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交通管制3.2_雷达管制基础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844242 上传时间:2019-07-0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中交通管制3.2_雷达管制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空中交通管制3.2_雷达管制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空中交通管制3.2_雷达管制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空中交通管制3.2_雷达管制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空中交通管制3.2_雷达管制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中交通管制3.2_雷达管制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中交通管制3.2_雷达管制基础(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雷达管制基础,雷达管制基础,2.1对设备及人员的要求 2.2雷达在使用中的限制 2.3二次雷达应答机 2.4雷达管制员职责 2.5冲突情报,2.1.1雷达系统能力,高水准的可靠性、有效性-可能引起全部或部分中断以及系统性能显著衰减的可能性必须最小,雷达系统的探测概率、精确性及完整性令人满意 应提供与安全有关的告警和警告显示-包括冲突告警、最低安全高度警告、预见冲突以及重复的二次雷达编码,2.1.1雷达系统能力(续),雷达情报共享-双覆盖、双冗余、信息联网 雷达位置显示,雷达地图资料。可能时应包括来自二次雷达模式A、模式C,及模式S的情报 雷达标牌应以字母数字的形式来提供来自二次雷达的以

2、及其他可得到的情报。标牌至少应该包含航空器所发射的二次雷达编码或航空器识别标志,以及来自于二次雷达模式C的高度层情报,2.1.1a视频地图至少应包含的内容,机场及直升机机场 跑道中心线延长线和最后进近航道 紧急着陆区 导航台和报告点 航路中心线或航路两侧边线 区域边界 移交点 影响航空器安全运行的障碍物 影响航空器安全运行的永久地物 地图校准指示器和距离圈 最低引导高度 禁区及必要的限制区,2.1.2对管制单位的要求,合理规划管制空域及扇区 制定完整的雷达管制程序 雷达失效时的紧急程序 公布以上资料(AIP、机场使用细则) 与相邻管制单位签订管制协调移交协议,2.1.3对管制人员的要求,取得相

3、应的雷达管制执照 基础执照、岗位培训、定期模拟机复训、模拟机检查训练 酒精刺激、麻醉品限制 岗位人员配备和值勤时间限制,2.2雷达在使用过程中的限制,应在限定的雷达覆盖区范围内使用 遵守ATS当局规定的其他各种限制 公布关于使用的操作方法以及限制资料,并要求空地双方严格遵守 一般情况下不单独使用SSR信息 同时接受雷达服务的航空器的架数不得超过在繁忙情况下能安全处理的架数,2.2.1容量限制,进近8架 区域12架 各管制单位可根据本管制区的环境、设备、人员技术等实际情况确定本管制扇区管制席位同时可提供雷达服务的航空器的最大数量,2.2.2容量限制因素,有关管制区或扇区的结构所造成的复杂的局面

4、在有关管制区或扇区内所使用的雷达功能 对雷达管制员的工作量及扇区接受能力的评估 主雷达以及通信系统的技术可靠性及可用性所能达到的程度 遇有雷达设备失效或其他紧急情况需要改用备用设施或非雷达间隔时,备用雷达和通信系统的技术可靠性及可用性所能达到的程度,2.3二次雷达应答机,2.3.1编码构成,模式A构成:“A+4位数”(八进制) 由0-7之间的任意四个数字组成,如:A3271、A4056等等(国内编码分配) 组成中含有8和9的是无效编码 A模式共有4096个编码 模式S共有4096*4096个编码,2.3.2编码分配,2.3.3使用原则,应答机编码只适用于有应答机的航空器 雷达管制员应当按照编码

5、分配的规定,给本区每架航空器指定不同的应答机编码 通常,在航空器进入本区域前不应要求其改变应答机编码 航空器驾驶员任何时候应当保证应答机编码设置正确,除特殊情况外,未经批准不得改变应答机编码,2.3.3使用原则(续),为减少多目标区的杂波并降低其他不利显示,可指定正在使用指定编码的航空器将应答机置于等待状态(squawk standby),但应当尽快指令该航空器将应答机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发现应答机显示不正常或不显示时,雷达管制员应当迅速通知有关航空器,查明相关管制席位是否已了解航空器应答机工作不正常或不工作的情况,并应当采取适当措施进行证实,必要时可指示其关闭应答机,2.3.4特殊编码,A7

6、500-航空器被劫持 A7600-无线电通讯失效 A7700-紧急和遇险情况 A2000-航空器进入二次雷达覆盖区域以前,还没有给出其相应的编码(等待管制员分配编码),2.3.5 模式C的使用,C模式高度,其精度容差值为90米 雷达管制员与航空器建立雷达识别后,对其C模式高度显示的精确度尽早且至少要进行一次核实 发现高度信息不是在允许的误差值内的,应当 通知航空器驾驶员检查 经采取措施无效时,应当要求航空器驾驶员停止使用C模式 或为防止航空器位置和识别信息丢失,仍允许使用C模式,但不作为提供航空器间隔的依据,2.3.5a高度已被确认的情况,高度显示与航空器驾驶员报告的高度差别小于90 米 地面

7、航空器高度的连续读数变化小于机场标高正负90米 标牌上的高度与其它管制单位所确认的高度一致,2.3.5b无需确认高度的情况,航空器驾驶员报告了高度 管制员为正常上升和下降的航空器指定了一个新的高度 航空器高度已经被确认,雷达数据表明航空器在指定的高度上飞行 航空器为从本系统中其他席位或扇区移交过来的,2.3.5c高度确认原则,航空器的C模式高度显示在某一高度上下各90米范围内时,则可认为保持在该高度上飞行 航空器的C模式高度显示在预定方向的原高度上改变90米以上时,则可认为已离开该高度 航空器上升、下降穿越某一高度时,只要其C模式高度显示在预定方向上穿越此高度上下90米时,则可认为已穿越该高度

8、 航空器到达某一指定高度,只要经过三次更新的C模式高度显示均在该高度上下90 米范围内,即可视为已到达指定高度,2.4雷达管制员职责,雷达管制员必须依照有关当局制定的该有关雷达设备的技术说明,调整所用雷达显示器并对其准确性进行充分的检查 雷达管制员必须使雷达系统的工作能力以及所用雷达显示器上展示的信息达到足以执行任务的状态,2.4雷达管制员职责(续),雷达管制员必须报告设备是否有故障,任何需要调查的事故或其他难于提供或造成不能提供雷达服务的任何情况 雷达管制员应当按规定对雷达显示器进行调整和检查,当发现有妨碍实施雷达服务的情况时,不得提供雷达服务,并及时报告,2.5冲突情报,当发现不明航空器与管制航空器发生冲突时,管制航空器应被告知: 有不明航空器及其相关信息,避让措施建议 冲突解决后 当发现管制区外已被识别的仪表飞行的航空器与不明航空器发生冲突时,仪表飞行的航空器应被告知: 避让措施建议 冲突解决后,2.5.1冲突情报的发布,时钟方位 距离 相对运动方向 机型 高度(或相对) 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