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理解分析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803742 上传时间:2019-07-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建筑理解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绿色建筑理解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绿色建筑理解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绿色建筑理解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绿色建筑理解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建筑理解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建筑理解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色建筑(关键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提高生活质量,与自然和谐共处。)1. 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建造的建筑详细解释: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摘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一:什么是绿色建筑?1: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 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

2、筑、节能环保建筑等。2: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二:绿色建筑内涵-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 ;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绿色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那么来看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主要内容涵盖以下三个方面:(1) 在经济可持续发展

3、方面:(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以环境保护为名取消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发展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基础。但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节约资源和减少废物。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方面的体现。(2)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自然能力相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

4、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因此,可持续发展强调了发展是有限制的,没有限制就没有发展的持续。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样强调环境保护,但不同于以往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对立的做法,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人类发展的源头、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3)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本质是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平是环境保护得以实现的机制和目标。可持续发展指出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可以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也各不相同,但发展的本质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

5、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这就是说,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才是目的。下一世纪人类应该共同追求的是以人为本位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为一个具有强大综合性和交叉性的研究领域,可持续发展涉及到众多的学科,可以有不同重点的展开。例如,生态学家着重从自然方面把握可持续发展,理解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学家着重从经济方面把握可持续发展,理解可持续发展是在保持自然资源质量和其持久供应能力的前提下,使经济增长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社会学家从社会角度把握可持续发展,理解可持续发展是在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

6、容能力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科技工作者则更多地从技术角度把握可持续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理解为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绿色工艺或技术系统。这就是说,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才是目的。下一世纪人类应该共同追求的是以人为本位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同时,绿色建筑又叫生态建筑。 绿色建筑应走出三大误区:一:绿色建筑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绿色并不意味着高价和高成本。比如延安窑洞冬暖夏凉,把它改造成中国式的绿色建筑,造价并不高;新疆有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它的墙壁由当地的石膏和透气性好的秸秆组合而成,保温性很高,再加上非常

7、当地化的屋顶,就是一种典型的乡村绿色建筑。其造价只有800元/平方米,可谓价廉物美。二:住房和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仇保兴说,并不是现代化的、高科技的就是绿色的,要突破这样的认识误区。把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发展道路定位在高端、贵族化,不会取得成功;事实证明把发展道路确定为中国式、普通老百姓式、适用技术式,绿色建筑才能健康发展。以前的智能化就走过弯路,许多智能建筑,停留在保安、音响控制等方面,线路搞得非常复杂,造价也非常高,甚至耗电量居高不下,这不是智能建筑应有的发展道路。信息时代,智能化应 该是多用信息,少用能源。三:绿色建筑不仅局限于新建筑(既有建筑供热系统改进等)“我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做得较好

8、,基本遵循了绿色建筑的标准;但把大量既有建筑改造成绿色建筑的工作推进得不是很顺利,许多既有建筑仍是耗能大户。”业内专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比如,北方地区集中供热的建筑面积是63亿平方米,占全国建筑面积总量的10%多一点,却占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的40%。供热“大锅饭”中,有人是开着窗享受暖气,非常浪费。我国单位面积采暖平均能耗折合标准煤为20公斤/平方米年,为北欧等同纬度条件下建筑采暖能耗的11.5倍。我们需要在既有建筑中引入“集中供暖、分户计量”的概念,需要改革在我国实行了数十年的“单位包费、福利供热”的供暖体制。 据仇保兴介绍,既有建筑现在从楼上到楼下都是一条管道供热,是串联式的,每一户装一

9、只计热表,不可行。现在技术上已经有所突破,引进欧洲的先进技术,在每个散热片上装一 绿色建筑个计量表,成本低,非常适合中国的计量改造。这使得供热也像供水、供电一样,是严格计量的,是可以调控的。据估算,在北方地区,如果房间里供热是可以调节的,不用开窗,就可以节约15%的能耗;如果是可计量的,主人出差或者上班时把暖气关掉,回来以后再开,就可以节约30%的能耗。30%的能耗意味着北京市冬季采暖节省500万吨煤,就相当于减排1000万吨的二氧化碳气体。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也是一个艰巨的节能减排目标,需要加大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

10、建筑。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六大指标:1)节地与室外环境;-2)节能与能源利用;-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室内环境质量;6)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各大指标中的具体指标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类。其中,控制项为评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款;优选项主要指实现难度较大、指标要求较高的项目。对同一对象,可根据需要和可能分别提出对应于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指标要求。按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其中两项指标是室内和室外环境的质量:空间舒适度,绿化等方面。做的好的建筑,空间当然应该舒适。这也算绿色建筑的一个指标。绿色建筑

11、的评价标准有点像建筑规范,一般做的比较好的建筑都会考虑这些内容。例如:对于住宅建筑:4.1.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4.1.3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低层不高于43 m2、多层不高于28 m2、中高层不高于24 m2、高层不高于15 m2。-这是节地方面的。2: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lm2。-室外环境绿化方面。4.1.9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配建,合理采用综合建筑并与周边地区共享。4.1.10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3:住区风环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舒适及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通风方面的。4:4.1.17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4

12、.1.18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4.2节能与能源利用4.2.4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建筑体形、朝向、楼距和窗墙面积比,使住宅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并根据需要设遮阳设施。这里面的一些东西在基本的建筑规范中也有涉及。只是目前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尚停留在概念阶段。建筑做好了都算绿色建筑。从我们的竞赛思路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最终回归到绿色建筑:第一:我们做的偏改造,改造本身就是绿色建筑的表现-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节约了能源。根据可持续发展里面的里面,对环境最好的保护就是零建造。-所以,如果我们能把这次改造做好,对绿色建筑的意义重大。新城

13、市的重建和开发都会浪费大量能源。第二:做水上商店,充分利用开发了水的“第三价值”,以此来带动商业发展,并形成良好的城市经济循环,对于城市的活力和经济效应具有积极意义。水上商业进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对河流产生污染,这个要考虑如何从环保的角度解决的一个问题。第三:在接下来的思路发展进程中。可以就节地,通风,采光等问题进行考虑。节地方面探戈之前做的那个工作室改造,根据人对三维空间的体积需要来划分空间也算是一种很好的节地方式。对通风采光问题的考虑更像是方案深化阶段,快出形体的时候综合一起讨论的问题。到时候可以对这些问题做一些考虑,做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通风采光问题,有一些建筑环境分析软件,到时候看能不能

14、学会。比如:日照分析软件,风能利用分析等。了解了上面以后,我们再来看任务书:评审标准:1) 设计的质量2) 想法的独创性3) 对文化 / 环境文脉的回应4) 与城市的融合性5) 可持续性概念(可替代能源、太阳能、污染中和概念、先进的材料等相关的想法)前面四项,我们的设计应该都会有所针对性。至于第五项,(新材料新能源,这个东西我觉得他们也只是提供一个平台在这里,寄希望于有人去推动这个东西,其实这些东西目前都在发展好和研究中,并不是建筑师能解决。很多工程师都在努力。目前绿色建筑仍然更偏向于一种建筑理念。至于太阳能,一般建筑中都会使用到现有的太阳能技术。如果我们能够对太阳能或其他能源提出更高效利用的方式,当然是好的。对城市和建筑的发展都有利。但限于技术,我们的技术水平实际上很难在新材料和新能源以及太阳能的利用上提出新的东西,如果能提出来可能就不仅仅是竞赛获奖的问题了。目前,整个社会都在提这个。我觉得我们可以把前四项做好,结合自然通风采光,节地,节材等因素,把这些做好了,那么绿色建筑这个理念就做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