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教学课件:29.古文二则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教学课件:29.古文二则——伯牙善鼓琴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782518 上传时间:2019-07-0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9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教学课件:29.古文二则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教学课件:29.古文二则——伯牙善鼓琴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教学课件:29.古文二则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教学课件:29.古文二则——伯牙善鼓琴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教学课件:29.古文二则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教学课件:29.古文二则——伯牙善鼓琴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教学课件:29.古文二则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教学课件:29.古文二则——伯牙善鼓琴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教学课件:29.古文二则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教学课件:29.古文二则——伯牙善鼓琴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教学课件:29.古文二则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教学课件:29.古文二则——伯牙善鼓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教学课件:29.古文二则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教学课件:29.古文二则——伯牙善鼓琴(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伯牙善鼓琴,一、新课导入,伯牙善鼓琴,二、认识作者,列子又名冲虚经,相传为战国列御寇所著,道家重要典籍。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而基本上则以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 列御寇,东周威烈王时期郑国圃田人,思想家和寓言文学家,史称列子。思想上崇尚虚无缥缈,生前被称作“有道之士”,是中国道家和哲学史上的著名人物。,俞伯牙,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代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他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 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国(今湖北汉阳)人。是一名樵夫。,三、预习检测,解释下列加点的

2、词语。 伯牙善鼓琴( )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 更造崩山之音( ) 志想象犹吾心也(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课文,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 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 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 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擅长,善于,意念,好啊,山高的样子,盛大的样子,心中想到的,获得,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 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 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 奏,钟子期辄穷其趣。,游览,北面,通“猝”,突然,停,于是,拿,起初,大雨琴曲,再,就,穷尽,旨趣、意旨,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3、:“善哉,善哉,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 何逃声哉?”,于是,停止弹琴,从,哪里,五、合作探究,一、“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具体表现在哪里?,伯牙善鼓琴:心中所想便可以弹奏。 钟子期善听:伯牙弹奏,子期便可以领会。,二、文中主要的描写方法是什么?好处?,语言描写。 通过对话,表现出伯牙善鼓琴,子期善听。 二人是心意相通的知音。 描述简洁,中心突出。,伯牙善鼓琴,伯牙善鼓琴:,志在登高山,子期善听:,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洋洋兮若江河,中心: 知音难求 知己难遇,六、精读品析,列子心胸豁达,贫富不移,荣辱不惊。因家中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以致面黄肌瘦。有人劝郑国执政子阳资助列子,以搏

4、个好士之名,于是子阳就派人送他十车粮食,他再三致谢,却不肯收受实物。妻子埋怨说:我听说有道的人,妻子孩子都能快乐地生活,现在我却常常挨饿。宰相送粮食给你你却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列子笑着对妻子说:子阳并不真的了解我,听了别人的话才送粮给我。以后也可能听别人的话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一年后郑国发生变乱,子阳被杀,其党众多被株连致死,御寇得以安然无恙。,列子的故事,七、拓展延伸,一、“知音”是关于俞伯牙和钟子期因为音乐而结交的 故事。现在比喻了解自己,和自己心意相通的人。,二、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美妙的音乐或知音知己。,三、伯牙绝弦(伯牙碎琴)中,“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