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学课件第八次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760437 上传时间:2019-07-01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6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经济学课件第八次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世界经济学课件第八次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世界经济学课件第八次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世界经济学课件第八次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世界经济学课件第八次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经济学课件第八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经济学课件第八次(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篇 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全球性问题,专栏 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一、奥尔森简介 二、公共选择理论 三、集体行动的逻辑(思考&讨论),参考文献,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2003年重印)。,第八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第一节区域经济一体化 (地区一体化),指地理位置相邻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以获取区域内国家(地区)间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为宗旨,为促使产品和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而建立的跨国性经济区域集团。,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基础和组织形式 世界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

2、济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 客观基础和组织形式,客观基础(原因) 经济生活国际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调节的实践 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日益加深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经济方面的原因,一个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要建立起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比较相近,从而不致造成一些成员国成为另外一些成员国的负担。因为经济一体化组织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成员国在经济政策、让渡权利的时间等方面要步调一致,如果一些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与其他成员国协调政策时就有困难,从而难以实现真正的经济一体化。从该意义上讲,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越是接近,相互间里经济一体化组织的障碍就越少,政治方面的原因

3、,建立经济一体化组织同样需要一些政治条件。它要求参加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国的政治制度相近,甚至一致。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需要让读一些国家主权,各成员国参加一体化组织的基本准则是,经济主权的这种让渡不能造成本国政治制度的改变。因而政治制度相近或相同的国家,比较容易组成经济一体化组织,地理方面的原因,组建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时,地理上比较邻近也是一个重要条件。因为所有经济一体化组织基础都是市场一体化,要实现市场一体化,重要的条件是地理上的接近。因此人们经常将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同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实际上区域经济一体化只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常见形式。目前,国际上出现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也多为区域经济一体化

4、组织,利益方面的原因,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要建立和维持下来,必须照顾到所有成员国的利益。任何国家加入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都要追求本国能够获得经济利益,当然也要付出一定代价。但是各国的基本原则是“利大于弊”。如果一国从参加一体化组织中获得利益小于损失,它可能会不参加或者退出。因此一个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要建立和维持下来,必须照顾到所有成员国的经济利益。在此前提下保持机制化组织的特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 客观基础和组织形式,组织形式(从低到高) 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 经济同盟 完全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形式,是指在自由贸易区中,各缔约方彼此之间达成协议,取消各

5、成员之间的贸易壁垒,但是各成员仍具有对非成员国贸易政策的自主权,即可以制定不同的关税税率以及其他贸易限制措施。,自由贸易区,根据原关贸总协定第24条的规定:自由贸易区相当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税区所组成的一个对这些关税区内的产品的贸易,已实质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的集团。理论上的自由贸易区将实现“两地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目前,在世界贸易组织的142个成员中,相互之间已建成了135个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是缔约国在相互贸易中免除关税和限额,并规定共同关税税率和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国家范围经济调节的组织。是缔约国在相互贸易中免除关税和限额,并规定共同关税税率和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程度

6、的超国家范围经济调节的组织。在一体化程度上比自由贸易区进了一步,除包括自由贸易区的基本内容外,还规定了成员国对非同盟国家的统一关税率和外贸政策,共同市场,除了达到关税同盟的全部条件外,不仅商品,还要求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都实行自由流通。,经济同盟,除达到共同市场的全部要求外,还要求成员国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的经济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完全经济一体化,是一体化的完成形式,区域内各国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完全一体化,商品、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完全消除。,贸易创造效应,由于关税同盟取消关税,成员国由原来自己生产并

7、消费的高成本、高价格产品,转向购买成员国低成本、低价格的产品,从而使消费者节省开支,提高福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一国看,以扩大的贸易取代了本国低效率生产;从同盟整体看,生产从高成本的地方转向低成本的地方,同盟内部的生产要素可以重新配置,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贸易转移效应,由于关税同盟,阻止从外部非成员较低成本的进口,而以提高成本的供给来源代替低成本的供给来源,使消费者由原来购买外部的地价格产品转向购买成员国的较低价产品,增加了开支,减少了福利;从全世界的角度看,这种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导致了生产效率的降低和生产成本的提高。由于这种转移有利于低效率者,使资源不能有效的分配和利用,使整

8、个世界的福利水平降低,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动态效应,从动态来看,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会给各参加国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如大市场效应、竞争效应、引进外资效应和扩大与深化效应。其中,积极的作用是主要的,消极的作用也是存在的,大市场效应,所谓大市场效应,就是各成员国之间取消贸易障碍后,向成员国企业提供较大规模或容量的市场。这种大市场给企业创造了实现生产“规模经济”的效果。规模经济效果鼓励大企业的组建和成长,同时不鼓励、甚至淘汰小企业,以提高一体化组织内部资源的利用效率。从一个成员的角度看,大市场效应有助于根除本国内形成自给自足经济的“小而全”,第二,竞争效应,在一国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工业部门,如高科技部门等

9、都会形成某种程度的垄断,这种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国内竞争局面的形成,而且这些部门在保持长期稳定的情况下,缺乏竞争的压力,进而缺乏技术进步的动力。组建经济一体化组织之后,各国的垄断企业在一个较大的市场中变成了竞争企业。为了企业自身的生存,它必须改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力争实现在共同体市场范围内的规模经济。因此,经济一体化组织为企业间的竞争注入了动力,客观上有利于单个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第三,引进外资效应,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有助于吸引外资。一方面,在建立统一的大市场以后,在市场内部经营的大企业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果,不必开拓新的市场。另一方面,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对内自由,对外

10、保护”决定了,如果企业最终产品销售市场是其中某些成员国的话,那么一体化组织的排他性使企业设在成员国内还是设在其他国家,有着明显的差别,在一体化组织内部市场上的竞争力明显不同。在这种情况下,非成员国企业愿意在一体化组织成员国内部设点,带来了引进外资的效应,第四,扩大与深化效应,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之后会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但是如果一个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并完成了其目标之后,成员国对内部市场的依赖性逐步加强,市场结构逐步确立,形成新的在较大市场范围的企业垄断;并且由于一体化组织的明确的排他性,设在一体化组织内部的企业会在一体化组织的“保护”之下很好地生存,缺乏改进技术和降低成本的动力。,第四,扩

11、大与深化效应,为了解决此问题,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只能选择扩大或者深化两种方式,注入新的竞争激励要素,保持区域经济增长活力。因此在客观上,经济一体化组织存在着扩大和加深的效应,或扩大和加深的倾向性。除非一体化组织的吸引力不足以容纳某些主要成员国的需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影响,(1)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在各区域经济集团内部,由于贸易、投资等各方面的障碍减少和消除,生产要素能够不同程度地得到自由流动和配置,促进了贸易量的不断增加。,(2)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了成员国资本集中和垄断的发展,员国之间市场界限基本消除,使各国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大企业趋向于结成或扩大一国的或跨国的垄断组

12、织,成员国政府也都运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政策措施,在资本供应、税收政策等方面提供优惠,以促进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之间的合并,从而加强本国企业的竞争力量。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资本和生产的集中,一方面带来中小企业破产的严重社会后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生产专业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影响,(3)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集团内部生产分工、专业化协作及国际技术合作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使经济较快增长 (4)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使世界经济领域的竞争日益发展为区域性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影响,(5)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集团成员国的部门结构,促进了新工业

13、部门的发展。由于产品的自由流通和市场的扩大,一般说来,在竞争加剧和生产技术得高的条件下,各成员国的工业生产中同先进技术相联系,在国外市场上竞争能力较强的部门增长较快,比重提高,世界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发展,欧洲 美洲 亚太地区,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在欧洲的条件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国别不断扩大 内涵不断深化:三大支柱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形成和发展 欧洲经济区的建立 欧洲联盟,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在欧洲的条件,西欧是资本主义国家聚集的地区,生产力高度发达 西欧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较早和发展较快的地区 战后西欧各国经济实力发生了巨大变化 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相似,历史文化渊

14、源相似,地理上又是紧密相连的,国别不断扩大,6国9国12国15国 25国(2004年5月),内涵不断深化:三大支柱,关税同盟 共同农业政策 欧洲货币体系,关税同盟,对内 成员国之间分阶段消除关税,最终取消关税,达到共同体内部商品自由流通。 对外 逐步拉平各成员国的关税率,筑起统一的关税壁垒 具体步骤,共同农业政策,实行统一的农产品价格管理制度 目标价格或指导价格 干预价格或支持价格 实行出口补贴制度 建立欧洲农业指导和保证基金,欧洲货币体系,创建“欧洲货币单位”,这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 扩大西欧国家货币的联合浮动体系 建立“欧洲货币基金”,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形成和发展,国别 内容 成员国之间工

15、业品贸易分阶段逐步减免关税,同时取消进口限额; 农产品贸易不在自由流通之列; 对非成员国贸易不实行统一税率,也不制定共同外贸政策。,欧洲经济区的建立,内容 在欧共体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人员、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通,建立一个北起北冰洋,南至地中海,人口达3.8亿的超级共同市场。 运行时间 1994年1月1日,欧洲联盟,欧洲货币一体化(欧洲单一货币)的四个阶段 趋同标准 欧洲货币一体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欧洲货币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与欧盟相关的几个问题,欧洲货币一体化(欧洲 单一货币)的四个阶段,1990.7.11993.12.31 1994.1.11998.12.31 1999

16、.1.12001.12.31 2002.1.1以后,趋同标准,通货膨胀率 政府总预算赤字、公共债务 货币汇率 长远期市场利率,欧洲货币一体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改变国际货币格局 将进一步扩大欧盟的内外贸易和投资 使欧盟各国的社会、经济的融合度将达到新的高度 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欧洲货币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从长远看,将有助于我国出口增长和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现 有利于改进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有利于改进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与欧盟相关的几个问题,欧洲货币一体化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问题 欧盟的运行机制 欧盟发行统一货币,让渡了国家主权 经济一体化导致政治、文化一体化,美洲,美加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美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美加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运行时间 1989.1.1正式生效 内容 完全取消相互间的贸易关税 撤销商品和劳务的其他种种壁垒 建立解决贸易纠纷的机构和程序 各自放松对金融市场的管制,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运行时间 1994.1.1正式生效 内容 流通于三国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