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课程标准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811245 上传时间:2019-07-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艺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茶艺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茶艺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茶艺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茶艺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艺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艺课程标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茶艺课 程 标 准系: 贸易与旅游管理系 专业: 制订时间: 2015年3月 茶艺 课程标准一、 课程说明课程名称:茶艺课程编号: 课程管理系部:贸易与旅游管理系参考学时:36 参考学分:2适用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开发人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紫岩茶庄 游倩二、课程性质和作用(一)课程性质和作用茶艺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36学时,2学分。通过课堂讲解、技能训练、观看影像资料等活动组织教学,采用教、学、练三者结合以练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茶技茶艺、茶风茶俗、茶具茶事等活动。(二)课程理念和设计思路通过茶文化和相关技能的培养、教育和训练,能修炼自身气质

2、,强化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此外在“以茶会友,以茶传情”的氛围中,启发广大学生科学地饮茶、艺术地品茶,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品性和陶冶美好的心灵,更好地为其专业学习和今后的职业发展服务。对酒店服务专长的学生,着重茶艺表演和茶水服务。3、 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项目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茶文化,熟悉茶叶知识,掌握初级的茶艺技能;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修养和欣赏水平。表1课程教学目标专业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社会能力目标1.能进行我国主要茶类的冲泡和品饮2.能向客人介绍茶的起源、发展和相关故事传说3.能够分辨六大茶类4. 能够根据不同的茶叶选择相应的冲泡和品饮茶具5、能够

3、进行席间茶水茶点服务1.具有应变能力2.具有终身学习能力1.具有规则意识2.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气质3.具有团队合作意识4.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四、课程内容与实施建议(一)课程内容表2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参考学时学习情境项目内容专业能力目标学时情境一茶艺 茶叶分类与识别1 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2 茶叶的制作与分类3 名茶的欣赏和相关故事传说4.我国六大茶类代表名茶的赏鉴与品饮1.1掌握茶文化起源和发展的轨迹1.2掌握与茶有关的生活常识和相关故事。1.3掌握不同茶类的制作和加工技术,熟悉不同加工步骤的作用。1.4掌握近年来市场出现的新茶的相关知识。1.5能够讲述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太

4、平猴魁、安溪铁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东方美人、七子饼茶的相关故事1.6 绿茶、白茶的品鉴1.7.红茶的品鉴1.8.黄茶、乌龙茶的品鉴1.9黑茶的品鉴12 茶具分类与组合1.常见茶具的名称和功能介绍2.1掌握常见的饮茶用具的名称及功用,能进行不同品茗环境下的茶具组合3品茗用水与茶保健1.茶叶冲泡对水的要求2.茶的相关保健知识3.1能正确选择品茗的用水3.2能向顾客介绍茶保健知识3常见茶类冲泡技艺1、绿茶的冲泡及品饮2、乌龙茶的冲泡及品饮3、普洱茶的冲泡4.1掌握玻璃杯具绿茶冲泡法4.2掌握台式小壶乌龙点茶法18(三)实施建议1教学建议课程组积极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改革,从茶艺活动和高职学生的

5、认知规律出发,不断改进与丰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完成项目教学的具体任务,寓学于乐。在实施茶艺课程项目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引导自学法、视频教学法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按照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引导学生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学习、问题学习、项目学习,实例引证、实景训教等;有效地使用网络信息、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2教学评价(1)考核内容本课程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具体考核内容是:职业素养的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精神面貌、团队协作等内容,可从学生的课堂与日常行为、职业习惯中获得结果。项目完成情况与能力的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茶理论

6、知识和技能操作能力等,可从期末笔试和每个项目的考核结果中获得。职业能力情况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各项任务的综合概括与实际运用的能力,包括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平时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回报中获得。(2)成绩评定采用平时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本课程的学习进行综合性评价。在教学组织过程中,以教师和学生共同课堂学习表现、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作态度、协作精神、完成结果等进行评定,作为平时过程性考核成绩;课程学习结束时,以口试和技能操作两种形式进行评定并给予期末考核成绩,三部分权重分别为5:5两部分的评分为:课程考核总成绩(百分制)=过程性考核50%+期末考核50%过程性考核成绩(50%)=职

7、业素养10%+项目完成情况90%期末考核成绩(50%)=口试试成绩50%+技能操作50%表3过程性考核成绩评分标准(50%)考核分类考核项目考核要点及标准评价自评(权重0.1)互评(权重0.2)师评(权重0.2)总评过程性考核职业素养学习态度(5分)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课堂及小组讨论发言积极,态度认真;注重个人礼仪学习态度:A.从未缺课、迟到、早退,课堂纪律好;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发言(5) B.偶尔缺课、迟到或早退,课堂纪律较好;比较积极发言(3-4分) C.缺课、迟到或早退次数较多,课堂纪律一般;思维不活跃,发言次数很少(1-2分) D.经常缺课、迟到或早退;思维不开展,不发言(0分)团

8、队合作(5分)积极参与到各项学习活动中去,团队中分工明确;完成项目过程中具有协作精神,积极解决问题合作程度:A.配合协作好(5分) B.基本能协作(3-4分) C.偶尔合作(1-2分) D.不合作(0分)项目训练完成各项目训练的质量(30分)能根据学习进程,完成各项学习和操作任务知识管理能力:A. 学习主动,意识强(25-30分) B. 基本能掌握学所内容(19-24分) C. 能够掌握某部分知识(10-18分) D. 对所学内容知之甚少(0-9)。在各项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10分)在团队中积极承担任务,并按要求完成各项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发挥积极带头作用团队贡献程度:A.对团队贡献程度很大

9、(9-10分) B. 对团队贡献程度教大(7-8分) C. 对团队贡献程度一般(5-6分) D. 对团队贡献程度很差(0-4分)。表4期末综合考核及综合成绩评分标准(50%)考核分类考核项目考核要点及标准评价互评(权重0.1)企业专家评(权重0.2)师评(权重0.2)总评1理论知识(50分)茶艺师职业道德、基础知识、礼仪、接待、茶叶保健服务、茶艺表演、茶故事考核要点:A:熟知茶艺师职业道德、基础知识、相关礼仪、接待以及茶艺表演和服务(40-50分)B:能知晓茶艺师职业道德、基础知识、相关礼仪、接待以及茶艺表演和服务(30-39分)C:基本知晓茶艺师职业道德、基础知识、相关礼仪、接待以及茶艺表演

10、和服务(20-29分)D:不能知晓茶艺师职业道德、基础知识、相关礼仪、接待以及茶艺表演和服务(0-19)技能操作(50分)茶艺师礼仪、接待、茶艺准备、茶艺演示、考核要点:A:操作规范,动作标准,语言流畅。服务既体现标准化有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服务,茶馆设计符合主题要求,熟知各类茶叶保健(40-50分) B:操作比较规范规范,动作标准,语言流畅。服务规范,茶馆,设计符合主题要求,熟知各类茶叶保健(30-39分) C:操作基本规范,茶馆,设计基本符合主题要求,略知某类茶叶保健(20-29分)D:操作不规范,茶馆,设计不符合主题要求,不知道茶叶保健(0-19分)五、教学条件表5教学、场地条件和

11、要求教学场地基本配置/功能实践项目多媒体教室电脑、投影相关理论知识讲授茶艺实训室茶桌、凳子、茶具、茶叶等1、绿茶的冲泡及品饮2、花茶的冲泡及品饮3、乌龙茶的冲泡及品饮4、红茶的冲泡及品饮5、黑茶的冲泡及品饮(二)任课教师条件本课程的任课教师由校内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成。校内专任教师要求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讲师以上职称,有企业挂职经历;企业兼职教师要求有三年以上茶室经营和管理经验,在茶行有良好的声誉和一定的影响力。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校内多媒体教学、课堂情景模拟、讲授法、演示法、引导自学法、视频教学法、企业调研法法等。(三)教材要求1.教材应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实效性的课程设计思想。2.教材内容应以茶室经营管理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职业教育的理念,根据酒茶室经营管理的现代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设置项目教学内容。3.教材实训项目活动设计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六、其他说明1本课程考核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2教学内容及课时作为主要参考,任课教师在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基础上可以根据授课进度适当增加辅助知识丰富教学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