的电源。380V交流电源提供驱动电动机的电源。,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4)试验方法与步骤 1)在指导教师对现场实物和挂图讲解完成之后,把防护罩放下,罩好并固定。 2)使用一控制阀,用来控制是否将ABS连接在制动系统中,本试验将控制阀扳在使用ABS和不使用ABS各一次。 3)检查各接线是否接好,如全部接好无误,可进行后续工作;否则,按测试系统框图要求重新接好线。 4)打开+5V直流电源,给转速传感器供电,打开计算机,运行测试软件,检查各测试通道是否正常,是否完全准备就绪。 5)踩下离合器,按下电动机起动电源按钮,电动机起动。 6)随着转速的增大,观察计算机显示器上各测试参数的变化情况,应特别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