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片成形机-(毕业)课程设计.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757456 上传时间:2019-07-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片成形机-(毕业)课程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压片成形机-(毕业)课程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压片成形机-(毕业)课程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压片成形机-(毕业)课程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压片成形机-(毕业)课程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片成形机-(毕业)课程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片成形机-(毕业)课程设计.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011109803李玲压片成形机一、 设计题目1.1 设计目的机械设计是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以及润滑方式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成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机械设计是机械产品生产的第一步,是决定机械产品性能的最主要环节,整个过程蕴含着创新和发明。为了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与本课程有关的实际问题,使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我们参加了此次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2 功能要求及工作原理(1)总功能要求设计自动压片成形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状原料(如陶瓷干粉或药粉)定量

2、送入压形位置,经压制成后脱离该位置。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和药剂(片)等。表1.2.1压片成形机设计数据电动机转速/(r/min)生产率/(片/min)成品尺寸(mm,mm)冲头压力/N机器运转不均匀系数 M冲/M杆/145010100*60150 0000101259701560*35100 0000.081049702040*20100 0000.0593(2)工作原理1、压片成型机工艺动作分解: 干粉料均匀筛入圆筒形型腔(图1.2.2a)。 下冲头下沉3mm,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时粉料扑出(图1.2.2b)。 上和下冲头同时加压(图1.

3、2.2c),并保持一段时间。 上冲头退出,下冲头随后顶出压好的片坯(图1.2.2d)。 料筛推出片坯(图1.2.2a)。 1.3 原始数据1、冲头压力 100 000N 150 000N2、生产率 15片/min 20片/min3、机器运转不均匀系数 0.08 0.104、电机转速 970r/min 1450r/min1.4 设计要求(1)设计要求 压片成形机一般至少包括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在内的三种机构。 画出机器的运动方案简图与运动循环图。拟订运动循环图时,执行构件的动作起止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叠安排,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动作的配合,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出现干涉。 设计凸轮机构,自行

4、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曲率半径,计算凸轮轮廓线。 设计计算齿轮机构,确定传动比,选择适当的摸数。 对连杆机构进行运动设计。并进行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绘出运动线图。如果是采用连杆机构作为下冲压机构,还应该进行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计算飞轮转动惯量。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学生可进一步完成机器的计算机演示验证和凸轮的数控加工等。(2)上冲头和下冲头与料筛的设计要求图1.3.2设计要求1 上冲头完成往复直移(与动铅垂上下),下移至重点后有短时间的间歇,起保压作用,保压时间为0.4s左右。因为冲头上升后要留有料筛进入的空间,故冲头行程为90100mm。因为冲头压力比较大,因

5、而加压机构应有增力功能(图1.3.2a)。2 下冲头先下沉3mm,然后上升8mm,加压后停歇保压,继而上升16mm,将成形片坯顶到与台面平齐后停歇,待料筛将片坯推离冲头后,再下移21mm,到待料位置(图1.3.2b)。3 料筛在模具型腔上方往复振动筛料,然后向左退回。待批料成型并被推出型腔后,料筛在台面上右移约4550mm,推卸片坯(图1.2.3c)。1.5 设计提示 各执行机构应包括:实现上冲头运动的主加压机构和实现下冲头运动的辅助加压机构和实现料筛运动的上下料机构。各执行机构必须能满足工艺的运动要求,可以有多种不同型式的机构选用。 由于压片成形机的工作压力比较大,行程短,一般采用肘杆式增力

6、冲压机构作为主体机构。它是由曲柄摇杆机构滑块机构串接而成。先设计摇杆滑块机构,为了保压,要求摇杆在铅垂位置的2范围内的滑块的位移量0.4mm。据此可得摇杆长度: 式中: 为摇杆滑块机构中连杆与摇杆长度之比,一般取12。根据上冲头的行程长度,即可得摇杆的另一极限位置,摇杆的摆角以小于60为谊。设计曲柄摇杆机构时,为了“增力”,曲柄的回转中心可在摇杆活动链和垂于摇杆铅垂位置的直线上适当选取,以改善机构在冲头下极限位置附近的传力性能。根据摇杆的三个极限位置(2位置和另一个极限位置),设定与之对应的曲柄三个位置,其中两个对应于摇杆的两个极限位置,曲柄应在与连杆共线的位置,曲柄另一个位置可根据保压时间来

7、设定,因此可根据两连架杆懂得三组对应位置来设计此机构。设计完成后,应检查曲柄存在条件,若不满足要求,则重新选择曲柄回转中心。也可以在选择曲柄回转中心以后,根据摇柄两个极限位置时曲柄和连杆共线的条件,确定连杆和曲柄长度。在检查摇杆在铅垂位置2时,应该注意曲柄对应转角是否满足保压时间要求。曲柄回转中心距摇杆铅垂位置越远,机构行程速比系数越小,冲头在下极限位置附近的位移变化越小,但机构尺寸越大。 辅助加压机构可采用凸轮机构,推杆运动线图可以根据运动循环图确定。设计时,要正确确定凸轮基圆半径。为了便于传动,可以将筛料机构置于主体机构曲柄同侧。整个机构系统采用一个电动机集中驱动。要注意主体机构曲柄和凸轮

8、机构起始位置间的相位关系,否则机器将不能正常工作。 可以通过对主体机构进行运动分析,以及冲头相对于曲柄转角的运动线图,检查保压时间是否近似满足要求。进行机构动态静力分析时,要考虑各杆(曲柄除外)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以及冲头的惯性力。冲头质量m冲和各杆质量m杆(各杆质心位于杆长中点)以及机器运转不均匀系数均见表1,则各杆对质心轴的转动惯量可求。认为上下冲头同时加压和保压时生产阻力为常数。飞轮的安装位置由设计者自行确定,计算飞轮转动惯量时可以不考虑其他机构的转动惯量。确定电动机所需要功率时还要考虑下冲头运动和筛料运动所需功率。二、 上冲头运动方案设计及选择2.1 方案一此设计优缺点:方案1采用的是

9、凸轮机构的设计方案。如图所示,该机构由2个可动构件和机架组成,包含1个高副和2个低副,其自由度F = 3*2 - 2*2 - 1*1 = 1,其自由度也等于原动件个数,故其运动也确定。机构中,能满足上冲头的设计保压要求,不过在下压过程中只依靠从动件自身的重力,下压力不足,且传动性不及方案1好,并且由于从动件的形成较大,故凸轮在设计制造时的尺寸也会很大,而且凸轮与滚子之间为点接触易磨损。所以予以否决。2.2 方案二 此设计优缺点:方案2采用的是气缸做为动力的设计方案。如图所示该机构由7个可动构件和机架组成,包含10个低副,其自由度为F = 3*7 - 2*10 = 1,其自由度也等于原动件个数,

10、故其运动也确定。此机构只需一个很小的力就能产生很大的顶升力,但对材料的要求很高,要实现整套机器的运动需要多个油泵,成本较高,且速度较慢。2.3 方案三此设计优缺点:方案3采用的是连杆机构的设计方案。如图所示,该机构由5个可动构件和机架组成,包含6个转动副和1个移动副,共计7个低副。故方案1所用机构的自由度F = 3*5 - 2*7 = 1,其自由度等于原动件个数,故其运动确定。综合以上三个上冲头方案的优缺点,认为是使用方案三进行设计是比较好的选择。此方案3是在上冲头方案中最好的一个,既能提供较大的工作压力,行程较短,也能有保压功能,整体结构简单、轻盈,并能够轻松达到上冲头的行程要求。也是本次设

11、计采用的方案。三、机构组合、参数及运动协调设计3.1 机构选择:驱动方式采用电动机驱动。由已知的压片成形机的功能分解,分别选择相应的机构,以实现所需的各项功能。见表3。表3 压片成形机的机构选型功能执行构件工艺动作执行机构冲压成形上冲头直线上下往复运动曲柄滑块机构皮带轮轮机构冲压成形下冲头直线上下往复运动盘形凸轮机构皮带轮轮机构横向送料推头直线左右往复运动盘形凸轮机构皮带轮轮机构3.2 运动协调设计:压片成形机是由曲柄滑块机构,凸轮机构组成。负责上冲头工作的曲柄周转一圈完成一次工作循环,同样下冲头盘形凸轮以同样的转速转一圈作为一个工作周期,制作出成品。其他的送料、齿轮机构作为辅助机构。最终压片

12、成形机设计如下图:说明:此方案使用曲柄摇杆机构和摇杆滑块机构串接而成,结构简单、轻盈,能满足保压要求,并能够轻松达到上冲头的行程要求。由于此方案中,料筛采用凸轮机构,可使其达到往复振动的运动效果;下冲头也采用凸轮机构,可达到保压效果,且此方案的稳定性较好,故选用此方案。四、运动循环图设计(详见附录1)4.1 根据工艺动作拟定运动循环图: 以上冲头加压机构主动件转角为横坐标,以各机构执行构件的位移为纵坐标画出位移曲线。循环运动图上的位移曲线主要着眼于运动的起迄位置,而不必准确表示出运动规律。 拟定运动循环图时,可执行构件的动作起迄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叠安排,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动作的配合,在时间

13、和空间上不能出现“干涉”。 从运动的特性来看,上,下冲头的运动轨迹在同一条竖直移动导路上,并且与送料机构的运动轨迹垂直相交,所以应避免这三个机构各自的运动出现互相干涉的情况,如上,下冲头的运动速度的冲突,送料机构水平移动与上,下冲头竖直移动的运动冲突等,以确保各个机构的运动不发生冲突,从而保证各自设计功能的实现和机器正常的运作。拟定运动循环图:五、连杆机构尺寸计算(见附录2)5.1 设计要求(1)上冲头行程为100mm左右(2)当摇杆角度和铅垂位置之间相差时,滑块的位移小于0.4mm(即产生保压的功能)(3)摇杆的角度小于60度(4)曲柄摇杆 机构必须具有一定急回特性,以致更多的时间用于加压5

14、.2 设计过程(1)由于压片机的工作压力较大,行程较短,一般采用肘杆式增力冲压机构作为主体机构,它是由曲柄摇杆机构和摇杆滑块机构串联而成。先设计摇杆滑块机构,为了保压,要求摇杆在垂直位置的范围内,滑块的位移量mm。据此可得摇杆长度式中 摇杆滑块机构中连杆与摇杆长度之比,一般取1-2。根据上冲头的行程长度,即可得摇杆的另一极限位置,摇杆的摆角以小于60为宜。设计机构时,为了“增力”,曲柄的回转中心可在摇杆活动铰链、垂直于摇杆垂直位置的直线上适当选取,以改善机构在冲头在下极限位置附近放的传力性能。根据摇杆的三个极限位置(位置和另一极限位置),设定与之对应的曲柄上个位置,其中对应摇杆的两个位置,曲柄应在于连杆共线的位置,曲柄的另一位置可以根据保压时间来设定,则可根据两连架杆的三组对应位置来设计此机构。设计完成后,应该检查曲柄的存在条件,若不满足要求,则重新选择曲柄的回转中心。也可以选择曲柄中心后,根据摇杆两极限位置时曲斌和连杆共线的条件,确定连杆和曲柄的长度,再检查摇杆在垂直位置时,曲柄对应转角是否满足保压时间要求。曲柄回转中心据摇杆垂直位置越远,机构行程速比系数越小,冲头在下极限位置附近的位移变化越小,但机构尺寸越大。在这里我取=1,得328.3r=L=150mm,冲头行程取100mm,算出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