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重点故障检查方法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8301 上传时间:2017-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重点故障检查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重点故障检查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重点故障检查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重点故障检查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重点故障检查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重点故障检查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重点故障检查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动梁是基础制动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动机有效实现制动作用的受力部位,属于使用频繁、容易磨耗的部件。1、制 动梁受力的 传导方向:制动缸鞲鞴推杆制动缸杠杆中拉杆上拉杆移动杠杆支柱槽钢(弓型杆)闸瓦托。2、制 动梁部分容易 产生裂纹的部位及检查方法:制动梁弓型杆端头裂纹、滚棒处开焊A 车辆在不平坦的线路上运行和 车轮踏面的缺损,使该部位振动开焊;B、个别车辆的制动倍率小,闸瓦与车轮踏面的粘合率低,使滚棒在上下翼板之间来回跳动,极易造成弓型杆与闸瓦托的接触处开焊及滚棒开焊、窜出。检查方法:A、看闸瓦与踏面接触部是否偏斜,内 侧无间隙,外侧有间隙必定不正常,要详细确认弓型杆是否折断、端轴是否开焊

2、;B、看制动梁槽钢与弓型杆端部焊接的三角铁是否开焊;C、看 滚棒与闸瓦托的焊接处是否有透出的铁粉或亮 线,并确认滚棒是否向内或向外窜出;D、从三角孔看制动梁的槽 钢是否变形、是否拉直或向里背,以此判 别弓型杆是否折断。E、从外 观 看闸瓦是否离 钢轨的距离过小、如果过 小要对制动梁端轴进行重点检查,看端轴是否折断或磨耗是否过甚。(3 )【槽钢弯角与制动梁支柱接触 处外侧裂纹】槽钢式制动梁的支柱是焊接在槽钢内侧的,因此槽钢与制动梁支柱的接触处也是应力集中的地方,由于司机操纵不当或起非常,造成支柱顶 端猛力撞击槽钢;尤其当移动杠杆或固定杠杆与支柱不是处于平行状态时,这个地方所受的冲击力尤其最大,极

3、易产生裂纹。检查方法:A、检查支柱与槽钢接触 处的外侧是否有铆焊痕迹,是否二次开焊; B、如果无铆焊痕迹,要贴近检查,确认有无红锈铁粉透出(指旧痕裂纹),是否有新裂纹。3、制 动梁故障检查七字诀 :(1)【制动梁故障检查七字诀】制动梁体受力大,检查时要抓重点;扁铁别劲看支柱,下片较薄多已裂;各部补焊看仔细,二次裂纹现象多;闸瓦内贴外不贴,梁体肯定有故障;槽钢前背两头翘,弓杆拔除不用疑;安全链直是疑点,端轴折断勿放过;槽钢顶部轴下看,裂纹张口有透锈;C61Y 型较复杂, 看准圆销防脱落。滚动轴承部分滚动轴承由外圈、滚子、内圈、保持架、内隔圈、密封装置、承载鞍、后挡、前盖、防松片、轴端螺栓组成。在

4、运行中,滚动轴承内圈随轴径转动,同时带动保持架与滚子转动,各零件之间结构严密没有滑动摩擦,因此摩擦阻力小,较少的产生热量,减轻列车起动及运行阻力,很少发生热轴故障。1、 滚动轴 承容易发生故障部位及检查方法:(1 )【滚子剥离】A、材质不良或寿命到限、材 质疲劳所致;B、由于滚道剥离或麻点,致使轴承运用中与滚子配合作用时,对滚子造成不良影响所致。C、所受冲击负荷过大(如踏面擦伤或缺损等),造成 滚子运用中应力集中,受到破坏。检查方法:A、对车轮振动力大、踏面有擦 伤、堆铁、缺损、剥离现象的轴承加强检查;B、厂、段、辅修接近到期或过期的车辆轴承; C、 轴承温度明显高出的轴承;D、起轴验证时,转

5、动 沉重并拌有周期性咔嗒的声响 时。(2 )【滚子擦伤】A、轴承内部缺少油脂,润滑不良;B、轴承油脂过多,使滚子转动发生困难。检查方法:A、厂、段、辅修接近到期或 过期的车辆轴承;B、刚做完厂段修或装用的新轴承且温度明显高出、外观有大量溢出的油脂时;C、 转动困难、缺乏灵活、滚子有滑动的感觉时。(3 )【保持架、梁窗破损 】A、保持架材质不良、工艺欠佳;B、滚子剥离、破碎等原因,造成转动不灵或脱落碎片挤压导致保持架破损、梁窗断裂。检查方法:A、对车轮振动力大、踏面有擦 伤、堆铁、缺损、剥离现象的轴承加强检查;B、厂、段、辅修接近到期或过期的车辆轴承;C、 轴承温度明显高出的轴承;D、前后密封罩

6、、车轮辐 板、车底板处有星点甩油痕迹,油脂成 银灰色或发白,手捻油脂有银亮铁粉;E、起 轴验证时 ,转动沉重、手感卡滞并拌有 哗啦声响 时。2、 滚动轴承故障检查七字 诀:(1 )【 滚动轴 承故障检查七字诀】滚动轴承抓防燃,重点检查是关键;外圈易有缺损裂,螺栓敲打防松动; 外圈牙口密封罩,松动漏油多而稠;轴承甩油呈点滴,故障油脂黑灰色;手捻泛出铁粉亮;起轴验证勿迟疑;滚子滚道如剥离,声清脆响有周期;保持架破梁窗折,声响无律手感沉;正反转动力要匀,耳听手感辩故障。轮对部分轮对是车体自重、货物载重、运用作用力传导的终端,将各种力传导给钢轨,与钢轨属于硬碰硬的关系。因此,在运用中受重量载荷、运行振

7、动、其他各部位运用磨耗、季节材质特性的综合作用的影响下极易发生故障,属于 列检作业重点确认的大型部件之一。1、 轮对部分容易 产生故障部位原因及检查方法:(1 )【轮缘厚度磨耗】A、车轮作蛇行运动时,轮缘经 常与钢轨内侧面发生冲撞磨耗,在曲线上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外侧轮缘与钢轨内侧面经常发生冲撞产生磨耗。B、转向架两侧固定轴距相差过大,承重的中心发生偏移,使一侧轮缘与钢轨贴近,造成磨耗加剧。检查方法:A、接车时认真目视车体的运行状 态,看有无横向摆动过大的车辆;B、接车时认真耳听轮对接触钢轨的声响,听有无“吱吱” 的尖锐刺耳的声响;有上述现象在检查作业时要认真的进行查找、逐一确认状态。(2 )【

8、踏面擦伤及局部凹下 】踏面擦伤的主要原因为制动力过强、车轮抱闸运行或制动机缓解不良等。踏面局部凹下主要原因是材质不良、硬度不足、局部有软点,经运用中滚动磨耗而造成局部凹下。检查方法:A、接车时认真耳听轮对 接触钢轨的声响,听有无“ 当当”的震耳的声响;B、在车速运行较慢时,要做到耳听、目看相结合,通过耳听轮对与钢轨接触声响,来判定车轮是否真圆。通过目看踏面确认踏面有无擦伤、凹下迹象。 有上述现象或发现状态不正常时,在检查作业中要认真的进行查找、逐一确认状态。(3 )【踏面剥离】主要为材质不良,有夹渣,在运行中经反复碾压,材质疲劳而出现鳞片状剥落;其次由于制动抱闸产生高热,在冬天又急剧冷却,经常

9、反复热涨冷缩,在表面出现细小裂纹,严重时裂纹扩大,促使金属剥落。检查方法:在车速运行较慢时,要做到耳听、目看相结合,耳听车轮有无“剥剥” 声响。目看踏面确认踏面有无剥离迹象。有上述现象或发现状态不正常时,在检查作业中要认真的进行查找、逐一确认状态。(4 )【辐板孔裂纹】A、从力学上讲辐板孔周围是 应力比较集中的地方,它要受到来自车体本身的重力、车辆运行中的离心力、通过曲线时的扭力,以及车辆振动力、偏载、集重引起的其它受力。裂纹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沿圆周方向的;另一种是与车轴成同一水平线上的(靠及轮辋一侧较少有裂纹)。B、从制造年限上来看,大部分是八十年代的轮对,这些轮对经过十几年的使用,从工艺上

10、及金属结构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随着磨耗的增大,轮辋的变小,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检查方法:A、新做的定检车(厂、段)一般无裂 纹或不易发现,因为轮对上都重新涂有防锈漆;B、对于轮辋较薄、制造年限长的车辆应做重点检查;C、 车轮踏面有擦伤时应重点检查;2、 轮对故障检查七字诀:(1 )【 车轮故障 检查七字诀】车轮故障有特征,判明声响定重点;振动力大当当响,证明擦伤已存在;刺耳吱吱蹭轨声,此轮轮缘薄过限;剥离故障无声响,车轮慢行盯踏面;踏面沿着周围看,不易看处用锤镗; 闸瓦抱着踏面处,撬开闸瓦来确认;轮毂轮座辐板孔,红锈透出即是裂;细敲碾宽轮辋裂,声音短闷定故障。走行部分将车辆上两对或两对

11、以上轮对用构架等装置联成一组并装备摇枕弹簧装置、轮对轴承(轴箱)装置、基础制动装置等部件,使之构成一个独立的走行结构,这种结构称为“转向架”,又叫车辆的走行部(现场又称之为“台车” ),是客、货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1、 转向架 对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功用如下:承担车辆的自重和载重,并将重量传递到钢轨上;由于设有圆形心盘,使车体与转向架可自由的转动,所以能够顺利的通过曲线,降低运行阻力;车辆采用转向架,可通过增加轴数、延长车辆长度的方法来提高车辆的载重量;转向架能安装弹簧及减震装置来缓和车辆承受的冲击力和运行的振动;分散钢轨单位面积的负担力,避免钢轨荷重集中。2 运用中

12、 转向架受哪些外力的作用:垂直静载荷;垂直动载荷;车体侧向力引起的附加垂直载荷;侧向力所引起的水平载荷;制动时所引起的载荷。4、走行部分容易产生裂纹 部件部位及原因:(1) 【侧架】侧架是转向架的重要组成配件之一,在货车的运用中,它主要有承受每个转向架负荷重量的 1/2、组装轴承(轴箱)轮对构成固定轴距、安装弹簧基础制动等零部件的功用。侧架常见故障的部位及原因:A、侧架导框的弯角处:主要是因 为剪力过大以及应力集中,加之运用中运行时向前的冲击力,轮对不良上下颠簸振动的作用力所导致造成的。铸造时产生的气孔、夹渣等缺陷也是降低其强度、韧性的重要原因。B、侧架内立柱:侧架内立柱位于侧架中央方框的左右

13、,其上铆有磨耗板,磨耗板与斜锲摩擦减震器接触,(此时,力有三个传导方向:左右传导至两侧立柱,向下传导至中央方框底部。)在侧架承载力分散的过程中,加之运行颠簸、冲撞、弯道转向等原因,两边的立柱均要经常受到斜锲摩擦减震器传导来的向外的作用力的考验,从而产生裂纹。除此以外,设计方面的原因也十分重要,不能忽视。其一:设计本身较为单薄;其二:磨耗板的安装造成内立柱面上有四个铆钉孔,致使本身单薄的立柱更加脆弱。C、中央方框底部漏水孔附近:主要原因是弯距最大和应力集中,加之有铸造缺陷等。(2)【摇枕】摇枕承受整个车体、货物重量的 1/2(即整个转向架的承重),并将重量平均分配到两端枕簧、侧架,同时将两个侧架

14、联结在一起,组成转向架。摇枕故障产生的部位与原因:A、下心盘的螺栓孔附近是裂 纹的多发部位:主要原因是因为弯距最大、应力集中等。B、旁承附近的裂纹:主要原因为剪力较大,断面较小以及车体侧滚振动时有瞬时增载等。C、 摇枕端头内侧(与斜锲摩擦减震器接触处内侧 上端的直角根部)的裂纹:该部位角度过陡为直角,过渡的角度不够圆滑,裂纹的产生是由于与斜锲摩擦减震器频繁接触,受力所致,裂纹方向清晰、不杂乱,但由于表面材质粗糟,需要认真的确认才能发现。5、走行部分故障检查七字 诀: (1) 【架故障检查 七字诀】侧架各部分开看,一步一步细判断;蹲轮先看横立面,导框弯角不能少;起皮多皱更注意,点焊透锈裂无疑;向

15、前一步俯下身,角孔边缘细端详;内外立柱详细检,加强补焊是重点;中央方框不放松,A、B 部位在眼中;麻点不平有缺陷,沙眼裂纹常出现;轮隙过大或过小,内移外移跑不了。(2 )【摇枕故障检查七字 诀】钻进车内看旁承,两侧间隙符规定,旁承附近细确认,透出铁粉是裂痕;身体靠近车轴处,探身目视枕中部,材质粗糙疑铁水,断定大部是裂纹;摇枕底部不易检,伏身轴下仰视看,边缘弯角排水孔,透出红锈是裂痕;外侧检查摇枕端,俯身孔内左右看,内部顶角无补加,张口黑线是开焊。钩缓部分车钩是用于编组列车的连挂和传递牵引力与冲击力;缓冲器是缓和或减少列车在牵引或者冲击时所产生的冲击力作用;从板及钩尾框等是传递纵向作用力的零件。车钩缓冲装置具有连挂、牵引和缓冲这三个基本作用。车钩缓冲装置主要由车钩、缓冲器两大部分组成。以钩尾框和钩尾销将两大部分连接在一起,在钩尾框内装有前、后从板和缓冲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