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美丽的环江课件

w****i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7.13MB
约60页
文档ID:91842493
美丽的环江课件_第1页
1/60

制作人:川山镇琳琅村才依屯韦胜科,美丽的环江,主要对环江介照以下几点,,一、地理状况,二、民族风情,三、经济地位,四、旅游胜地,一,地理状况,1,地理位置 2,地形地貌 3,山系 4,气候 5,水文 6,土壤状况 7,动植物资源 1,地理位置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缘,九万大山南麓,东与融水、罗城两县相邻,南接宜州、河池两市,西与贵州省的荔波、从江两县毗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07o51′—108°43′,北纬24°44′—25°33′东西最大横距8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0公里2,地形地貌,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位于黔中高原南部边缘的斜坡地带,总地势为北高南低,四周山岭绵延,中部偏南为丘陵,略呈高海拔为1693米,最低海拔为149米,环江的山主要为喀斯特地貌,,3,山系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部山地是九万山系的一部分,最高山峰为凤凰山,海拔1693米;北部山地以打格斋为主峰(海拔1460米),向南伸延成为大小环江河的分水岭;西北部山地主要山峰是金坳山(海拔1061.4),自西北向南延伸;西部和南部以岩溶山地为主,间有土山、半土半石山,奇峰高耸,嶙峋陡峭,最高峰为木论乡的小洞坡,海拔740.0米;中部偏南的山地以八仙山最高,海拔731.9米。

环江的凤凰山,,4,气候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年均气温南邱陵一带为19.9°C,北部山区为了15.7°C;一月平均气温10.1°C,七月平均气温是28°C;历年最低气温为—5.2°C,无霜期290,年均日照时数145.1小时;全年太阳幅射量为98.89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雨量北部为1750毫米,南部为1389.1毫米,集中于4—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70%,历年最小降雨量922.8毫米,蒸发量1571.1毫米,空气平均相对湿度79%常年处于潮湿的环江杨梅坳景区,,5,水文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内主要河流有四条:大环江、小环江、中洲河和打狗河四条河流均发源于贵州省,从北向南流过,汇入龙江大环江:全长136.5公里,县境内147.2公里,流域面积2850平方公里,最大流量3020秒立方米(1970年),最小流量3.1秒立方米(1963年),年平均流量为62.43秒立方米小环江:全长136.5公里,县境内长94.1公里,流域面积2328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39.25秒立方米中洲河:全长136.5公里,县境内17.1公里,年平均流时39.45秒立方米。

打狗河:打狗河位于县境内的西部,并以此与南丹县分界,长26公里,县内集雨面积804平方公里以上四条河流,除打狗河水量小,落差大,经济价值小外,大小环江河和中洲河水量较大,均有一定的开发价值环江中洲河 (小环江上游),6,土壤状况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内自然土壤有红壤、黄红壤、黄壤、棕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五个土壤亚类成土母岩以砂页岩、石灰岩为主,砂岩、页岩次,黄壤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中低山地;黄红壤分布在海拔500—800米低山丘陵和高丘陵区,红壤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地或低山中下部,石灰土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地区,有机质含量较高,微酸性,土层深厚,自然肥力强,石灰土微酸性,土层较薄,有机含量高7,动植物资源 环江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树区,森林植被丰富,物种繁多,全县林区有维管束植物915种,乔木树种有54个科,162属,536种常见乔木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椎木、樟木、香椿、菜豆树、荷木、水青岗、青岗栎、栲树、大叶栎、楠木、枫香、槭树灌木及草本植被常见的有桃金娘、黄荆条、白背桐、盐扶木、岗松、野茅草、纤毛鸭嘴草、蕨类等除了丰富的森林资源外,动物资源也非常丰富,全县有陆生脊椎动物共260种,分别隶属于4纲26目70科。

其中,两栖类17种,占总量数的6.5%;爬行类47种,占18.1%,鸟类148种,占56.9%;哺乳类48种,占18.5%环江杨梅坳景区 动植物资源,景区内生物资源丰富,约有高等植物2900多种,其中被子植物2500余种,裸子植物30余种,蕨类植物200多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桫椤;二级保护的植物有鹅掌楸、观光木、银钟花、十齿花、伞花木、篦子三尖杉、福建柏、白豆杉、合柱金莲木、普通野生稻;三级保护的植物有红花木莲、八角莲、紫茎、青檀、红豆树、油杉、华南五针松、南方铁杉等药用植物有黄柏、灵芝、杜仲、何首乌、绞股兰等1000余等景区内野生动物种类颇多,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有华南虎、云豹、熊猴、蟒等;二级保护的动物有猕猴、鬣羚、藏酋猴、林麝、黑熊、大灵猫、小灵猫、穿山甲、水鹿、金猫、大鲵、山瑞鳖、白鹇、红腹角雉、红腹锦鸡、原鸡等,华南虎、云豹、熊猴,有国家一级国宝的桫椤等,,民族风情,毛南族,现有7.1万多人毛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 毛南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各种副业毛南族饲养的菜牛远销上海、香港等地,颇有声誉;他们编织的竹器,工艺精湛,著名的花竹帽,精致美观而又实用,既是毛南族的手工艺品,又是姑娘们珍爱的装饰品。

壮侗语族,通用汉语;主要聚居在中国云贵高原的茅南山、九万大山、凤凰山和大石山一带,而广西环江县的上南、中南、下南一带山区更是被称为“三南”,素有“毛南之乡”之称08年环江县庆,民族风情,毛南族石墓上的雕刻远近闻名,如今存留在凤凰山上的古墓群就是毛南石雕的典型代表历来重视精雕细刻的毛南族石匠,在冰冷的石头上把花鸟鱼虫、人物、用具都赋予了生命毛南族石匠的创作既不描线也不起稿,全凭手中的刀凿根据脑中的构思在石上即兴雕刻,创作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 毛南族居住的地方重峦叠嶂,耕地不足,他们在石山岩缝中把每一寸土地都开发出来,垒石保土,可以说惜土如金毛南族人的耕作极其精细,水田往往要一遍又一遍地翻耕,把田中的全部土疙瘩捣碎再栽秧,精细耕作,所以他们的田地粮食产量都很高不仅如此,毛南族人民很早就在山地的种植中采用密植、套种、间种等方法,为岭南西部的农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民族风情,毛南族人的居室为干栏式样,干栏内外山墙全是以木、石为构架,结实稳当干栏一般为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圈畜,门外有晒台,采光适宜而又可以防潮,这是中国南方民族民居的杰作干栏的楼柱是石柱,楼内的台阶是石条,房基和山墙也大部分是由石块制成,连门槛、晒台、牛栏、桌子、凳子、水缸、水盆等也都是石料垒砌或雕凿的,这些石制用品上雕刻的花鸟鱼虫更是美不胜收。

毛南族人的主食为大米、玉米,蔬菜有豌豆、白菜、南瓜、豆角、萝卜等在节日的宴席上,豆腐是重要的副食品毛南族人民十分好客,客人到家都待为上宾,他们热情地把家里腌好的酸肉、酸螺丝、酸菜都端出来款待客人,而且还要请客人品尝最有民族风味的“毛南饭” 毛南族男女都喜欢穿蓝色或青色大襟衫和对襟衫,妇女穿十分漂亮的镶有两道花边的右开襟上衣,裤子较宽并滚着花边,妇女们还喜欢把头发盘成发髻,喜欢佩带首饰,胸前有银、玉等装饰品,尤其喜欢戴花竹做的帽子古宅,毛南族过的分龙节,分龙节,,举办文艺活动,俯瞰县城图,环江大桥,县城一角,乡村吊桥,河水亮丽图,县城丽湾风景,生活琐事,乡下夜幕降临,毛难女子正喂菜牛,毛难女子下台阶出家图,,毛难族一般的房子结构,三、经济地位,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广西桂西北地区农业大县,全县总面积453349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2697公顷,农作物种植品种十分广泛,主要有水稻、玉米、桑蚕、西瓜、油菜、花生、西红柿、烟叶、果树等 200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3290万元,粮产量达13.5万吨,蚕茧产量达2368吨,甘蔗产量达15.57万吨,水果产量9200吨,油料产量3843吨,蔬菜产量达10.9万吨,西瓜产量达10万吨。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林业大县,全县土地面积685.万亩,有林业地189.3万亩,其中阔叶树117.9万亩,针叶林55.1万亩,针阔混交林5.4万亩,竹林5.2万亩,经济林5.7万亩;疏林地5.6万亩;灌木林地167.7万亩;无立木林地24.9万亩全县活立木蓄积量485.8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5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期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国有、集体、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建立起以有色金属采、选、冶,铁矿开采,钢铁冶炼,农产品加工、建材、化工、煤炭、电力等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全县现有有色金属选矿企业20余家,年原矿加工能力120万吨;锌冶炼企业5家,年产锌焙砂(金属量)8万吨,工业硫酸13万吨;铅冶炼企业3家,年产粗铅锭、高铅锑、电解铅1.5万吨;钢铁冶炼企业1家,年产量8万多吨,主要产品有多种规格牌号的铸造生铁和炼钢生铁;冶金企业1家,年产硅锰合金5000吨 煤炭企业6家,年产优质无烟煤25万吨;建材企业3家,生产425型水泥20万吨,双灰粉3万多吨;制糖企业1家,年处理原料蔗25万吨,产混合糖2.5万吨,主要产品有白糖、赤砂糖;茧丝绸企业1家,年产白厂丝200吨,年烘烤干茧1000吨,生产白厂丝规格有19/ID、20/22D、27/29 D、40/44 D等;食品加工企业6家,主要产品有:蔬菜罐头、干制品、鲜品,水果罐头、果脯,中国著名特产环江香猪、菜牛、香牛等腊制品、烤制品、保鲜品,以及其它饮料系列。

2006年,环江县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7.79亿元、6.34亿元和5.85亿元,分别增长13%、18%和10%;财政收入完成1.7003亿元,比上年增长30.7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5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2188元,比上年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24元,比上年增长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82‰,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控制指标之内四、旅游胜地,环江山清水秀,洞多景奇,有如诗如画的长美风光;有多种珍稀濒危的动植物;有气势磅礴的龙潭瀑布;有世间罕见建筑精美的毛南族古墓群;有粗犷豪放的毛南木面舞;有欢乐轻快的苗族姐妹舞 主要旅游景点有下庙旅游度假山庄、大才神龙宫、下兰姻缘洞、川山瑞良旅游区、长美崖刻、明伦北宋牌坊和下南古墓群木论喀斯特森林及古代商道生态旅游区 木论喀斯特森林保护区位于环江西北部木论、川山乡境内,因最早发现于木论乡境内而得名,距环江县城72公里,面积约有90平方公里,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中科院及国家林业部专家考察论证,木论喀斯特森林保护区属于中亚热带石灰岩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区幸存连片面积最大,完好性保存最佳,原始性最强的喀斯特森林。

东兴杨梅坳避暑旅游风景区 杨梅坳景区位于东兴镇九万大山久仁林场内,距县城120公里,与融水县交界这里森林茂密,古树参天,天然林保存完好、生态环境良好目前杨梅坳地区属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已经申报与融水、罗城一起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伦龙潭瀑布,东兴杨梅坳,东兴杨梅坳,明伦北宋牌坊,位于明伦镇北宋村,是北宋村人卢式慎为纪念其家族九人在一次抵御流寇的战斗中殉难所建此牌坊为石牌坊三连门两座,第一座牌坊横额上写:“一门贞烈”,第二座牌坊横额写:“一门九烈”,整座牌坊全用大青石雕刻而成,气势非凡,技艺精湛1994年7月8日,1994桂政发(63号)文定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伦北宋牌坊,下南古墓群,位于下南乡堂八村东南凤腾山上,距环江县城约72公里,是毛南族祖先的“陵园”,有大小古墓700多座毛南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直到清代才学汉文,所以清以前的古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墓立的是“无字碑”立碑刻字的多数建于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年间这些墓全用大块大理石砌成,墓碑、拱门、石柱矗立,在上面雕刻或阴刻或浮雕,刀笔浑圆、凝重、工整的楷体书联、墓志,作为毛南族发展的历史见证,毛南族古墓群已经被批准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