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运动生理学复习题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8705 上传时间:2017-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运动生理学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运动生理学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运动生理学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运动生理学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运动生理学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运动生理学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运动生理学复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稳态:在一定范围内,经过体内复杂的调节机制,维持不断变化的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动态平衡的状态2. 无氧氧化功能系统:磷酸原供能系统和糖酵解供能系统在代谢过程中都不需要氧的参与的合称3. ATP 生成过程有哪两个:有氧代谢过程和无氧代谢过程4. 阈值或阈强度是评定神经肌肉兴奋性的最简易指标5. 时值是指 2 倍基强度刺激组织,刚能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作用时间。常用的指标有时值。6. 两相邻 Z 线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小节,它包括中间的暗带和两侧各 1/2 的明带7. 运动生理学将肌肉收缩的形式:缩短收缩 拉长收缩 等长收缩8. 拉长收缩:当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

2、被拉长,这种收缩形式称为拉长收缩(拉长收缩时肌肉起止点相离,又称离心收缩)9. 肌肉收缩的长度与张力关系:肌肉长度处于适宜水平时粗、细肌丝处于最理想的重叠状态,因而起作用的横桥数目最多,故表现出收缩张力最大10. 位觉产生的机制:重力及直线正负加速度运动的感受器是囊斑11. 依据运动时主观意识参与的程度可将躯体运动分为:反射性运动 形式化运动 意向性运动12. 牵张反射:如,起跳屈膝投掷等13. 呼吸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外呼吸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内呼吸14. 胸郭的节律性运动即呼吸运动是实现肺通气的动力 。15. 肺活量是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三者之和(最大吸气后,尽力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为

3、肺活量)16. 正常成年人第 1s 、2s、3s 的时间肺活量分别为 83、96、99 百分之,其中以第 1s 的时间肺活量意义最大,功能检查中简称FEV117. 最高心率的的经验公式:HR=220-年龄18. 训练导致安静时呼吸深度增加,呼吸频率下降19. 窦房结的自动节律性最高,成为整个心脏活动的正常起搏点20. 心肌收缩能力是指心机不依赖前、后负荷而改变其力学性能的一种内在特征。这种与心肌初长度无关,而是通过改变心肌收缩能力来调节搏出量的机制,又称为等长自身调节。 (也叫心等定律)21. 心率:当心率超过 180 次/min 时,拨出量大幅减少。这是由于心率过快时,心脏过度消耗供能物质,

4、使心肌收缩能力降低。同时,由于心率过快,使心舒期显著缩短,心室来不及充盈,导致拨出量下降。22. 动脉血压的形成机理:(1)血液充盈血管(2)心室肌收缩(3)外周阻力23. 血液的重新分配: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但增加的心输出量将在各器官内重新分配,骨骼肌和心脏的血流量显著增加,内脏器官的血流量将减少。24. 凡代谢产物能够增加体内 H+含量的食物称为成酸食物,能够增加体内 HCO3-含量的食物称为成碱食物。25. 正常情况下肌肉生理横断面积越大,肌肉力量越大,两者几乎呈正比例关系。26. 超等长练习是指肌肉在离心收缩之后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的力量训练。是离心收缩与向心收缩结合的练习方法。27.

5、在安静状态下,需氧量等于摄氧量。28. 运动后恢复期内,为了偿还运动中的氧亏,以及在运动后使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时消耗的氧气量,称为运动后过量氧耗。29. 人体有氧耐力取决于机体氧的运输系统功能、肌肉利用氧的能力、神经调节能力和能量供应特点等因素。30. 运动速度(如排球扣球时的挥臂速度、投掷掷器械的出手速度)31. 柔韧性影响步长32. 肌肉无氧酵解能力主要取决于肌糖原含量及其无氧酵解酶的活性。33. 前庭功能的稳定性可以通过被动训练、主动训练、综合训练三种方式进行。34. 运动实践中最常用的柔韧性练习有牵张练习和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练习35. 极点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6、的剧烈运动中出现36. “第二次呼吸”的出现的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机能水平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37. 机体的散热蒸发(通过传导、对流、辐射、蒸发四种方式向体外散发热量)38. 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包括注意事项。有运动目的、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频率、持续时间(四要素不包括注意事项)39. 肌肉特点:儿童少年与成人相比,肌肉中水分较多,蛋白质较少,间质组织较多,肌肉收缩的有效成分较少,故收缩能力较弱,耐力差,易疲劳,但恢复较快。40. 呼吸系统:儿童少年的胸廓狭小,气道较窄,呼吸时的弹性阻力和气道阻力都比较大,而呼吸肌力量又弱,所以每次呼吸的深度不及成人,肺活量较小。41. 由于女子

7、肌组织总量小于男子,故肌肉中 ATP、CP 总量比男子低。42. 一个 a 运动神经元与他所支配的那些肌纤维,组成一个运动单位。名词解释:1、内环境:机体细胞外液构成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细胞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p42、a-r 共同激活 :r 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纤维,当 a 运动神经元活动时,r 运动神经元也被激活,这种在运动时两者同时兴奋的模式称为 a-r 共同激活 (p69)3、氧通气当量:指每分通气量和每分吸氧量的比值(VE /VO2)此值小说明氧的摄取效率高(p118)4、心力储备:心输出量可以随着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具有一定的储备,称为心泵功能储备,简称心力储备,心力储备是评价心

8、泵功能的有效指标。 (P129)5、碱储备:NaHCO3 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对固定酸的缓冲能力,故生理学常把血浆中的碳酸氢钠看成是血浆中的碱储备,简称碱储。 (P155)6. 肌肉生理横断面积:是指垂直横切某块肌肉中所有机纤维获得的横断面积,它的大小是由肌纤维的数量和直径决定的,通常以平方厘米表示。 (肌肉生理横断面积与肌肉力量成正比)(p172)7、运动后过量氧耗:运动后恢复期内,为了偿还运动中的氧亏,以及在运动后使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时消耗的氧气量(p187)8、.运动后过量消耗的生理基础:在进行低强度的运动中,运动开始阶段由于摄氧量满足不了需氧

9、量,此时由 ATP、CP 分解供能,并由此而形成了一部分氧亏(p187)9、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影响因素:儿茶酚胺的影响 甲状腺素和糠皮质激素的影响 体温升高的影响(p187)10、什么是“最佳心率范围”?为什么?当心率在 110、120170、180 次/分时,心输出量处于较高水平,这样的心率期间称最佳心率范围。在一定范围内心率与心输出量成正比。当心率过低时,心室充盈早已接近最大限度,不能继续增加搏出量,故总的每分输出量不多。当心率超过 180 次/分时,会导致充盈不足,搏出量大幅下降,心输出量反而减少,因此,只有当心率在 110、120170、180 次/分时,心输出量才处于较高水平。11、根

10、据儿童少年物质和能量代谢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根据儿童少年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合理安排膳食,加强营养。重视铁、钙等元素的摄取。应逐步安排一些耐力性练习,以提高体内糖原的贮奋量,增强心脏功能,增强最大吸氧量。但时间和距离应比成人短。12、灵敏的生理学基础(p218)(1)大脑皮层的机能状态(2)感觉器官的功能状态(3)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4)其他因素 人的灵敏还与年龄、性别、体重和整个机体功能状态有关(5)另外灵敏性还与力量、速度和柔韧性密切相关13、.柔韧的生理学基础?(p222)(1)关节的结构特征(2)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3)关节周围

11、组织的体积(4)中枢神经的协调功能和肌肉力量14 运动性疲劳:在运动过程中,当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继续保持在特定水平上进行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时,即称为运动性疲劳(p231)15、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p233)(1)衰竭学说(2)赌塞学说(3)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4)保护性抑制学说(5)自由基学说(6)突变理论(7)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16、超量恢复(p238)超量恢复是客观存在的规律。运动后连续三天食用高糖膳食,不参加任何运动,结果运动腿股外肌肌糖原含量比安静腿多 1 倍。超量恢复的程度和时间取决于消耗程度,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活动量越大,消耗过程越剧烈,超量恢复越明显。如果活动量

12、越大,超过了生理范围,恢复过程反而会延缓。运动实践证明,运动运在超量恢复阶段参加训练或比赛。能提高训练效果和创造优异比赛成绩。17、 粗略掌握动作阶段 (p247)(一)外在表现和生理原因在运动技能学习初期,各种新异刺激,经过大脑皮质的分析,还不能精确地指令效应器做出准确的反应。因此,学习者在这一阶段的外部表现是动作僵硬、不连贯、不协调,缺乏节奏和韵律感,错误动作多,动作主次不清,不能用语言很好地描述动作,动作易受干扰。生理原因是兴奋在大脑皮质处于扩散状态,分化抑制(练习者只对强化的刺激产生反应,而对未被强化的相似刺激产生抑制,这种抑制被称为分化抑制)和反馈能力差。两个信号系统沟通不完善,条件

13、反射不牢固。教学要求: 、在这一阶段要注意建立动作表象,获得感性认识, 1了解动作的基本要领和做法。进而通过模仿练习、边做边想、边想边改和初步反馈,粗略地掌握技能动作 要形成完整的动作表象, 2丰富感性认识,在此阶段,应注意多运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模仿学习中通过反馈逐步建立肌肉感觉。 要把感知到的表象 3与自己以往的经验联系起来,以加强对所学动作的感性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突出重点,不宜过多地要求技术细节,以利于分化抑制的建立。 练习中要以模仿性、尝试性练习为主,尽可 4能应用直观教学法。充分发挥视觉的作用,综合利用视觉、听觉和皮肤触觉等感受器官的作用, 如运用对镜练习,各种标志物,限制物,节拍器和配乐练习等 对动作要领进行比较,以发现自己练习 5中存在的问题,按教师的指导反复进行练习,利用保护、帮助、降低动作难度等方法,使学生在不能独立完成动作的情况下,提高肌肉运动感觉,以及消除防御性反射对练习的干扰。 教师对学生完 6成动作的情况要多给予正面的肯定和鼓励,对学生的动作要求,多从正面提出希望,以利于加速阳性条件发射的建立。 教学内容安 7排应注意贯彻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循序渐进原则,选用的辅助练习应与教学内容的动作结果相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