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筹划课件第四章增值税筹划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844475 上传时间:2019-07-02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8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纳税筹划课件第四章增值税筹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纳税筹划课件第四章增值税筹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纳税筹划课件第四章增值税筹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纳税筹划课件第四章增值税筹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纳税筹划课件第四章增值税筹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纳税筹划课件第四章增值税筹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税筹划课件第四章增值税筹划(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增值税的税收筹划 4.1 增值税概述 4.2 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 4.3 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 4.4 税率的纳税筹划,4.1 增值税概述,一、 我国增值税的产生和发展 增值税最早于1954年起源于法国。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有123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了增值税。 我国于1979年开始选择了部分城市对农业机具、机械等行业进行增值税的试点,到1983年,在全国的国营和集体工业企业中试行;1984年改革税制,把增值税从原来的工商税分离出来,独立设置税种,并逐步扩大征收范围,增值税在我国正式建立;,1993年,国务院颁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再一次对增值税进行了重大改革。 经过这次

2、税制改革,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已延伸到生产、流通环节的所有商品,增值税在我国的税制结构中居于主体地位,或者说增值税已成为我国税制结构中的重要税种。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1994年税制改革。,4.1 增值税概述,二、增值税的含义 1、概念 增值税是以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是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征收的一种税。 (流转税:增值税(价外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 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4.1 增值税概述,2、增值额: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大于购进商品或劳务所支付金额的差额。 即纳税人从事货物和劳务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创造的那一部分价值。 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增值额利润折旧工资利

3、息租金其他增值项目 或者:增值额产出投入 举例:某纳税人本期实现销售额2万元,投入的原材料等物耗15000元,折旧1000元,工资1500元,利息500元,利润1500元,其他增值项目500元。 增值额=1000150050015005005000 或者:增值额=20000150005000,增值额作为增值税的计税依据,这只是对增值税征收制度本质特征的一种理论抽象。 从各国的实践看,作为增值税计税依据的增值额,一般都是根据本国经济和财政政策要求,在税法中进行规定的,是法定增值额。 所以,增值税是对法定的增值额征税。,根据我国现行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 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进口货物以及提

4、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货物的销售额、进口货物金额、应税劳务销售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制的一种流转税。,三、 增值税的分类 1、生产型增值税 是以生产经营者的销售收入或经营收入,减去所购进的除固定资产折旧费以外的投入物进项税额后的余额,作为计税增值额。,2、收入型增值税 是以“生产型”的增值额减去每期提取固定资产折旧部分的进项税额后的余额作为计税增值额。 3、消费型增值税 是以“生产型”的增值额减去当期购置的固定资产全部进项税额额的余额作为计税增值额。 目前,我国增值税主体上采用这种类型的增值税。,四、 增值税改革适用原则 我国于1994年对原来的增值税进行了全面的、彻底

5、的改革。 在改革中遵循了以下原则: 1、普遍征收的原则 2、税收中性原则 3、简化征收的原则 4、保持原流转税负的原则,五、我国现行增值税的特点 1、实行普遍征收,扩大了征税范围 2、简化了税率档次,设置基本税率、低税率和零税率三档 3、确立了专用发票的法律地位,实行凭专用发票抵扣税款制度 4、取消了原税制大量的减免税,体现了公平税负的原则 5、统一了增值税的计算方法,实行购进扣税法 6、实行按不含税价计税的方法,体现间接税的特征 7、对小规模纳税人实行简易办法征税,简化了税收征管,4.2 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现行增值税的征管体制,使增值税的纳税人具有选定性,作为企业是选择作为增值税的纳税

6、人,还是营业税的纳税人?是申请做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成为税收筹划的一个重要内容。 而销售额的确定,作为增值税的征税依据,税法对其作了多种规定,这为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广阔空间,使其成为税收筹划的又一重要内容。 由于增值税的税率具有固定性,作为纳税人没有选择税率的空间,其不能构成税收筹划的重点内容。,4.2 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一、增值税纳税人的含义 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凡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增值税的纳税人。 具体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其他企业和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

7、会团体及其他单位以及个体工商业户和其他个人等。,二、增值税纳税人的分类 1、类别: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2、划分标准:其划分标准基本依据是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是否能够提供准确的税务资料以及企业规模的大小;而衡量企业规模则主要依据企业年销售额。 3、现行制度:现行增值税法规以纳税人年销售额(量)的大小和会计核算水平(性)为依据来划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三、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标准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凡符合下列条件的视为小规模纳税人: 1、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

8、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本数,下同)的;“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是指纳税人的年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占全年应税销售额的比重在50%以上;,2、对上述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 ; 3、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其他个人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4、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可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自2009年1月1日起,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过去的6%和4%一律调整为3%,不再设置工业和商业两档征收率。),四、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 税法的规定,下列纳税人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1凡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

9、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可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2非企业性单位,经常发生增值税纳税行为且符合一般纳税人的条件的,可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3年应税销售额未达到规定标准,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小规模企业和企业性单位,账簿健全、能准确核算并提供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并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经企业申请,税务机关或将其认定为一般纳税人;,4新开业的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的企业,应在办理税务登记时办理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手续; 5. 已开业的小规模纳税人,其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应在次年一月底前,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的认定。,五、 两种纳税人的纳税比较 人们通常认为,小规模纳税人的弊端重

10、于一般纳税人,但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两种纳税人各有利弊: 1、从进项税额看,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小规模纳税人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其进项税额只能进成本,这是一般纳税人的优势; 2、从税负上看,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也并不总是高于一般纳税人,如果企业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较少,而增值额较大,就可能使一般纳税人的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3、从销售看,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销方在销售时,除了向买方收取货款外,还要收取一笔增值税款,其税额要高于向小规模纳税人收取的税额。虽然收取的销项税额可以开出专用发票供购货方抵扣,但对一些不需专用发票或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的买方来说,就宁愿从小规模纳税人进货,在商

11、品零售环节尤其如此。 所以,有些时候小规模纳税人比一般纳税人的销售情况会好些。,4、两种纳税人的权利义务比较,一般纳税人享有取得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抵扣进项税额的权利;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资格,即使进货时取得的进项税额发票的进项抵扣联,也不实行抵扣; 应纳税额=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六、两种纳税人的税负平衡点 1、增值率的确定 增值率就是指增值额与应税销售额的比例,而增值额则为销售额减去购进货物价款(或销项税额一进项税额),即: 增值率(销售额购进项目金额)销售额 (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项税额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增值率税率 小规模

12、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此处的销售额均为不含税销售额,2、增值率平衡点 如果两种纳税人的税负相同,且一般纳税人的税率为17,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3%时,则有(此处的销售额均为不含税销售额) 销售额增值率税率销售额征收率 增值率征收率税率31710017.6 可以看出,当增值率为17.6时,两者税负相同;当增值率低于17.6时,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重于一般纳税人;当增值率高于17.6 ,则一般纳税人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3、抵扣率平衡点 抵扣率就是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的比例,可由增值率的计算公式演化如下: 增值率(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项税额1进面税额销项税额1抵扣率 则: 抵扣率1增值率11

13、7.682.4,这就是说,当企业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占销项税额的比重为82.4时,两种纳税人税负完全相同; 当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占销项税额的比重大于82.4时,一般纳税人税负轻于小规模纳税人; 当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占销项税额的比重小于82.4时,则一般纳税人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总的来说,在增值率较低的情况下,一般纳税人比小规模纳税人较有优势,主要原因是前者可抵扣进项税额,而后者不能。 但随着增值率的上升,一般纳税人的优势越来越小。在非零售环节,一些毛利率较大的企业,如经营奢侈品或富有弹性的商品时,小规模纳税人很容易通过降价来达到尽可能高利润,而又少纳税。 在零售环节,一般纳税人的优势地位更小,虽然

14、一般纳税人可按17(13)税率剔除销项税额,而小规模纳税人按3剔除,但其不含税收入高,当进销差价率达到一程度时,小规模纳税人的利润已超过了一般纳税人,达到了利润最大化。 对于纳税人身份的选择,一定要掌握好“度”。,七、具体筹划案例 大华物资批发公司,下设两个批发企业,预计年应税销售额分别为70万元和80万元,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预计占销项税额的30。在主管税务机关对该企业进行纳税人资格审核的时候涉及到下设的两个批发企业如何核算的问题,税务师对其进行了如下筹划: 如果下设的两个批发企业实行非独立核算,而由大华公司统一核算,则年应税销售额为150万元;会计核算制度又比较健全,符合作为一般

15、纳税人的条件,适用税率为17,则: 应纳增值税 15017150301717.85(万元)。,如果下设的两个批发企业,各自作为独立的核算单位,就符合小规模纳税人的条件,同时,小规模商业企业的征收率为3,应分别核算缴纳增值税,该企业应纳增值税额为: 应纳增值税 703803 4.5(万元)。 显然,由于该企业是商业企业,进项税额抵扣比例占销项税额的30,即增值率高于17.6,抵扣率又低于82.4,所以,按小单位核算后,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可较一般纳税人减轻税负13.35(17.85-4.5)万元。 经过如此筹划,最后该企业决定下设的两个批发企业进行独立核算,比较合适。,4.3 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

16、一、计税依据的含义 增值税的计税依据为销售额,在计算增值税时,既涉及到销售环节的销项税额,又涉及到购进环节的进项税额。 由于税法的多种规定,纳税人完全可以通过各种合理合法的手段,降低当期销售额,扩大当期购进项目金额,做好增值税的税收筹划。,二、增值税销售方式的筹划 在企业的销售活动中,为了达到促销的目的,往往采取多种多样的销售方式。 不同的销售方式下,销售者取得的销售额会有所不同。 对不同销售方式如何确定其增值税的销售额,既是企业关心的问题也是税法必须分别予以明确规定的事情。,1、商业折扣 折扣销售是指销货方在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时,因购货方购货数量较大等原因,而给予购货方的价格优惠,如购买10件该产品,给予价格折扣10,购买20件该产品,给予价格折扣20等。 由于折扣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