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S动机模型的介绍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844296 上传时间:2019-07-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RCS动机模型的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ARCS动机模型的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ARCS动机模型的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RCS动机模型的介绍(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RCS 模型是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约翰M科勒(John M Keller)教授于1987 年提出的一个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模型。该模型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凯勒教授认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有四个主要因素,即注意(Attention)、贴切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和满足(Satisfaction),取其每个英文单词的第一字母,简称为ARCS。该模型主旨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要引起学生对一项学习任务或学习目的的注意和兴趣,其次,使学生理解完成这项学习任务与自己密切相关,再次,要使学生觉得自己有能力完成这项学习任务,从而产生自

2、信,最后让学生产生完成学习任务后的满足感。利用ARCS 模型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在教学中围绕学生的注意、贴切性、自信心和满足这四个方面来设计教学,就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动机。由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激发动机是一项连续、动态的工作。迪克和凯丽生动的描绘了教学中的这一动态过程。他们把加涅于1970年在学习的条件中提出的促进人的学习的心理过程的九项教学活动组成五个教学环节:(1)教学前的活动(2)内容呈现(3)学习者参与(4)评价(5)后续活动。他们将这五个环节与ARCS模型加以整合 ,认为在设计教学或培训活动时要重视每一个环节上都能激发学习者的动机。注意策略:课堂教学前的注意策

3、略:引导学生注意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的注意策略:(一)知觉唤醒(唤起感知)1) 设置悬念,激发好奇心(给学生提供选择那些能满足其好奇心和探索需要的题目及任务的机会)2) 情境创设策略:创设情境,吸引注意力3) 挑战学生的知道感 (二)探究态度(唤起探究):问题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三)变化力:善变策略,维持学生的兴趣 1)变换信息的呈现方式,来保持学生的注意(信息技术提供新颖的学习资源和多元化的信息资料呈现方式) 2)增加教学活动的丰富性,来维持学生的兴趣(交替进行学生与教师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切身性策略(相关性策略)1)与学习者已有的学习经验相联系 2)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互助合作创造条件 3)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学生获得熟悉感 4)榜样切身性策略自信策略1)合理的设置难度适当的学习任务 2)交给学生设置自身目标,鼓励他们对自己的表现作出评价 3)提供多样化的挑战任务,鼓励他们对自己的表现作出评价 4)制定计划,保证成功 5)帮助学生将成功进行正确的归因,维持成功(过程性评价,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的归因:成长记录袋)满意策略 1)学以致用,增强内部满足感 2)合理表扬、意外奖励,体验外部满足感3)公正评价,确定积极的满足感4)及时地提供适当的反馈指导(网络环境支持的BBS、学习网络、答疑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