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精选及答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91843113 上传时间:2019-07-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19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精选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通用版】2019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精选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通用版】2019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精选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通用版】2019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精选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通用版】2019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精选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19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精选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19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精选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教学资料【阅读理解】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精选及答案1露珠我喜欢露珠,我赞美它。夏日的清晨,我来到野外散步。在万道霞光中,一个美妙的,崭新的世界便(显现呈现出现)在我的眼前。看!那无边的绿叶上,闪动着无数颗晶莹的露珠,一颗、两颗、十颗、百颗啊!像夜空中璀璨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满了宝石,又像千百万闪光的眼睛。啊!露珠!这就是极普通又为人们所喜爱的露珠。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教育哺育培育)儿女一样地滋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辛勤工作。它不像暴雨那样挟带风雷闪电以(夸耀显耀炫耀)它

2、的威力,更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残酷残忍残暴)无情。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树木、庄稼而对它们却无所苛求。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伏在桌边灯下夜以继日地工作,把全部心血洒在我们的心田我爱露珠,它比珍珠更珍贵,比宝石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我赞美它。露珠精神将永远在我心头闪动。、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依次写在横线上。、把文章第三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于:又为人们所喜爱。为:、“露珠精神将永远在我心头闪动”中“露珠精神”是指2 这是一个迷人的海滨的夏夜。夕阳西下,天空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霞

3、光染成了红色,它比天空的景色更壮观。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闪烁着,滚动着,使人赞叹。夜幕降临,天空的霞光渐渐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浅红,当一切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高而远的天空中便出现了夜明星。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挂在高空的明灯夜色加浓,各处的灯火,也陆续亮了起来,尤其是山坡上那一片片灯光,它们从半空中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像一串流动的珍珠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夏夜的景色,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和兴奋。、这篇短文是按顺序写的,表示顺序的词是:、。、第四自然段写的景物是、。、找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抄在下面的横线上。3 美丽的晚霞红红

4、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太阳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我出神地望着,眼睛朦胧起来了,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龙,金色的龙。它上游下窜,吞云吐雾,喷出鲜艳美丽的水花,随着云彩的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看不见了。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拄着打拐杖,这不是动画片哪吒闹海里的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吗?那么哪吒呢?他在哪里?哦,看到了!这不,一个坚实强健、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我从幻境中看

5、到了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已经消失。、比一比,组成词:辉()透()坚()幻()晖()绣()竖()幼()、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柔和()朦胧()仿佛()坚实()、“我”在梦幻里看到了哪些东西?_、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文中的“出神”,表示“看呆了”的意思。()“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中的“仿佛”一词改为“好像”名意不变。()神奇就是“神秘”的意思。()、美丽的晚霞,生动的描写。你认为文中哪些词句描写十分生动传神,请写在下面,读一读,背一背。词语:_。句子:_。4 仙企鹅登陆澳大利亚著名的菲利浦岛因为有仙企鹅登陆的奇观,成了

6、一处游览胜地。仙企鹅是一种稀罕的鸟。它小巧玲珑,饶有风趣,无论谁见了都觉得可爱。它退化了的短小双翼,不能带动身躯在天空中飞翔,却能在水中游泳。它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加上它那洁白的胸脯和深灰色或黑色的背部和头部,活像穿着燕尾服的西方绅士。夕阳西下,海滩上人山人海,大家有序地站在海滩的两边,海滩上留下了一条通道。岸上配有的照明灯一亮,就可看见第一只仙企鹅出现在惊涛骇浪之中,这个“总领队”首先游到岸边,在海滩上左顾右盼一番,然后回头引领“众弟兄”大摇大摆地鱼贯上岸,每队约有只,在后面排成三列纵队,整整齐齐,像训练有素的士兵。队伍排好后,总领队“嘎嘎”一声令下,全队开步走,真奔海滩沙丘。第一队登陆后,第

7、二队接踵而至夜深了,人们久久不愿离去,以惊奇的目光看着一队又一队的仙企鹅在这里登陆。、按要求填空。“翼”字是_结构的字,部首是_,再查_画,全字共 画。、填充词语。(分)惊()骇()接()而()左()右()、阅读句子,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因为仙企鹅不会飞翔,所以它不是鸟类。()它退化了的短小双翼,不能带动身躯在天空中飞翔,却能凭借它在水中游泳。()、概括短文第二自然段的段意。_。、联系上下文,解释短文中加粗的词语。稀罕:_人山人海:_惊涛骇浪:_5 发明家富尔顿富尔顿是美国的工程师、发明家。富尔顿从小只爱画画,不爱读书。一天,老师对他说:“孩子,你只是图画画得好,别的功课不行,这

8、样偏科会影响以后发展的。”可是,他把老师的话当作耳旁风。有一次,富尔顿去钓鱼,他坐的小船遇上了大风,划起来费力极了。他想:“装上风帆只能随风漂游,还有什么好办法来改变这种情形呢?”不一会儿,风停了,富尔顿坐在空船里,把脚浸在河水里,心里还在盘算着不知不觉小船已经荡到河中心了。他惊喜地发现,原来是两只脚不断摆动划水的结果。他又想能不能用交*的轮子来代替划船的桨?轮子该怎么造?造好后装在什么位置最合适?船身又该怎样改装这些问题*画画是不能解决的,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富尔顿才领悟到了老师的话是对的,决心重视学习科学知识。从此,富尔顿发愤读书,进步很快,后来成为了第一艘蒸汽轮船的发明者。、写出下列词语

9、的近义词:费力()合适()盘算()、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富尔顿发愤读书,后来成为第一艘蒸汽轮船的发明者。()富尔顿在一次游泳的过程中领悟到了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填空:“富尔顿才领悟到了老师的话是对的。”这句话中,“老师的话”指。“领悟”的意思是。6 登天都峰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他风餐露宿,历尽艰险,塌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一次,他和朋友一起攀登黄山的天都峰。天都峰是黄山的第一高峰,上山的道路很陡,几乎是直上直下,使人望而生畏。走了一段路,他的朋友就抱怨起来:“这路真难走,我的衣服都被汗湿透了。”徐霞客笑着说:“我还好,咱们慢慢走吧!”又走了一段,到

10、了半山腰,他的朋友气喘吁吁地说:“我的包袱太重,我背不动了。”徐霞客接过他的包袱说:“我的包袱不太重,我帮你背吧!”好容易爬到了离山顶不远的地方,他的朋友喘着粗气,筋疲力尽地说:“我的鞋磨破了,脚掌也磨出了血,我实在走不动了。”说着,坐在地上,简直不想起来了。“我的包袱里还有一双鞋,你换上吧!”徐霞客把鞋递给朋友,热情地鼓励说,“我们慢慢走,一定可以走上去!”他们好不容易登上了峰顶。他的朋友这时才发现,徐霞客的衣服比自己还湿得厉害,两个包袱把他的腰都压弯了,两只脚都磨开了口子,脚掌也流着血。他的朋友惭愧地说:“原来你并不比我轻松,可你为什么一点不叫苦呢?”徐霞客回答说:“上山怎么会没有困难呢?

11、如果我们都叫苦,互相抱怨,恐怕我们就上不来了。”、根据意思写出成语:形容旅途生活十分艰苦,在风里吃饭,在露天睡觉。()累得大口大口地喘气。()累得没有一点力气和精神。()、在登山途中,徐霞客帮助他朋友克服了哪三个困难?概括一下写下来: 、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本文记叙的方法:先总述后详述。()先概括叙述后分述。()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本文赞扬了徐霞客: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精神。()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精神。()7 我家的金鱼缸里养着三只小甲鱼,我喜欢观察它们。小甲鱼的眼睛小得可怜,耳朵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牌子只微微出一点鼻孔。整个头显得小巧玲珑,就是嘴大

12、了一些,有些不相称。小甲鱼的整个身体是黑褐色的,在鱼缸里显得十分清晰。它的脚上有五只坚硬的爪子,可厉害啦!它有背上驮着一个壳,尾巴细而短尾端像针一样尖。、用“”把短文分成两层。、填上数量词 一()眼睛一()耳朵一()鼻子 一()鱼一()头一()嘴、写出反义词喜欢()坚强()黑()尖()细()短()、用横线画出描写颜色的句子、短文具体写了小甲鱼的眼睛、耳朵、头都很小的特征,整个身体颜色是_,脚上有_,尾巴_。全文是按观察的顺序从_到_依次记叙的。 8 狐狸和猫一次,猫在森林里遇到了狐狸先生,猫想:“他精明,有经验,对世界上的事都有见识。”猫就友好地招呼狐狸。“您好,亲爱的狐狸先生!你好吗?身体怎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