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氧化铝赤泥处置方式浅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8010 上传时间:2017-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氧化铝赤泥处置方式浅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氧化铝赤泥处置方式浅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氧化铝赤泥处置方式浅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氧化铝赤泥处置方式浅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氧化铝赤泥处置方式浅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氧化铝赤泥处置方式浅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氧化铝赤泥处置方式浅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氧化铝赤泥处置方式浅谈更新时间:2011-09-01 14:01:03来源 : 工业 360核心提示:摘要:介绍了氧化铝厂生产过程中,赤泥产生量、赤泥成份及目前赤泥的堆放和利用方式,提出了几种赤泥利用方式。如利用拜耳法氧化铝生产产生的赤泥和工业盐酸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粉状铝酸钙,制备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利用赤泥代替石灰石用作燃煤固硫剂。对赤泥中的稀土成份进行回收,再将赤泥进行整体利用,是控制赤泥对地下水环境的碱污染和防止赤泥堆放占用大量土地的最佳措施。1 赤泥产生量及成份11 赤泥产生量赤泥是用碱从铝土矿中提取氧化铝后的固体残渣,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矿石品

2、位及生产方法的不同,生产单位产品氧化铝产生的赤泥量变化很大,如以铝土矿为原料生产 1t 氧化铝要产出数百公斤到 1t 多赤泥(干) ,而以霞石为原料生产 It 氧化铝产生的赤泥(干) 却高达 7t 左右。目前我国氧化铝厂均是以铝土矿为原料,1998 2003 年我国 6 家冶金级氧化铝生产企业的赤泥排放系数统计数据见表 l。生产 lt 氧化铝的干赤泥产生量在 O.721.76t 之间,全国平均值为 0.98tt AO12 赤泥及其附液主要成份赤泥主要组份是 Si02、CaO、 Fe203、A1203、Na20、TiO2 、K2O 等,此外还含灼减成份和微量其它有色金属等。由于铝土矿成份和生产工

3、艺的不同,赤泥的成份变化很大。我国铝矿以一水硬铝石为主,采用烧结法及联合法工艺生产,赤泥中氧化铝残存量不高,氧化硅和氧化钙较高,氧化铁含量除中铝公司、广西分公司外均很低(因矿石中原始含量低) 。国外铝矿主要是三水铝石和一水软铝石,生产工艺以拜耳法为主,赤泥成份的特点是氧化铝残存量和氧化铁含量很高,钙含量较低。我国中铝公司 6 大氧化铝厂赤泥成份见表 2,国外部分氧化铝厂赤泥成份见表 3。除表 2 和表 3 的主要成份外,赤泥中还含有丰富的稀土元素和微量放射性元素,如铼、镓、钇、钪、钽、铌、铀、钍和镧系元素等。赤泥主要成份不属对环境有特别危害的物质,赤泥对环境的危害因素主要是其含 Na20 的附

4、液。附液含碱 23gLPH 值可达 1314。赤泥附液主要成份是 K、Na 、 Ca、Mg、A1、OH-、F- 、C1-、S042- 等多种成份,pH 值在1314 之间,赤泥对环境的污染以碱污染为主,赤泥附液较典型成份见表 4。2 赤泥输送和堆放方式在赤泥还不能大量利用而必须堆存的情况下,需建设赤泥堆场使赤泥集中堆放。赤泥堆场曾有 4 种类型,即平地高台型、沟谷型、人工凹地型和排海型。前三种方式为陆地堆存,而靠海的氧化铝厂曾采取向海底排放赤泥的方式,如法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氧化铝厂都采用过此种方法。陆地堆存一直是处理大量赤泥的主要方法,陆地堆存有两种方式,即湿式堆存和干式堆存。我

5、国每家氧化铝厂都有自己专用的氧化铝堆放场,堆场形式包括沟谷型(如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赤泥堆场和中州分公司烧结法赤泥堆场) ,平地高台型(如山西分公司湿法赤泥堆场及广西分公司干法赤泥堆场) 和人工凹地型 (如利用石灰石采坑作堆场的山东分公司第二赤泥堆场)。湿式堆存是较为传统的赤泥堆存方式,是将赤泥及附液以 30 40 的液固比(固体含量为 20一 25左右) 用隔膜泵和管道由氧化铝厂送到赤泥堆场,附液经澄清后返回氧化铝厂。即赤泥经多次洗涤,由沉降槽沉降分离并进一步脱水得到赤泥滤饼,经加水稀释后,由隔膜泵或活塞泵经管道送到赤泥堆场,赤泥浆由排放口排入赤泥库内,浆体中的泥粒子借重力自然沉降分离,湿法赤

6、泥堆场采用回水塔收集澄清附液。回水塔的不同高度上开有若干入水口,含碱的上层附液通过回水口收集后送至回水泵房。随赤泥固体面上升,用木楔将不用的入水口塞住,防止赤泥进入回水塔。约 80左右的附液可通过回水系统返回氧化铝厂回收利用。干式堆存的赤泥附液约为湿法的 15 ,该技术最早由德国学者提出,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由德国联合铝业公司及美国铝业公司澳大利亚分公司最先开发利用,逐渐为世界各地氧化铝厂采用,我国自 90 年代由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 当时的平果铝厂)首先采用。干式堆存的流程是:多次洗涤后经沉降槽分离的赤泥浆固体含量在30 40左右,再经进一步脱水,使固体含量提高到 55左右

7、,赤泥滤饼经机械强力搅拌,使其动力粘滞数由 lOOPaS 左右降至 lOPaS 以下,用 隔膜泵或油隔离泥浆泵经管道送到赤泥堆场。进入干式赤泥堆场的 60的赤泥附液将蒸发而不能回收,赤泥堆上部无长期积水,在堆场内一部份(约 60) 由于表面蒸发而损失。另一部分通过底部砂石排水层疏排进入附液收集系统。从赤泥分离的附液和堆场内的雨水经收集系统收集后,由泵经回水管网送回氧化铝厂利用。赤泥逐渐干化,自身稳定性增强,不会发生赤泥附液流失污染环境,是目前处理拜耳法赤泥的较好方法。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趋重视,近年来,国外已有氧化铝厂将赤泥由管道输送到堆场附近,经压滤系统进一步过滤,使赤泥固体含量达到 75左

8、右,再用皮带机或卡车等送入堆场。这样处理的优点是赤泥可堆放于平地和山坡,赤泥压实后渗透性很弱,赤泥底部不需要采取特殊的防渗措施,而且有效减少占地,利于场区及周围的环境美化。国外一些近海岸建设的氧化铝厂,如澳大利亚昆士兰氧化铝厂和西澳一些近海岸建设的氧化铝厂,利用靠海的优势,用海水对赤泥进行洗涤,将赤泥含水的 pH 降到 lO 以内再进行堆放,可相应减少赤泥堆场建设(防渗) 费用。3 赤泥的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一个氧化铝厂每年要排出几十到数百万 t 的赤泥(干量),赤泥浆庞大的体积和腐蚀性是赤泥堆放的难题,赤泥堆放造成的环境影响除占用大量土地外,其附液中的碱和硫酸盐下渗还可能对地下水和土壤产生污染

9、,改变土壤的性质和结构,造成大面积的土壤盐碱化,使土壤板结。在土地资源日趋匮乏的今天,赤泥堆场场址的寻找也是氧化铝厂的一大难题。如中铝河南分公司自 1957 年建成投产以来,已累计排放赤泥约 3 000 万 t,已使用的有郑家沟堆场、西涧沟堆场、长岗堆场、第四堆场,现每年排放赤泥 200 余万 t,目前使用的第四堆场将很快到期,氧化铝厂附近已无可利用的场地。加快赤泥的综合利用、减少赤泥堆存己成为我国氧化铝工业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治理赤泥危害最有效的方法是赤泥的综合利用。对赤泥的综合利用,目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取赤泥中的有用组分,回收有价金属;二是将赤泥作为大宗材料的原料,

10、整体加以综合利用。而提取赤泥中的有价金属再进行整体利用,应是赤泥利用的根本方向。目前我国赤泥投入工业运用的是以赤泥的整体利用为主,但已开展了许多从赤泥中提取金属元素的研究。目前我国赤泥已有的工业运用和开展的研究较多,有的研究已进入了小规模的生产、运用阶段。3.1 赤泥的综合利用方法(1)作建材原料利用我国将赤泥作为原料生产硅酸盐水泥已有 40 余年的历史。20 世纪 60 年代分别在郑州铝厂和山东铝厂(现力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和山东分公司) 配套建设了水泥厂,目的是将赤泥作为水泥生产原料之一,减少或防止赤泥排放,该利用措施确实在两厂得以实施。但由于赤泥本身所具有的碱含量偏高等特点,难以符合水泥生

11、产所要求的低碱特性,使其为原料的水泥生产方式受到了限制,赤泥配比仅在 25左右。山东铝厂水泥一直坚持赤泥的利用,20 世纪 90 年代进行了赤泥脱碱生产高标号水泥的研究,以降低赤泥含碱,增加配比。近年对烧结法赤泥的利用在 45 万 ta 左右。水泥分厂长期累计利用赤泥 2 000 多万t,到目前为止是综合利用赤泥量最大的方式。赤泥作烧结空心砖等建筑材料的原料也进行了研究和运用,目前已有赤泥砖等墙体材料的生产和运用,若得到推广,也将是赤泥利用的主要方向。赤泥的放射性比活度较高,226Ra、232Th 和 40K 平均值分别为 447、705和 153 Bqkg ,对山东省 7 种掺工业废渣新型墙

12、体材料中的天然放射性物质含量及其分布特点进行的随机调查表明,天然放射性水平国高到低依次为赤淀砖炉渣砌块粉煤灰砌块(砖)煤矸石砖、板材石膏砌块。不同赤泥的放射性比活度变化较大,其中 Th 的变化系数( 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 )为 118,做建材原料时,对赤泥应进行选择性的利用。(2)赤泥硅钙复合肥料利用赤泥生产硅钙复合肥料的生产线已经投产。该产品利用赤泥中的活化硅改善农田土壤,能够起到促进农产品生长,大幅度提高产量的目的。已在我国六省市进行了大面积施肥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生产徽孔硅酸钙绝热制品微孔硅酸钙绝热制品是日本最早研究的新一代保温材料,节能效果明显,对热力输送管网具有施工方便、费用

13、低、保温良好的综合效果。由山东铝业自主研发的利用 30赤泥代替硅藻土的产品具有高强、优质、成本低的特点,可达到降耗增效与综合利用的目的,该产品已投入工业生产,市场需求良好。(4)拜耳法赤泥高强固化与道路成型工艺综合技术研究与运用作为广西自治区重点科技研究项目之一,通过碱稳定、离子交换、赤泥活化、压力成型等综合固化技术,修建赤泥基层道路及新型赤泥砼道路面层。平果铝业公司和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已采用该技术,研制了国内第一条赤泥基层道路及新型赤泥混凝土道路面层。已完成了 800m 赤泥道路基层与 300m 赤泥混凝土面层的工业 试验及 5km 的扩大工业试验,经近 1 年的太阳暴晒、雨水冲刷、大吨位车辆

14、不均衡行车考验,运行良好,满足了高等级公路工程设计要求,推广应用前景广阔。除以上实际利用方式外,赤泥利用还有很多,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如将适当量的赤泥施入酸性土壤,利用赤泥具有较强碱性的特点对酸性土壤进行改进,该方法已在一些酸性矿山应用。(5)利用赤泥生产聚合氯化铝铁聚合氯化铝铁是一种新型高效铝铁复合絮凝剂,该絮凝剂既有聚合铝盐基度高、对原水适应性强的特点,又有聚合铁密度大、絮体沉降快的优点。在水处理行业应用广泛。赤泥中含有残余的铝、铁成分,利用其生产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可使赤泥得到合理的利用。利用赤泥中的残余的铝、铁制备一定铝铁比例的聚合氯化铝铁。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将经过处理的赤泥与一定浓

15、度的工业盐酸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制备铝铁的碱式盐,然后加入粉状铝酸钙调节产品的盐基度和铝铁含量。得到一定碱化度和铝铁比的聚合氯化铝铁。将赤泥烘干后于马弗炉中在 750下焙烧 3h,研磨过 120 目筛。在常压下,将 100 g 赤泥和 500 mL 质量分数为 22的工业盐酸加入带有回流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在 95下反应 3 h 后。再加入 50 g 铝酸钙。在 95下继续反应 4 h 后。停止加热,陈化 24 h 后得到深红棕色液体。用拜耳法赤泥与工业盐酸反应,生产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试验证明此工艺路线可行。赤泥制备聚合氯化铝铁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在 100 g 赤泥( 干基) 中加入 22的工

16、业盐酸500 mL 和适量水,在 95条件下反应 3 h。再加入铝酸钙调节盐基度和铝铁含量比在95 条件下继续反应 4h,制备出聚合氯化铝铁。产物用于废水处理,其絮凝性能优于PAC。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高效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对造纸 废水的絮凝试验表面,对COD、浊度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 8502 、9635、67。(6)利用赤泥代替石灰石用作燃煤固硫剂赤泥是由铝土矿制造氧化铝过程中产出的工业废渣,含有丰富的 CaO。早期的研究表明,赤泥同石灰石一样,具有一定的脱硫性能。我国的赤泥资源比较丰富,但目前这些赤泥多被堆放,如果作为固硫剂使用,可以使两种对环境十分有害的废弃物得以中和,特别是含碱赤泥,原有的碱性及水硬性得以减弱或消除,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实验条件下,赤泥的钙利用率比石灰石的高,较石灰石具有更好的固硫性能且在850950温度范围内,赤泥对温度不太敏感,因此,赤泥可以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脱硫剂,起到以废治废的效果。赤泥比石灰石含有较多的 F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