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初中生心理特征和学习动机调查分析及其策略.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788420 上传时间:2019-07-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区初中生心理特征和学习动机调查分析及其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区初中生心理特征和学习动机调查分析及其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区初中生心理特征和学习动机调查分析及其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区初中生心理特征和学习动机调查分析及其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区初中生心理特征和学习动机调查分析及其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区初中生心理特征和学习动机调查分析及其策略.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区初中生心理特征和学习动机调查分析及其策略内容摘要我校地处山区 ,相对城区来说,家庭子女较多,条件艰苦,经济落后,信息闭塞,教学设施落后,由于受传统的教育体制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较少也无力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忽视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学习动机的培养,在学校教育中,教法陈旧单一,注重应试教育,而忽视了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使得山区学生普遍存在较差现象:自卑心理导致厌学,学习兴趣不高,不能主动学习,人际关系淡薄,不善交往,想象力贫乏,思维不够活跃为了改变上述不良现状,使山区学生健康成长,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教法与学法最优化,我们探索和构建了以“关于山区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习动机”为

2、中心议题的教育模式。在山区教育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并可为山区中小学教学实践中教师施展教育功能做借鉴。促进山区教师注重自身教学过程及效果,防止给学生在未来学习和成才时留下困难、形成困难。更可教育山区学生重视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保证其学习动机、学习能力、成长效果、成绩取得与其学龄同步提高。促使其在未来成长中有更大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具有个性特色的山区素质教育模式。关键词 山区学生心理素质学习动机研究与对策一、调查时间:二0一三年九月十二月二、样本学生:山区学校初中学生三、调查目的:研究中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主旨。通过对样本学生的调查研究、分析,以便了解掌握山区学生的心

3、理活动及其学习动机,并以此为切入点,真正做到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情况及学习动机,有效的实施素质教育;同时能使各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适应山区学生的各自需求,形成一套具有特色的山区课改教学模式。四、调查过程及方法:对样本学校的164名中学生,其中七年级43人,八年级61人,九年级60人,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谈话和跟踪观察方法,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归纳出学生心理和学习的有关信息。五、调查分析:1、中学生心理特征分析:初中学生的心理异质总特征:初中三个年级的心理品质及能力总体上讲是于螺旋中向前发展,但从八年级开始两级分化,初中学生在三年中心理异质的共同特征从良性发展与不良倾向两方

4、面可窥见,良心发展方面:有三分之二的学生随年级的增长其心理品质及能力会表现出和其他同龄人一样的特征,如自我意识逐渐觉醒,自评能力逐渐加强,在这三分之二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意志品质、成绩动机等方面显得更优秀。不良倾向:山区学生一般会表现一下几种不良倾向并随年级的升高呈现加重趋势:(1)厌考心理(2)厌学心理(3)自卑心理(4)失控心理(5)孤僻心理(6)逆反心理(7)缺少责任心(8)踊辨。2、中学生交往情况分析:人际交往活动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认识上,情感上,行为上相互接触的过程。人际交往能力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目前初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形式:(1)与教师交往(2)与家长交往(3)与同伴交往。在与教师、家长的交往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而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则显得几乎无话不谈,他们之间容易形成一种情感上的支持。年级 喜欢与教师交往 喜欢与家长交往 喜欢与同伴交往 人数(人) 百分比% 人数(人) 百分比% 人数(人) 百分比%七年级 28 70% 11 25% 15 35%八年级 40 65% 12 20% 24 40%九年级 13 20% 6 10% 42 70%合计 81 49.4% 29 17.7% 81 4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