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裘祖荣电子课件第08章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844496 上传时间:2019-07-02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裘祖荣电子课件第08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裘祖荣电子课件第08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裘祖荣电子课件第08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裘祖荣电子课件第08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裘祖荣电子课件第08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裘祖荣电子课件第08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裘祖荣电子课件第08章(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带传动,参考文献,张策主编,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濮良贵主编,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其他机械设计的相关书籍 http:/ 概述,带传动:利用张紧在带轮上的传动带与带轮的摩擦或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分类根据传动原理的不同 1. 摩擦传动型 2. 啮合传动型 (同步带),摩擦传动型,结构简单、传动平稳、具有过载保护功能,但不能保证恒定的传动比,传动精度较低。,啮合传动型(同步带),传动比准确,速比恒定,传动比范围大,允许线速度高,传动效率可达98%,结构紧凑。,第二节 带传动的计算基础,一、带传动的几何关系,小带轮上的包角,带的基本长度,传

2、动带张紧 静止时传动带应张紧在带轮上,使得带与带轮接触间产生一定的压力。 带两边拉力相等,为初拉力F0 常用张紧方法:调节两轮中心距、利用张紧轮,滑道式,摆架式,张紧轮,二、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紧边拉力F1:带在进入主动轮一边被拉紧为紧边,拉力由F0增加为F1。 松边拉力F2:带在进入从动轮一边被放松称为松边。拉力由F0减少为F2。,有效拉力Ft:带传动所能传递的有效圆周力。Ft= F1-F2 正常工作时 最大有效拉力: 当传递的圆周力超过此极限值时,带将在轮面上打滑。 避免打滑的条件:有足够的fv值和F0值,三、带传动的应力分析 带传动工作时的应力:由紧边和松边拉力所产生的应力;由离心力产生的

3、应力以及由于带在带轮上弯曲产生的应力。 由紧边和松边拉力产生的应力 由离心力产生的应力作用于带的全长,带在带轮上弯曲产生的弯曲应力 最大应力发生在带紧边进入 小带轮处。,四、弹性滑动、打滑和滑动率 弹性滑动:带是弹性体,受拉力作用后产生拉伸弹性变形,工作时由于存在紧边拉力,松边拉力,带在通过带轮时拉伸变形发生变化,使带与带轮之间产生相对滑动, 这种滑动与带的弹性变形有关。 弹性滑动是由拉力 差引起的,只要传递 圆周力,弹性滑动就 不可避免。,打滑:当外载荷大到一定值时,带与带轮间产生全面滑动; 打滑是由过载引起的全面滑动,只要限制载荷,就可以避免,而且应当避免。 滑动率从动轮速度的降低率 带传

4、动的实际传动比,第三节 同步带传动,运行时,带齿与带轮的齿槽相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综合了皮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各自优点的新型带传动。,一、同步带结构 组成: 1. 强力层:多采用钢丝绳或玻璃纤维。布置在带的节线位置。 2. 基体:带齿与带轮轮齿啮合 带背用来粘结包覆强 力层。常用材料为聚氨脂 和氯丁橡胶。,国产同步带采用周节制,也有采用模数制。 节距pb :在规定的张紧力下,同步带纵向截面上相邻两齿中心轴线间节线上的距离。 节线:指当同步带垂直其底边弯曲时,在带中保持原长度不变的周线,通常位于承载层的中线上。,梯形齿同步带分为单面同步带(常用)和双面同步带两种。 同步带按节距不同分为最轻型

5、MXL、超轻型XXL、特轻型XL、轻型L、重型H、特重型XH、超重型XXH七种。,同步带的标记内容和顺序为带长代号、带型、宽度代号,如XXL型单面带的标记:,120 XXL 019,宽度代号,带宽4.8mm 带型,节距3.175mm 带长代号,节线长304.8mm,特点 1. 带与带轮间无相对滑动; 2. 允许较高的线速度。齿形带较薄,单位长度质量小。 3. 允许带轮直径较小,传动比较大。带的柔性好。 4. 初拉力小。轴及轴承上受的载荷小; 5. 噪声小。 6. 中心距要求严格,安装精度要求较高。否则同步带工作中会跑偏。,二、带轮设计 带轮的结构设计,主要是根据带轮的节圆直径、轴间距及安装形式确定结构形式及尺寸。 三、同步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已知:传动的用途、传递的功率、大小带轮的转速或传动比以及传动系统的空间尺寸范围等。 设计:同步带的型号、带的长度及齿数、中心距、带轮节圆直径及齿数、带宽及带轮的结构和尺寸。,第四节 其它带传动简介,齿孔带传动,拖动带传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