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图案》听后感.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793167 上传时间:2019-07-0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评课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图案》听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评课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图案》听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评课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图案》听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课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图案》听后感.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评课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图案听后感今天观摩大班活动有趣的图案后,对本次活动有了一点点感想。执教本次活动是我们幼儿园的一名青年老师。有趣的图案是一个对“对称”含义理解的活动,而“对称”的物体、图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告诉幼儿“对称”的条件,幼儿能容易找到,但是这种方法回到了原来的“灌输、传授”式,幼儿在活动中永远是处于被动者。所以如何让幼儿主动学,乐意去寻找发现,这是活动设计的关键。纵观执教者的目标制定1、通过猜猜、做做、找找等形式,发现并理解物体的对称性。2、体验自己动手发现的乐趣,培养对科学活动探索的兴趣。活动的目标实而在,不空不广也不难,并已在过程中很好的体现,特别是“发现物体的对称性”

2、我觉得非常好,都是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而得到的正确答案,是一种主动学习的反映。第一环节:出示半只蝴蝶,让幼儿猜猜。这个环节我觉得很好,“猜”是起因,“找”才是关键,但是教师在一个部分没能好好的处理到位。如果能让幼儿快乐的去猜蝴蝶背后的另一半,寻找他们的异同点,而教师不要去做肯定或否定,那幼儿的兴趣则会更加融,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第二环节:折图形。这个环节教师也处理的过于简单,就是一味的让幼儿去折图形,就让幼儿自己在那边自己动手折纸,那折纸的环节究竟要达到什么目标呢?幼儿则盲目无知,这样就产生了无效的环节。如果敬爱欧式在幼儿的猜测后,接下来教师再提供材料,鼓励幼儿去探索,让幼儿再去找找

3、各种图形的不同点与相同点,让幼儿在自己动手的探索中发现了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找到了“对称”的特性:颜色、形状、大小、图案相同,但是方向是相对的。如果像以上方法处理会更好,也不至于让幼儿产生了误解:一摸一样的东西就是对称,复制的东西也是对称了。第三环节:找朋友。这个环节就是让幼儿寻找身边的对称物体,从而巩固幼儿对对称的认识。出发点很好,但是在寻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脱离了幼儿的实践生活环境,使有些东西变得抽象化,幼儿不容易理解和感受。如果出现的都是和幼儿兮兮相关的物体,贴近幼儿平时的生活,那就好容易多了。还有教师在这样的环节中要正面引导,千万不要出现一些误导幼儿的事情。聆听是一种收获,反思是一种成长。在一次次的聆听中,有了我们一次次的思索,也有了一次次的积累。只有在仔细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或者是接近有效完美的教学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