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法1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803080 上传时间:2019-07-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法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法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法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法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法 1、 当劳动报酬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与侵权者协商;找劳动人事部门裁处;找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向新闻媒体求助;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上诉人民法院。 2、 当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及时制止侵权者的侵权行为;向有关部门申诉;向新闻媒体求助;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上诉人民法院。 3、 当自己遇到有人落水时怎么办?一边大声呼救,一边找救人工具,也可以立即报警。 4、 当名誉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与侵权人交涉,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指出这是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要求其公开赔礼道歉,消除不良影响,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上诉人民法院,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

2、5、 当同学取你绰号怎么办?告诫取你绰号的同学,这种行为是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要求其停止侵害,并公开赔礼道歉;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 6、 当高年级的学生打你时怎么办?报告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学校解决问题;告诉家长,让父母找高年级同学的家长,在家长们的协商下给予解决;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以及向人民法院起诉,以讨回公道,获得赔偿,捍卫权益。 7、 当父母擅自拆看子女的信件时,你如何评价这件事?又会如何处理这件事?(老师拆看学生的信件) 评价:这是不合法的。因为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父母在没有

3、得到子女同意的前提下私自拆看其信件是侵犯其通信秘密的行为。父母了解、关心子女应该与子女进行沟通与交流,而不能通过偷看子女的信件来掌握其思想和行为。处理方法:首先我会主动与父母沟通,说明他们的这一行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同时也是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相信父母会理解我、尊重我的。如果父母固执己见的话,我可以求助于老师(校长),甚至找有关部门帮助解决。 8、当父母擅自翻阅子女日记时,你如何评价这件事?又会如何处理这件事?(老师翻阅学生的日记等)评价: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犯。子女并非父母的附属物,其人格独立,子女的日记是个人隐私的一部

4、分,父母也应当尊重子女的隐私,要树立隐私意识,明确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破除传统文化中宣扬人格依附的旧观念。(方法见上题。) 9、 人身自由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与侵权人交涉,指出这是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行为;求助于新闻媒体;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上诉人民法院,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0、当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寻求学校老师的帮肋;寻求当地村干部(居委会)的帮助;寻求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寻求妇联的帮助;向新闻媒体求助;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上诉人民法院。 11、当财产继承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找村委会或居委会调解;向当地的妇联或有关政府部门申诉;向新闻媒体求助;聘请律师或找

5、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上诉人民法院。 12、当财产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怎么办?互相协商解决;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上诉人民法院。 13、当遇到违法的行政处罚时怎么办?向上级行政机关申诉;求助于新闻媒体;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上诉人民法院。 14、当智力成果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与侵权人当面协商解决;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5、当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怎么办?与经营者协商解决;打“96315”或“12315”,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新闻媒体求助;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上诉人民法

6、院。 16、如果当自己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几个小痞子拦住搜身,并抢去身上仅有的10元钱。这几个小痞子还要你笫二天带30元钱来,否则就要收拾你。1请你想一想故事发展的可能性:你可能会采取哪些行动?试一试你能想到几种,请将你所想到的所有方法都写出来。忍气吞声,自认倒霉,第二天把钱带来;纠集社会上的不良青年进行报复;去敲诈小学生,搞到钱后给他们;向老师家长反映,或向学校领导求助;打“110”报警,或直接向公安部门报案;在被敲诈时,实施正当防卫。2任选你想到的一种可能性,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该行为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笫一种,这种做法是错的,因为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不能忍气吞声,要

7、用法律武器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如:笫五种,这种做法正确,因为当公民的合法财产受到非法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自行报复,而应当及时寻求法律援助,运用法律武器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 17、关于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启示: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自行报复,要拿起法律武器,依法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必要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讨还公道。 18、亲爱的同学,通过你的努力学习,相信你在权利义务观方面已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希望你能创作一张8开的法律知识手抄报,让大家与你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办报要求:请你收集发生在身边的案例,结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中的法律知识,完成以下

8、内容: 为你的手抄报命一个报名:如法律与我们同行、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我们的守护神、少年与法等。 如果本报的主题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请你写出办报的目的。如为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素质,从现在起,学法、知法、守法,让青少年认识到学法、知法、守法的重要性,增强权利义务观念,提高未成年人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做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列举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案例并进行简单的叙述,运用本册中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科学的分析。 案例叙述:小张是市某校的一名初二学生,因成绩差,经常受到父母的毒打,后来父母责令其放弃学业,到一家工厂上班。老板叫他和其他几个未满16周岁的孩子每天从早上

9、6时干到晚上6时(除中午吃饭休息1小时外),如此长时间的劳动,使他们正在发育的身体受到摧残,心理和精神被扭曲。 案例分析:小张父母的行为违反了义务教育法中的规定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规定,工厂老板的行为违反了社会保护的规定和劳动法中关于我国最低就业年龄为16周岁的规定,属于雇佣童工的行为,他们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都侵害了小张的生命健康权和受教育权。 (主题探究:黑板报、法制长廊、模拟法庭、辩论会、维权手册、主题班会、调查报告、法制讲座) 19、维权方法:与侵权人协商(沟通与交流);向他人(父母、老师、学校领导、长辈等)求助;向当地村(居委会)干部求助;向妇联求助;向消费者协会求助;向有关部门求助

10、;向新闻媒体求助;聘请律师或向法律援助中心求助;打“110”报警或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上诉人民法院。请仲裁机构仲裁。(仲裁消费、劳动;报警犯罪;妇联未成年人;人格尊严赔偿精神损失。) 20、对待不公平现象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当不公平的情况发生时,我们应增强维权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当不公平的情况发生在他人身上时,我们要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1、怎样才能做到公平合作?为了更好的合作,我们需要承担自己应该做的,决不能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否则对其他人不公平。只有做了我

11、们该做的,才能获取自己该得的。当我们在付出的时候,同时也在收获着别人的付出。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有助于我们顺利地融入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 22、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益者给予声援和救助。当然,我们是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匡扶正义。 23、请你从执法者(国家)、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角度来谈谈如何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执法者:要加大打出力度,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严厉制裁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 经营者:树立质量意识,增强诚信意识,培养法制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社会力量:应致力于培养健康的商业环境,如加强新闻媒体和群众组织的监督力度; 消费者:要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选择合理的消费行为;要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以及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满意请采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