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第1章节第1节世界物质性及发展规律课件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760458 上传时间:2019-07-01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1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第1章节第1节世界物质性及发展规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第1章节第1节世界物质性及发展规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第1章节第1节世界物质性及发展规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第1章节第1节世界物质性及发展规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第1章节第1节世界物质性及发展规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第1章节第1节世界物质性及发展规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第1章节第1节世界物质性及发展规律课件(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世界是什么?世界是怎样存在的?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这纷繁的万物是否有共同点? 这些是古老的哲学话题。,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是怎样存在的?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根本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唯物辩证法思想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 恩格斯,第一方面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第二方面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即世界是否可知,可知论 不可知论,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唯物论有不同的理论形式。,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 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类型,(1) 主观唯心主义 共性: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夸大为世界的本原,是世界上一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源和基础。,贝克莱(Berkeley,1685年1753年),西方哲学史上被称为近代主观唯心主义的创

3、始人。,存在就是被感知,在贝克莱看来,一切物质的客观存在,即人所认识的东西,都是人的感觉经验。如果离开了感觉经验,一切的客观事物都是不存在的。 他指出:“天上的雷露风雨,地下的花木鸟兽,总而言之,构成宇宙的万物离开精神就不能存在万物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认识,可见,如果它们确实没有被我所感知,或者不存在于我的心中或其他被创造出来的精灵的心中,那么,或者它们根本不存在,或者存在于某种永恒精灵的心中”,凡是客观存在的东西,都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如果以为自己感觉不到的东西,它们就一定不存在,只能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物是感觉的复合,慧能,既非旗动,亦非风动,仁者心动。,旗动!,风动!,主观唯心主义,

4、(2)客观唯心主义 共性:把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看作先于物质世界并且独立于物质世界的本体,认为物质世界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形式。,客观唯心主义,朱熹,黑格尔,理气说,理在气先,绝对理念,毕达哥拉斯 “数”是世界的本原 柏拉图的理念论 理念是世界的最真实的存在,万事万物分有了理念。比如真正的“园”仅仅是个理念,世界并不存在,现实中的园,是按照人们的园的理念创造出来的。,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认识根源和认识论根源,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如果把人的认识曲线上的某个片断加以夸大就会导致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哲学也是生长在人类认识大树上的花朵,但由于唯心主义哲学颠倒了物质

5、和意识的关系,脱离了人类的社会实践,不能正确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因而总体上是错误的,是不结果实的。,基本问题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思维,存在,?,?,?,?,?,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荀子,不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休谟,康德,不可知论认为人类不能把握到感觉以外的东西,以此批判理性神学,曾在无神论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 但不可知论把感觉看作意

6、识和外部世界隔绝的屏障,用人类认识界限的相对性论证人类认识能力的绝对界限,因而在根本上是错误的。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科学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地证明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人的认识是可以与客观实际相符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而不存在不可认识的领域,从而彻底驳斥了不可知论。,(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从古到今,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1、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 认为万物有共同的组成成分,肯定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统一性,把精神看作是物质的派生物.,“水”是万物的始基,古希腊朴素唯物论,泰勒士:

7、,赫拉克利特:世界是永恒燃烧着的“火”,古希腊朴素唯物论,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共性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看世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恩格斯,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这个概念指出:,物质是一个哲学概念,用于指称所有的事物.这个概念指出这些形形色色的事物,都是自己存在的,不依赖人的观念而存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不依赖意识而存在,这与唯

8、心主义划清界限。,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一性,物质范畴的意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 区别:,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原子,物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共性.,物质范畴的意义,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可知论,反映论,不可知论,先验论,物质范畴的意义,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物质范畴的意义,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各种哲学派别的对立,唯心主义一元论坚持世界统一于精神,二元论动摇于唯物论与唯心论之间,最后倒向唯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坚持世界统

9、一于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万物的共同本质与最大共性就是物质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案例:分马和分猪,三个兄弟分17匹马,老大分1/2,老二分1/3,老三分1/9,如何分? 老大得9匹,老二分6匹,老三得2匹。 有人想把23头猪分给三个人,比例是1/2,1/3和1/6,如何分? 三人分得的猪分别是12、8、4 总结: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考:,简述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它的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它的基本形式。 康德所说的“人的理性为自然

10、界立法”是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为什么?,“,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三、意识,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无机物的反应特性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人类意识,(一)意识的起源,意识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依赖首先表现在其起源上,无机物,反应特性,物质,岩石风化,空谷回音,低等生物,刺激感应性,细胞膜,葵花向日,食人草,高等动物,感觉心理,大脑,警犬破案,马做算术,人,意识,人脑,谈虎色变,苹果与万有引力,物质与物质的反应形式,2、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在劳动推动下,猿脑进化到人脑。,“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

11、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需要产生了自已的器官;猿类不发达的喉头,由于音调的抑扬顿挫的不断增多,缓慢地然而肯定地得到改造,而口部的器官也逐渐学会了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狼孩卡玛拉,(二)意识的本质,意识的生理基础和内容都是客观的物质,1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和属性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活动离不开人脑。人脑的特有机能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人脑一旦受损,就不能进行正常的意识活动。,人脑是已知世界中最高级、最复杂、最精致的物质系统。,意识决定于物质,这些意识形式都有客观内容,都能在物质世界中找到它们的原型。脱离了物质世界就不会有任何意识。,2意识是对客观物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原材料

12、是外部客观世界,意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其内容是客观的:,感觉:意识的低级形式,直接反映物质世界,思维:意识的高级形式,间接反映物质世界,神话、迷信、梦幻:虚幻、歪曲反映物质世界,意识决定于物质,“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 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意识是对客观物质的主观映象,“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 马克思,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其形式却是主观的。,人脑反映物质世界是对客观

13、存在进行加工制作转变为人的观念、意识。由于作为反映者的主体状况不同,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也不同。,(一)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形成主观观念,并且能动地指导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能动性的表现,“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马克思,想象,F=GM1M2/R2,人能动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苏武牧羊,(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

1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和反动腐朽思想,定会导致错误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或结果:,正确的意识能指导人们采取正确行动,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怎样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1、以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2、以社会实践为基本途径,3、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小镇,有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争做一流,永远不要落在别人后面。“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也要永远坐在前排。”正因为受到父亲的教育,玛格丽特才有

15、永远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尽自己最大的决心事事争一流。 40多年过去了,那个事事争一流的玛格丽特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四年选为保守党领袖。 一位哲人说过“态度决定了你的高度。” 问题: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唯心主义有什么区别?,永远都要坐前排,思考:,(1)运动是标志世界的一般变化和一般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 恩格斯,四、物质与运动,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

16、中。 恩格斯,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我们的地球正在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绕太阳旋转。,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整个生物界和人类社会都经历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所处的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2)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形:,静止的表现形式,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移动,没有发生质变,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在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的一面;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割裂物质运动的两重性,片面强调运动的绝对性或相对性,会导致形而上学或诡辩论。,道之大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董仲舒,形而上学不变论,批判两种错误倾向,相对主义诡辩论,人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