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实用教程教学作者万雅静第2章节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760440 上传时间:2019-07-01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基础实用教程教学作者万雅静第2章节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网络基础实用教程教学作者万雅静第2章节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网络基础实用教程教学作者万雅静第2章节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网络基础实用教程教学作者万雅静第2章节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网络基础实用教程教学作者万雅静第2章节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基础实用教程教学作者万雅静第2章节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基础实用教程教学作者万雅静第2章节课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无线网络技术简介,2.1 无线手机通信网 2.2 无线计算机网络 2.3 物联网,2.1 无线手机通信网,无线手机通信网是为手机通信服务的网络。按照发展阶段划分,可以分为三个时代。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采用的通信信号是模拟信号,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2nd-Generation)采用的是窄带数字信号,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3rd-Generation)是宽带数字信号,即通常所说的3G网络。目前作为主流应用的是2G网络,即窄带数字信号网路,3G网络是发展的方向。,2.1.1 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2、)的缩写,它是在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组交换的数据承载和传输方式。,GPRS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连接费用低 (2)传输速率高 (3)电话上网两不误,2.1.2 CDMA码分多址,CDMA是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缩写,是在数字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相对于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和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CDMA有很大进步,主要表现在: (1)容量大 (2)不易掉线 (3)保密性强 (4)节能环保,2.1

3、.3 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3rd-Generation)是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将无线通信与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我国目前支持的3G技术标准有三种,分别是WCDMA,CDMA2000和TD-SCDMA。,2.2 无线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可以使计算机摆脱线缆的束缚,在一定范围内任意移动。为了更好的发展无线网络技术,IEEE委员会于1990年成立了IEEE 802.11工作组,专门负责无线局域网标准制定工作。这些年来,在不断完善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同时,也制定了其他方面无线标准,IEEE 802.15标准、IEEE 802.16标准,随着这些标准的制

4、定,支持无线网络的产品越来越多,无线组网方式更加灵活。,2.2.1 IEEE 802.11,IEEE 802.11工作组主要负责无线局域网标准研究工作。无线局域网采用无线电波作为传输介质,实现无线覆盖范围内计算机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通信的功能。 IEEE 802.11包含了物理层与MAC层的标准。物理层定义红外、跳频扩频与直接序列扩频等的数据传输标准。,2.2.2 IEEE 802.15,IEEE 802.15是为蓝牙技术制定的标准。蓝牙技术是一种支持短距离通信的无线网络技术,传输距离在10米之内。 IEEE 802.15标准致力于构建小范围、低功耗的无线个人网络。根据这个目的,可以判断出它的几

5、个优点: (1)无线数据传输。 (2)安全性好。 (3)支持数据类型多。 (4)功耗低。,2.2.3 IEEE 802.16,IEEE 802.16是为无线城域网(Wireless MAN,WMAN)制定的标准。 IEEE 802.16包含了物理层与MAC层标准。物理层主要负责频率带宽、调制模式、纠错技术以及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同步、数据传输率和时分复用结构等方面工作。,2.2.4 无线组网设备,1.AP按功能AP可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轻量型AP (2)自治型AP (3)混合型AP 2.无线网卡,2.3 物联网,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遥感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思考题,1.什么是GPRS?它与GSM工作方式区别是什么? 2.目前3G有几种不同的技术标准。哪一种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 3.IEEE802.11有几种不同的技术标准版本。哪种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哪种是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