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之化学平衡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773682 上传时间:2019-07-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之化学平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化学之化学平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化学之化学平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化学之化学平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化学之化学平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之化学平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之化学平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江苏省2009届高三化学各地名校月考试题汇编:化学平衡(2)1江苏省启东中学2009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10分)红矾钠

2、(重铬酸钠:Na2Cr2O72H2O)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在印染工业、电镀工业和皮革工业中作助剂,在化学工业和制药工业中也用作氧化剂,应用领域十分广泛。(1) 实验室中红矾钠可用铬铁矿(主要成分:FeOCr2O3)利用以下过程来制取。步骤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Cr2O3(s)+8Na2CO3(s)+7O2 8Na2CrO4(s)+2Fe2O3(s)+8CO2;H0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 图1、图2表示该反应在t1时达到平衡、在t2时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曲线:由图1判断,反应进行至t2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用文字表达)。由图2判断,t2 min到t3

3、min 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_ (填编号)a升高温度 b加了催化剂 c将原料粉碎 d缩小容器体积(2)步骤中所得溶液显碱性,其中除含有Na2CrO4外还含有铝、硅元素的化合物,它们的化学式可能是 、 。步骤需将溶液的pH调至78并煮沸,其目的是 。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1)(2分)t2 时对平衡体系降温 (2分) b(2分)(2)NaA1O2或NaA1(OH)4、Na2SiO3(各1分,共2分,如写A1O2-、SiO32-给1分)除去A1O2-、SiO32-等杂质(1分) 2CrO42-+2H+=Cr2O72-+H2O(1分)2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09年高考双周模拟试

4、卷 (10分)金属镁和镁合金在航空、汽车制造和电子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金属镁的冶炼有多种方法,其中之一为皮江法。该方法是以白云石(CaCO3MgCO3)为原料,经高温煅烧生成氧化物(CaOMgO),氧化物在还原炉中经1200真空条件下用硅铁还原生成镁蒸汽(铁在反应前后化合价不变),镁蒸汽经冷凝器冷聚为粗镁,粗镁再经精炼、铸锭得到成品金属镁。反应工艺流程如下图: 在冶炼过程中反应温度对生成金属镁的影响如图。从图中分析,还原反应的反应热H 0(填“”“=”)。理由是 。 还原炉中需要在1200真空条件下反应,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温度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剩余压强mmHg76010101平衡时的温度23

5、70170014301235真空条件对制备金属镁来讲,可以达到的目的是: 含镁矿物常见的有菱镁矿(MgCO3)、白云石和光卤石(KClMgCl2 6H2O),其中KClMgCl2 6H2O属于 (填序号)。A纯净物 B混合物 C配合物 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煅烧白云石 ;CaOMgO与Si的反应 。答案.(10分)H0(1分),升高温度Mg的产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2分)降低反应所需温度,节约能源(1分)防止Mg被空气氧化(1分)A(1分)说明:产物为SiO2+2MgO得0分。说明:产物为SiO2+2CaO得1分,为CaO+CaSiO3得2分。3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

6、009年高考双周模拟试卷 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2A(g)2B(g)C(g)3D(g);H0。现将2molA和2molB充入体积为V的甲容器,将2molC和6molD充入乙容器并使乙容器在反应开始前的体积为2V(如图所示),保持反应过程中两容器的温度与起始时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A甲、乙两容器中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两容器内压强相等B甲、乙两容器中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相等C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molA和2molB,平衡后甲中物质C的浓度不变D向乙容器中再充入2molC和6molD,平衡后乙中物质C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4江苏省姜堰市姜淮培训中心2009届高三化学周练九(8分)汽

7、车内燃机工作时产生的高温会引起N2和O2的反应:N2(g)+O2(g)2NO(g),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某同学为控制污染,对该反应进行研究。0tN2的体积分数 T2T1右图表示在T1、T2两种不同温度下,一定量的NO发生分解过程中N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判断反应N2(g)+O2(g)2NO(g)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0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N2与5mol O2,达到平衡后NO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20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该温度下,若开始时向上述容器中充入N2与O2均为1 mol,则达到平衡后N2的转化率为 。为避

8、免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净化装置里装有含Pd等过渡元素的催化剂,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机理如下图所示。催 化 剂NOO2NO2CO催 化 剂N2CO2NO2写出上述变化中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案.(1)吸热(2)1/9,1/7(3)2NO+O2+4CO=4CO2+N25、江苏省口岸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四次调研测试(12分)有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L的密闭容器,在控制两容器的温度相同且恒定的情况下进行反应:2A(g)+B(g) xC(g),向甲中通入4molA、2molB,达平衡时测得其中C的体积分数为40%;向乙中通入1m

9、olA、0.5molB和3molC,平衡时测得C的体积分数为W%。试回答:(1)甲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为 ;(2)若乙W%=40%,且建立平衡的过程中乙压强有变化 ,则x= ,乙中建立平衡时压强的变化为 (填“递增”或“递减”)。(3)若乙W%=40%,且平衡时甲、乙压强不同,则x= ,平衡时甲的压强 乙的压强(填“大于”或“小于”),乙平衡时c(A)平= 。(4)若x=4,则W% 40%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平衡时乙中的c(A) 甲中的c(A)。答案.、(12分)(1)40%;(2)2、递增;(3)3、大于、1.8mol/L;(4)大于、小于 6江苏省口岸中学2008-2

10、00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四次调研测试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 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BDA30min时降低温度,40min时升高温度B8min前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mol/(Lmin)C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20min40min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47(江苏海州高级中学2009届高三化学第三次综合测试) (12分)下图是工业生产硝酸铵的流程。 (1)吸收塔C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A、B、C、D四个容器中的反应,属于

11、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字母)。(2)已知:4NH3(g)+3O2(g)=2N2(g)+6H2O(g) H= 一12668kJmolN2(g)+O2(g)=2NO(g) H= +1805 kJmol写出氨高温催化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 ,氨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3)已知:N2(g)+3H2(g) 2NH3(g) H= 一92 kJmol。为提高氢气的转化率,宜采取的措施有 。(填字母)A升高温度 B使用催化剂 C增大压强D循环利用和不断补充氮气 E及时移出氨(4)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H2和N2按31(体积比)在密闭容器中混合,当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平衡混合气中NH3的气体体

12、积分数为176,此时H2的转化率为 。答案.(1)使NO充分氧化为NO2;ABC。(2)4NH3(g)+5O2(g)=4NO(g)+6H2O(g),H=-905.8KJ/mol K=c4(NO) c6(H2O)/c4(NO2) c5(O2)(3)CDE。(4)30%8(江苏海州高级中学2009届高三化学第三次综合测试)在恒压密闭容器M(如图)和恒容密闭容器N(如图)中,分别加入a molA和a molB,起始时两容器体积均为V 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2A(?)+ B(?) xC(g) H0平衡时M中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B )Ax 4B若N中气体的密度如图所示,则A、B有一种是气态C若A为气体,B为非气体,则平衡时M、N中C的物质的量相等D若A、B均为气体,平衡时M中A的转化率小于N中A的转化率9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09高三年级十二月 (8分)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请参与下列探究。(1)生产氢气: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产生水煤气。 C(s) + H2O(g) H2(g) + CO(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