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中国古代的师德规范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8031 上传时间:2017-05-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中国古代的师德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年整理]中国古代的师德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年整理]中国古代的师德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年整理]中国古代的师德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年整理]中国古代的师德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中国古代的师德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中国古代的师德规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的师德规范什么是教育?“上所施,下所效也 ”,叫“教” ;“养子使作善也”,叫“育” 。这两句话合起来就是关于教育本质的核心观点。如果从师德的角度来考察教育,则“ 上所施,下所效也”就明确地告诉我们教育者要有自己的职业原则,或者说要有德,即教育要通过“ 身教”来完成知识和“善”的传达, 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们不敢忘却。为此,特刊发一篇关于古代师德规范的文章,和广大读者共同重温古人的智慧。编者中华民族自古尊师重教,并将这一传统视为社会文明进步之基。教师不仅是授业的经师,更要做传道的人师,其道德操守、行为举止,向来受到严格的约束。“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 ,然后道尊;

2、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礼记 学记)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师道尊严” 。社会重视教育,尊重教师,首先是由于教师德高身正,严于自律,所以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修身养德,致知力行,方能做好教育工作,赢得社会尊重。这个简单的道理,直到今天,仍 值得我们作深入的思考。最早的师德标准古之学者必有师。上古时代,很早就出现了教师这一职业。但那时的教师是什么样,其风范若何,由于无文献记载,后人已很难稽考。传说尧帝和舜帝在位的时候,曾经任命契这个人作“司徒” 。“司徒”这个称谓,后来演变为一种官职,推其本义,就是管理和教育学生的意思,也就是现在的教师。尧舜为什么要任命一个“ 司徒”呢?因为当时“百姓不亲 ,五品

3、不逊”-社会风气不正、天下大乱,这是很严重的问题,所以要找个人出来管一管,怎么管?当时的说法是-“敬敷五教”。“敬敷五教”在中国教育史和文化史上是一个很重要、很值得研讨的命题。首先,这里面提出了实施教育的目的,即“ 五教”。“五教” 是针对五种主要的社会人际关系来实施教育。古人认为,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是构成社会最重要的五种人际关系,称为“ 五伦”。“五伦”是自然而然的,既是人的天性,又是自然的规律。顺应着人的天性可以建构起社会伦理基础,遵循着自然的规律可以建立起社会道德标准,这既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文明社会的开端、和谐社会的基础。后来孟子又进一步将“ 五教”表述为“父子有亲、君臣

4、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使之成为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亦成为数千年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中国教育的源头活水是做人教育,而非知识传授。古代圣贤相信,只有教育学生学会理解和处理好这五种社会人际关系,学会做人,才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实现个人人生幸福、家庭美满、事业成功,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其次, “敬”、 “敷” 两字也 值得回味。“敬”是 对教育者职业态度的要求,“ 圣贤进德修业,不离一敬”。“敬” 的反义词是“肆”,就是随意、放任、不负责任的意思,就是无法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 敷”是传播、流布的意思,教师要传经布道,不仅自己懂得做人的道理,还

5、要有以天下为己任、兼爱他人和诲人不倦的精神。按照这样的标准,尧舜最终选用契作了司徒,承担起育人的重任。契是商代的祖先,曾经协助大禹治水,表现出了很高的才能。但作为教师,仅有高人一筹的才能是不够的。关于契,列女传称“ 契之性聪明而仁,能育其教,卒致其名”。可见契的成就主要不是因 为他治理过水灾,而在于他“ 能育其教”-在教育方面做出重大贡献,因而为当时和后世的人们所纪念。契的秉性是“聪明而仁” ,“聪明” 是天赋,是见识;“仁”是爱心,是品格。二者兼具,故能担负起育人的责任,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或者叫做“德才兼备” 。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去做教师。契这个人,恐怕是我们中

6、华民族的祖先为后世树立起来的第一个师表风范,他身上体现出的“聪明而仁” 的秉性,也可视为我国最早的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春秋战国时期,又是一个天下扰攘、充满纷争的年代,于是有百家诸子并起,为乱世开太平药方。诸子其实都是职业教师,私人讲学,坐而论道,各有一班学生相追随。诸子虽然不是别人任命出来的教师,但也应是循循善诱、谙通育人之道的教育家,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生徒前来追随呢?是故在他们的著作中,也保存下来许多有关教育和教师的论述,虽吉光片羽,却弥足珍贵,其中很多经典的词语,被直接引用到后世制定的师德规范中。孔子是被尊崇为“ 万古师表” 的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 礼、 乐,弟子弥众,

7、至自 远方,莫不授 业。”(孔子世家)孔子退居家中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他大概没想过到处去张贴招生广告,结果还是引来了四面八方的大批学子向他问学。对此,可用孔子自己的话作一解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是知行合一的,他的教育主张来源于他的教育实践,“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论语子路)如果教师不能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又怎么能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呢?孔子教导学生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自己也是这么去做的。对此,孔子的学生子 贡评价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在他的学生眼中,“仁且智”是孔夫子身上体 现 出来的鲜明特点,也是孔子被后人看作圣人的主

8、要原因,这与前面谈到的契的“聪明而仁”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可不可以说-“仁且智” ,是古代中国对于教育者人格境界和师表风范的最高追求?朱熹手订白鹿洞教条南宋淳熙六年(1179 年),刚刚出任南康军(今江西九江星子县)郡守不久的大教育家朱熹,决定在庐山东麓的白鹿洞创办书院。在这里,他亲手制订了著名的白鹿洞教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立教之目。 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序,亦有五焉,具列如左:博学之。审问之。 谨思之。明辨之。 笃行之。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 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具

9、列如左:言忠信。行 笃敬。 惩忿窒欲。迁善改 过。右修身之要。正其谊,不 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右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 己。右接物之要。这是中国教育史上值得特别纪念的一件大事。由于朱熹的提倡和努力,白鹿洞书院不但在其后数百年间弦歌不辍,发展成为“ 天下书院之首”,“ 代表了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胡适),并开启了近千年来古代书院的教育传统。朱熹手订的这则白鹿洞教条,更是被历代教育家作为师德信条而奉持不渝。例如明代大学者、教育家王阳明就曾说过:“夫为学之方,白鹿之 规尽矣”。“白鹿洞教条”既是学生求知 问学的条规,也是教师从事教育的规范,两者是统一的。 对此,

10、朱熹解 释说:“ 熹窃 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辞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这就是 说,在教育实践中,教与学是统一的,古往今来教育的宗旨只有一个:就是要实行做人教育,而不是将教育视为追求个人功利的手段。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古今历史上真正的教育家都是反对功利主义教育的。“白鹿洞教条”系统 梳理了古代先贤,尤其是先秦儒家关于教育问题的经典论述:首先,明确孟子提出的“五教” 主张即是教育的宗旨,“学者学此而已” 。其次,将孔子中庸中提出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教

11、书育人的门径。并且强调说,前面四者,是为了穷理致知,属于认识的范畴,后面的“ 笃行”则是实践。朱熹一向认为,中庸是孔子“ 传授心法”之作,其中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教育命题,值得终身品味。此后,王阳明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致知力行 ”、“知行合一”的主张,这些见解和主张,对于我们纠正当前教育工作的偏失,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其后列出的“ 修身之要” 、“处事之要”、“接物之要”,都是“ 笃行之事”,皆属实践范畴。朱熹认为,人的 认识不能脱离实践,实践能提升人的认识,“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这个循环反复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对于教育者自身而言,更应以此作为“规 矩禁防” ,在此过程中不

12、断修身进德,“ 是以君子心廓然大公,其视天下无一物非吾心之当 爱,无一事非吾职之所当为。虽势在匹夫之贱,而所以尧舜其君、尧舜其民者,亦未尝不在吾之分内也。”这是我国古代关于师德规范最完整、最清晰的一次论述。明清书院的师德规范朱熹以后,他的 门人程端蒙和程的友人董株根据白鹿洞教条制订了一个既能为书院学生所应用又能对师长有所借鉴的程董二先生学则。这个学则和白鹿洞教条一样,为明清两代的书院和官学普遍采用。顺带说一下,古代书院和学校的“学则”,其称不一,又叫“教条” 、“学则”、 “轨 范”、“ 揭示”、“规训” 、“戒勉”等,实际所指都是相同或相近的,其内容对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学校全体成员都有约束

13、作用。之所以对教师和学生不作分别的要求,依据的是易经上的一句话:“君子以朋友讲习” 。也就是说,在古代的学府里,师生之间应是朋友的关系,其主要教学(讲习)形式,即所谓“朋友聚会一番,精神收 敛一番,讲论一番,道理开发一番”,这对于以做人教育 为主的书院来说,更是如此。相对于白鹿洞教条的微言大义,程董二先生学则则具体到了书院师生的日常起居和行为规范。如“居处必恭” 、“步立必正” 、“视听必端”、“ 言语必谨” 、“容貌必庄”、“衣冠必整” 、“饮食必节” 、“出入必省”、 “读书必专” 等,其好 处是便于操作执行和监督,但未免琐细,流于形式,容易使人舍本逐末。所以朱熹在审定时似乎对此不以为然,

14、以为这是“古人小学之遗意” ,用来 约束一下孩童还差不多,如果用来规范成年人,就不免过于浅陋了。明清两代,沿 袭宋代书院讲学风气,天下才俊依聚山林,励志清修,“濂洛诸儒此集成,虚堂遥应四山鸣”,书院教育遂有了较大的发展,渐渐成为当时教育的主流。对于化育人才、砥砺气节、涵泳风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明清书院普遍重视学子修身进德,因此,选聘师长,最看重的一条就是道德操守。清代学者戴震说:“讲学砥节,相 语以道德,相勖以恭行。自宋以来,书院之立,咸若是。” 可见,如果不是德高望重的 硕儒,是很难成为书院士子们的人生导师的。清代豫南书院对于教师师德订有四条规范:其一,敦德行以端本原也;其二,勤研讨以践实学

15、也;其三,重师友以求夹持也;其四,谨交游以遵礼法也。其中第三条,还特别要求教师能够与学生“ 同堂共学,朝夕追随,赏奇析疑,互征心得”,强调教师 与学生要在一起互动交流,自由探究学问,教学相长,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亦名教中活泼泼地也”。群玉书院中专门设有“亲师斋” ,其 铭曰:“主善为师德业所资,狎而敬之,畏而 爱之,亦趋亦步,朝斯夕斯,熏陶既久,其益无涯。”教师要抱一颗慈爱之心,使不听话的孩子能够敬重你,胆怯的孩子能够喜欢你,一天到晚都愿意追随你、亲近你。用你高尚的人格长时间地熏陶滋养着孩子们,将会使他们终生受到教益。这样的师德标准,即使放到今天来看,也是令人向往不已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