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通论课件第七章国民收入决定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848192 上传时间:2019-07-0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4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通论课件第七章国民收入决定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经济学通论课件第七章国民收入决定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经济学通论课件第七章国民收入决定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经济学通论课件第七章国民收入决定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经济学通论课件第七章国民收入决定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通论课件第七章国民收入决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通论课件第七章国民收入决定(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国民收入决定,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衡量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衡量,一、国民收入流量循环 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通常被分为三大部门:居民、企业和政府,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还要考虑对外贸易或进出口 。 在两部门经济中,只有家庭和企业,家庭从企业购买物品和劳务,企业用销售得到的收益支付工人的工资、土地租金和企业所有者的利润。 对于整个经济而言,收入等于支出,也等于产值。,收入,支出,工资等,收入,经济中物品、劳务和货币循环流向图,物品的销售,物品的购买,生产投入,要素, GDP等于家庭在市场上为物品和劳务支付的总量,它也等于企业在市场上为生产要素支付的工

2、资、租金和利润的总量。 由于总支出代表了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需求,而总收入和总产量代表了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供给。 国内生产总值既等于总支出,又等于总收入。,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国内生产总值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范围内生产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反映的是市场价值。 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值 GDP既包括有形的物品,又包括无形的产品即劳务。 GDP衡量某一既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GDP衡量的价值是在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二)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劳

3、务的总支出(等于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售价)来计量GDP)。 在现实生活中,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使用者有消费者、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等。,消费(Consumption,C)是居民或个人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C=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劳务 耐用消费品:小汽车、电视机、洗衣机 非耐用消费品:食物、衣服 劳务:医疗、理发、旅游 投资(Investment,I)是为了未来生产更多物品和劳务而用于购买物品的支出。 I=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新厂房、新设备、新住宅 存货投资:存货价值的增减,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G)是指各级政府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公务员

4、的薪水和用于公务的支出。 政府支出=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公债利息 政府转移支付和公债利息不计入GNP中。 净出口(Net Export,NE)是国外购买国内生产的物品(出口)与国内购买外国生产的产品(进口)的差额。 净出口=出口(Export,E)-进口(Import,M) 综上分析得到用支出法核算GNP的计算公式: GDP =C+I+G+(X-M),(三)名义GDP与实际GDP,名义GDP是按当年价格所计算的GDP,其变动可能是由于价格也可能是由于产量的变动。 实际GDP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其变动仅仅是由于产量的变动。 根据名义GDP和实际GDP可以得到GDP平减指数。GDP平减指

5、数(GDP deflator)反映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不反映生产量。,(四)GDP指标的局限性,国民收入核算资料具有广泛的用途: 作为官方经济文件的主要参考依据; 作为表明国家经济周期的指标; 衡量国家经济力量大小的指标,并据以进行国际间的比较; 政府、企业、学术机构和报刊等进行经济活动和预测的依据; 作为政府推行稳定政策的桥梁。,国民收入核算的局限性,GDP的估算具有缺陷 由于某些生产性活动无法衡量,因而不包括在GDP中,如犯罪活动、地下经济、非市场经济活动。 GDP不能充分反映社会的福利状况 如精神上的满足与否、闲暇所带来的福利、环境质量、工作和安全感等。 用GDP比较各国之间的生活水平存

6、在局限 GDP不能说明由于气候和社会习惯的不同所引起的各个国家的需要和生活状况的差异。 用货币估计GDP由于汇率各国制度的差异原因而不能反映一国的真实生活水平。,对GDP的修正,经济净福利 经济净福利(New Economic Welfare,NEW)是一个经过调整的国内总产出的指标。它对GDP的调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加闲暇的价值、地下经济,减环境的破坏。 绿色GDP 绿色GDP是指扣除了自然资源枯竭以及环境污染损失之后的一个国家正式的储蓄率。 绿色GDP核算中扣除城市大气污染引起的健康损害、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害、水污染、铅等。,三、衡量国民收入的其他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

7、ational product)是一国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价值。以人口统计为标准。 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在本国领土内的本国公民及暂住外国的本国公民;在本国取得居留权但未取得国籍的公民。,注意GDP与GNP的区别,定义的区别 GDP:国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NP:本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原则的区别 GDP: 属地原则 GNP:属人原则 组成的区别 GDP=本国居民在本国生产的部分+外国居民在本国生产的部分 GNP=本国居民在本国生产的部分+本国居民在外国生产的部分,国内生产净值 (Net Domestic Product,NDP) NDP=GDP-资

8、本折旧 国民收入 (National Income,NI) NI=NDP-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 个人收入 (Personal Income,PI) PI=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和企业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利息调整红利 个人可支配收入 (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DPI) DPI=PI-个人所得税,四、国民收入恒等式,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投资储蓄恒等式 支出角度看:Y=C+I 收入角度看:Y=C+S 所以 C+I Y C+S 即 I S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投资储蓄恒等式 支出角度看:Y=C+I+G 收入角度看:Y=C+S+T 所

9、以 C+I+G Y C+S+T 即 I S+(T-G),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投资储蓄恒等式 支出角度看:Y=C+I+G+(X-M) 收入角度看:Y=C+S+T+Kr (Kr:本国居民对外国居民的转移支付) 所以 C+I+G+(X-M) Y C+S+T+Kr 即 I S+(T-G)+(M-X+Kr),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一、总需求的构成 总需求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它反映了价格水平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与出口四个部分。 消费是居民对社会产品与劳务的需求或支出,它是总需求中最大的组成部分。消费包括两部分:自发性消费和诱致性消

10、费。 消费函数简化为以下的形式:,投资支出是厂商对投资品的需求或支出,包括企业的固定投资、存货投资以及居民的住房投资 政府支出是政府对各种产品和劳务的需求 出口是指净出口,即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差。进口取决于国内的收入和产出、国内外的相对价格水平的比值以及汇率,而进口则包括国内产品的竞争力和国外的购买力等诸多因素决定。,可以用解方程的方式来说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均衡条件:Y=C+I 消费函数: 投资函数:I=I0 均衡国民收入:,二、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决定,45o线,E,C+I,C,Y,O,AD,总需求总供给法决定均衡国民收入,Y0,三、总需求的变动,均衡国民收入不一定就是充分就业的均衡收入,即

11、现实的均衡产出水平可能小于潜在的产出水平。如果存在失业,那么,总需求不会自动增加,相应地,就业也不会自动增加,因而需要增加政府干预经济以刺激总需求。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影响总需求变动的重要因素。, 从财政政策的角度看,通过扩大政府购买支出的财政政策会直接增加总需求,而缩减政府支出会使总需求下降。如减税或转移支付的增加会提高国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引起总需求增加,进而导致国民收入增加。 货币政策也能够影响总需求,凡是能够增加货币供应量从而刺激总需求的货币政策就是扩张性货币政策,反之,则是紧缩性货币政策。,其它的外部因素,如企业的预期或信心、出口等都会以不同方式影响总需求。预期包括预期收入、预期利润率

12、、预期价格水平等。 总需求的增加对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具有放大效应,这就是乘数效应。所谓乘数(multipler)又称为倍数,是指自发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密切相关。总需求是对应不同的物价水平上购买者作为整体愿意购买的实际产出数量,而总需求曲线是指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总需求及其移动,Y,P,AD0,AD1,O,AD2,总需求曲线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下降时,居民积蓄的财富的实际价值上升,鼓励人们更多的支出和消费,消费支出增加意味着物品和劳务的需求量增加。 利

13、率效应:物价水平降低时,人们购买物品和劳务所必须持有的货币量减少,从而使得货币的价格(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将刺激投资支出增加,从而使总需求增加。 出口效应:国外货币购买本国产品的购买力提高,其他国家的物品相对本国物品变得昂贵,从而刺激本国出口增加而进口减少,总需求增加。,二、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是表明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它反映了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所有企业愿意提供的物品与劳务的总和。总供给取决于资源的利用状况,在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垂线;而在短期中,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一)长期总供给曲线,在长期中,一个经济体系的物品与劳务的供给取决于既定的技术

14、水平和社会的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数量。由于价格水平并不能影响这些实际的国民产出的长期因素。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如下图中的LAS。它表明无论价格水平如何上升,总供给也不会增加,,Y,P,P,Y,O,O,LAS1,LAS,Y0,SAS,LAS0,SAS,Y0,Y1,短期总供给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二)短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如上图中的SAS。它表明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即短期内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企业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数量不断减少,而价格水平上升时则刚好相反。,三、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衡与经济波动,(一)宏观经济短期均衡与波动 失业均衡:通

15、常把这种低于长期潜在产出的均衡称为失业均衡。 充分就业均衡:指短期的均衡产出与长期潜在产出一致的均衡状态。 超充分就业均衡:实际的GDP能够偶尔超过充分就业的GDP。,宏观经济均衡及其变化,Y,P,AD0,AD1,P0,Y0,Yf,O,P2,P1,LAS,SAS1,SAS0,C,D,(二)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变化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在短期中,总需求的变化会导致宏观经济在长期均衡附近波动。总需求的增加会使总产出增加,价格水平上升,总需求的减少会使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也会下降,总需求与总产出、国民收入、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化。 短期的总供给也是会变化的,这种变化同样会影响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当总供给减少时,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产出会减少,而国民收入也相应减少,并且价格水平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