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逃学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安全问题情感问题调查探讨.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876564 上传时间:2019-07-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逃学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安全问题情感问题调查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学生逃学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安全问题情感问题调查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学生逃学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安全问题情感问题调查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学生逃学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安全问题情感问题调查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学生逃学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安全问题情感问题调查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逃学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安全问题情感问题调查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逃学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安全问题情感问题调查探讨.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逃学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安全问题情感问题调查探讨一、农村中学生逃学行为的表现和危害 农村中学学生逃学行为引起社会关注、家长焦虑、学校的反思。据调查统计,某农村中学有在校学生1400人次,学生逃学行为表现为:1、逃学学生具有群体性,一般为三五人一群。2、逃学行为具有反复性和持续性;50%的学生无逃学动机,30%的学生偶尔逃学,15%学生一学期逃学3次以上,5%学生经常逃字,甚至有夜不归宿的“逃液”行为。3、逃学的学生看课程表逃课,特别是非中考科目逃学现象更为突出。4、逃学学生无正当理由,主要动机是课业负担重,产生厌学情绪。5、逃学的对象多为男生,占学生总数的15%。6、逃学学生中学习有障碍的占

2、2%,家庭困难、丧失读书信心的占3%。学生逃学行为值得引起社会、家庭、学校思考,逃学行为带来的危害影响了青少年健康成长,耽误了学业和前程,影响了家长和教师的正常工作,影响了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其危害最大的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犯罪学表明,逃学与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可以把逃学看成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雏形和先兆。二、农村中学生逃学行为的原因贫困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落后,导致学生逃学的原因并非单一,来自社会环境、家庭意识、学校办学条件三大因素,也有学生自身因素,可以说是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的结果。1、个人因素与逃学行为。(1)产生厌学情绪。如:家庭困难失去经济支撑、前途无望;学习动

3、机不强烈、兴趣弱,导致迟到、早退、作业不认真、无故旷课、怕见老师、害怕考试等现象,其极端性表现就是逃学。(2)人生兴趣的偏移。青少年学生受父母百般溺爱,视为掌上明珠,缺乏劳动的锻炼和意志的磨练,少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多了急功近利、享乐思想,对吃喝玩乐充满兴趣。学习文化知识兴趣明显下降,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产生厌学厌倦情绪,导致逃学等不良行为。(3)学习意志力差。农村学生生活条件艰苦,对生活有或多或少的感悟,但心理素质差,意志力薄弱,不能克服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禁不起失败考验。而对学习中困难和考试的失败,心理受到挫伤,失去前进的动力,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甘愿服输,进而发展到厌恶、恐惧和逃避学习。2、

4、社会因素与逃学行为。(1)“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和用人机制改革,流行起“知识贬值”、“读书无用论”、“游戏人生”等消极的思想,许多家庭对供孩子上学失去信心,把对孩子的教育投入转为家庭建设。特别是一些同龄青少年辍学,流入社会从商、打工挣钱,也给上学就读青少年极大的消极影响,削弱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2)低俗文化的传播。贫困山区的农村文化落后,缺乏城市喧闹的文化娱乐场所,社会青年三五成群的聚赌、喝酒,男女青少年粗鲁的行为举止,对青少年学生心灵的腐蚀和撞击,使之易接受新鲜事物,易受外界影响,又缺乏较高辨别能力的青少年,从思想上和行为上接受和模仿,染指赌博的恶习和早恋现象,

5、玩物丧志,思想防线崩溃,感到校园生活枯燥乏味,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失去了读书的信心,产生逃学情绪。3、家庭因素与逃学行为。贫困山区的农村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其中文盲半文盲占一定比例,因历史原因失去上学机会的父母,对自己孩子抱有较高希望,一旦发现孩子违反校纪校规,考试不及格、成绩下降,就会有一种失落感,追忆昔*未能上学的困境,怨气上火,轻则粗言训话,重则棍棒拳脚相架。使孩子胆战心惊,心灵受创伤,学习失去信心,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厌倦了学习,逃学成了自我解脱的一种方法。4、学校因素与逃学行为 农村中学教育资源奇缺,教学手段滞后与教育观念陈旧,压抑了青少年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培养,“满堂灌”、

6、“题海战”增加了学生学习负担,学习压力很大,体验不到趣味、愉快、成功、自豪感。学生学习成了机械、被动、盲目的活动。从而使学生产生逃学、弃学、不愿学的消极行为。三、进一步克服矫正贫困山区农村中学生逃学行为的对策1、开展对逃学行为学生的心理辅导要预防和矫治逃学行为,必须消除逃学学生的厌学情绪或厌学症。开展这方面的心理辅导。(1)融洽师生关系。辅导老师与厌学者建立良好关系,必须以坦诚、信任、鼓励、平等、接纳态度对待学生,并运用人际沟通技巧,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接纳和信任自己。(2)了解学生情况学生的过去、现在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生智力水平、学习方法;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学生对教师态度,师生关系状况

7、;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观念;学生厌学情绪和行为产生的时间;学生现在厌学的程度等。(3)认真诊断分析。辅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让学生做出自己满意的判断,并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矫治方案,采取助人与自助相结合的辅导原则,及时辅导。(4)积极进行干预。辅导老师应当采取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结合农村学生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矫治方法,帮助学生改变厌学症状,促使学生心理和行为发生积极变化,使学生能够较好适应学习生活和学校环境。(5)巩固教育效果。辅导教师在经过多次辅导和干预,使学生的厌学情绪有明显好转之后,要继续与家长沟通,协调其他教师的支持和配合、巩固辅导成果,强化积极变化,以防止厌学情绪发生反复,达到预期目标

8、和效果。2、认真搞好课程教学农村中学生逃学行为发生的重要原因是课堂枯燥无味,缺少趣味性、探究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避免逃学事件的发生,应该抓好山区教师业务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提高,开展讲评课制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听懂、有所获、好学乐学,从而减少逃学事件的发生。3、加强课外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只能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如:英语角、书画兴趣小组、篮球队、文艺活动小组等,让有特长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带动有兴趣的同学发展,从而增进班级、学生之间的交往,增强学校对学生吸引力,减少厌学情绪和逃学行为的发生。4、改善师生关系。开展这项工作,教师应

9、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1)关心学生心理问题。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恰当指导;(2)关心学生生活问题。学校建立家访制度,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实情;建立贫困生档案,尽最大努力解决贫困生生活问题、书杂费问题,消除学生的后顾之忧,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养成自觉守纪的习惯,积极主动地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3)关心“后进生”的成长与进步。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真诚地关爱差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5、增强社会责任增强社会对青少年厌学、逃学问题的责任感,加强农村文化娱乐市场建设与管理。加强基层组织工作。走警校合作之路。让学生了解

10、逃学的危害,帮助他们消除错误观念,戒除逃学行为。6、恰当处理逃学学生教师和家长应当冷静和细致的关心,使他们感受到学校和家庭的温暖,学校和家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律、自强的能力,指导他们指定计划,引导他们为实现目标而脚踏实地的行动并形成习惯。及时反馈,强化动机,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克服逃学行为的有效方法。总之,农村中学生逃学行为应引起学校、家庭、社会的高度重视,基层党政机关应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教育思想,确实抓好基础教育,国家教育部门应加快课改步伐,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家庭应转变教育方式,积极送子入学。让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