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美文赏析大语文名家主题阅读丰子恺绘画“因书籍而起”素材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91843724 上传时间:2019-07-0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美文赏析大语文名家主题阅读丰子恺绘画“因书籍而起”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语文美文赏析大语文名家主题阅读丰子恺绘画“因书籍而起”素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美文赏析大语文名家主题阅读丰子恺绘画“因书籍而起”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美文赏析大语文名家主题阅读丰子恺绘画“因书籍而起”素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教材素材积累人教版丰子恺:绘画“因书籍而起”文豪的私家书单是怎样的?名人都读什么样的书?一观之下,或许可以增加到我们的人生必读书目中,帮我们懂史、悟世、明理、养性。丰子恺是著名的画家、漫画家、散文家,他的不少作品集都被冠以“缘缘堂”之名。缘缘堂是丰子恺的故居,据说除了生活起居和进行艺术创作需要的空间外,其余的地方全被书籍所包围。那时的丰子恺,可以说是“坐拥书城”。丰子恺一生与书为伴,甚至晚年生病时,只要精神稍好,也是手不释卷。他的读书故事,被作家石一宁写成了丰子恺与读书一书,他的“二十二遍读书法”在网上广为流传。甚至,就连他的绘画生涯,都是“因书籍而起”。丰子恺6岁入私塾读书,先生就是

2、他的父亲。在那里,他读的第一本书是三字经,不久即熟读成诵。欣喜的父亲教他第二本书千家诗。丰子恺所读的版本除了诗文外,还配有木刻画。年幼的丰子恺对诗文不感兴趣,却对画情有独钟,上课时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给那些黑白画上色。那时丰子恺家开着染坊,丰子恺到染坊里向师傅要了颜料,给千家诗里的插图上色,因为纸张太薄,颜料渗到了后面的书页上,把整本书弄得一塌糊涂。为此,丰子恺差点挨打,但他并未减少对画画的兴趣。另一本对年幼的丰子恺产生重大影响的书籍是芥子园画谱。这是诞生于清代的中国画技法图谱,在很长时间内被视为中国画的教科书。丰子恺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是在父亲晾晒藏书时,看到这套书中的人物画谱,丰子恺便偷偷将书

3、藏到了自己的抽屉里。丰子恺想模仿着画下来,但一直都画不像,在家里女仆的建议下,他从练习簿上撕下一页纸放在书上“描红”。9岁时丰子恺已经把书中的人物都描了下来,而且都配上了颜色。丰子恺最初学画是以“书籍”为老师,后来,他真正的老师弘一法师李叔同,也曾就读书这件事给过他指导和建议。丰子恺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曾得到李叔同的亲自传授。那时他遇到问题经常去李先生的宿舍求教,每次都发现李先生的案头放着人谱一书。这本书中记录了许多贤人的言行,在书的封面上还有李先生写的“身体力行”四个字。最初丰子恺不明白搞西洋艺术的李叔同怎么会看这种陈旧的书,经过李先生的讲解,丰子恺窥见了其中真意。后来,李先生把这本书送给丰子恺,丰子恺一直将书珍藏在缘缘堂中,直到缘缘堂在战火中被焚毁。再后来,丰子恺逃难到四川,在成都的旧书摊上看到了一本人谱,便毫不犹豫买了下来。丰子恺读书多为兴趣,而且他总能把从阅读中得到的感悟体现到对绘画的认识中去,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他曾对随园诗话中“凡诗文好处,全在于空”一句感受深刻,后来总结出“画面勿用物象填满,宜有空地,则爽朗空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画风的形成和读书有着密切的关系。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