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林新疆肉羊产业高效推广工程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749150 上传时间:2019-07-01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6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成林新疆肉羊产业高效推广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朱成林新疆肉羊产业高效推广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朱成林新疆肉羊产业高效推广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朱成林新疆肉羊产业高效推广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朱成林新疆肉羊产业高效推广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朱成林新疆肉羊产业高效推广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成林新疆肉羊产业高效推广工程(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疆肉羊高效增产工程建设方案(2012-2015年)新疆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悠久的养殖传统,为畜牧养殖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畜牧业作为新一轮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狠抓结构调整,加快机制体制创新,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畜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已成为我区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重要途径。养羊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内容及我区的传统产业,一直以来受到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有效的推动了我区养羊业的发展。截止2010年,全区牲畜存栏4773万头(只),全年出栏各类牲畜4287万头(只),肉类总

2、产量207万吨,其中羊出栏3200多万只,羊肉产量46余万吨,分别占总牲畜存栏和肉产量的79%、33%。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膳食结构调整,羊肉市场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我区羊肉产业受传统的生产方式、相对滞后的繁育体系及产业布局不合理等因素影响,肉羊市场供给短缺、发展后劲不足等矛盾日益突出,这严重影响了我区畜牧业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经营意识守旧落后,肉羊生产水平偏低。目前我区肉羊生产,农区主要为庭院式饲养,牧区仍以自由放牧为主。羊肉的增产主要靠增加饲养量来实现,大多数农牧民习惯于靠天养畜、粗放经营的传统落后生产方式,规模化、良种化、标准化水平不高,传统的养羊习惯制约着

3、肉羊产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二是肉羊良种化程度低,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滞后,改良用种明显不足,大部分种公羊由民间自发选育,选育方向不明确,工作不连续,地方羊品质提高进程缓慢;三是肉羊产业化进程迟缓。目前,我区肉羊饲养方式主要为农户小规模散养,养殖规模化程度低,成型的专业化、规模化养殖小区不多,缺乏形成专业化和规模化优质肉羊饲养管理体系,加之缺少畜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资源优势得不到转换,尤其特色产品形成不了规模优势,产业化进程迟缓已成为制约我区肉羊产业持续发展的突出因素。为加快发展现代肉羊产业,有效保障肉羊市场供给,带动农牧民增收,实现草原减牧生态良性发展。自治区党委、政府在深入研究我区肉羊产业发

4、展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总结近年来全疆在肉羊产业发展试点工作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利用现有肉羊业发展基础,大力实施新疆肉羊高效增产工程,工程通过推广实施多胎肉羊杂交生产体系、肉羊育肥增产体系及专用肉羊经济杂交三大体系建设,突破我区传统肉羊产业发展瓶颈,建立优质、高效、低耗和可持续发展的肉羊生产体系。一、肉羊高效增产工程的必要性(一)保证羊肉市场供给,解决供需矛盾羊肉是新疆广大群众,特别是穆斯林群众的主要肉食,近年来受到羊肉消费需求增加和草地资源承载能力限制,新疆羊肉消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造成羊肉价格过快上涨,增加了广大群众负担。而依托现有生产基础和养殖模式,通过提高繁殖成活率、出栏率和商品率增

5、加羊肉产出的空间有限,无法实现羊肉快速产出的需要。通过实施肉羊高效推广工程三大体系建设,对于缩短肉羊饲养周期、提高生产能力、加快畜群周转、降低生产养殖成本、保障市场供给和稳定肉价,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肉食品需求、增加农牧民养殖户收入具有重要作用。(二)加快改变传统放养模式,提高养殖效益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实施牧民定居、退牧还草、牧区水利、高标准饲草料地等重点工程建设,我区各地畜牧业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农牧区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业已初步形成,农区丰富的秸秆资源和专业养殖户(场、区)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牧民定居和牧区生产条件的改善及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已为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走标准化规模养殖和养殖基地建设是我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疆肉羊高效增产工程通过多胎肉羊杂交、肉羊育肥增产及专用肉羊经济杂交三大体系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以往传统的单胎繁育、放养管理、长周期生产、集中出栏的模式,逐步实现肉羊多胎生产、圈养舍饲、全年出栏,提高肉羊养殖效益,对实现我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肉羊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增进民族团结,确保边疆政治稳定、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三)突破资源发展限制,保护草原生态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及超载过牧等,草地退化、沙化现象突出,天然草地的生态功能和生产力严重衰退,而广大农区又具有发展现代畜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特别是发展肉羊产业,

7、不仅具有丰富的饲草料资源,而且市场需求量大。因此,在保持天然草地牲畜适度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牧区肉羊养殖产业,实现种草养畜、牧繁农育的发展模式,置换不断退化和超载的天然草地,恢复天然草地生态功能,是促进我区现代畜牧业发展和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二、工程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建立现代肉羊产业体系为核心,以良种繁育体系和示范带动为突破口,以现代畜牧业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以实现资源有效利用、保障市场供应和促进农牧民增收为目标,加速改造传统养殖方式,深入挖掘资源潜力,大力培育优势品牌,在优势区内逐步实现肉羊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肉羊养殖效益,增加农牧民

8、收入,保障市场供给,促进肉羊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二)基本原则-因地制宜,相对集中。综合考虑优势产区的基础情况、资源状况等因素,围绕加工企业、消费市场建设集中连片的肉羊及育肥基地,形成主导产业突出,区域整体推进的格局。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肉羊产出,维护羊肉价格稳定。同时要着眼肉羊产业长远发展,统筹规划,加强引导,积极转变肉羊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优势区域肉羊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以农为本,理顺关系。切实加强良种繁育、科学饲养、疫病防治等基础工作,增强养殖户自我发展能力。鼓励企业与养殖户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化经营新格局。 -市场导向,加大扶持。

9、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肉羊产业抗御风险的能力。(三)奋斗目标新疆肉羊高效增产工程包括三大体系建设分别为:多胎肉羊杂交生产体系建设、肉羊育肥增产体系建设、肉羊改良及经济杂交体系建设。工程建设期2012年-2015年:1、总体目标-羊肉产能显著增加。新增存栏多胎母羊150万只以上,年出栏多胎肉羊500万只以上;新增肉羊育肥出栏500万头(只),提高单位羊增产5公斤;新增肉羊经济杂交规模达到700万只,每只羊增产5公斤。-羊肉供需实现基本平衡。全区新增羊肉产量14万吨,其中多胎杂交肉羊年增产羊肉8万吨;育肥增产2.5万吨羊肉;肉羊经济杂交增产3.5万吨,全区基本实现羊肉供

10、需平衡,羊肉价格趋于稳定。 -肉羊繁育体系基本建成。通过建设25个年供种20万只以上多胎肉羊母本繁育场,改造提升现有国外专用肉羊及地方优质肉羊繁育场供种能力;实施41个肉羊经济杂交原种繁育场项目,配套完善1100个肉羊配种站或种公羊站建设,初步建成新疆肉羊产业良繁体系。 -肉羊生产格局优化。通过科学规划,产业化和标准化建设,打造具有饲草资源优势、品种资源优势、市场区位优势的新疆肉羊产业布局,全区肉羊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幅度提高,优势肉羊产区成为我区优质羊肉供应的重要基地,并逐步建成包括肉羊良种、饲料供给、健康养殖、深度加工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全区现代肉羊生产体系形成建成。 2、具体目标-多胎

11、肉羊杂交生产体系建设目标到2015年,全区建成25个多胎母羊繁育场,年提供种用生产母羊20万只以上;改扩建9个国外专用肉羊繁育场和地方优质肉羊繁育场,形成年供优质种公畜12000只;重点扶持1000个杂交生产规模养殖场,培育3万户多胎肉羊杂交养殖户,年存栏多胎母羊150万只以上,出栏多胎肉羊500万只以上,新增羊肉产量8万吨,有效缓解羊肉供给矛盾。-肉羊育肥增产体系建设目标发挥农区、牧业定居区域资源优势,加大肉羊育肥出栏比例,实现肉羊二次增产。到2015年,全区重点扶持建成肉羊育肥场(区)820个,发展肉羊育肥专业户7000户,建立肉羊育肥专业合作组织50个,新增的育肥区域年承接80牧区超载退

12、减牲畜,实现肉羊育肥出栏500万只的目标。育肥优势区域推广肉羊高效育肥综合配套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育肥羊的个体产肉量增产5公斤,增产羊肉2.5万吨。-肉羊改良及经济杂交体系建设目标到2015年,肉羊经济杂交优势县(市)达到40个;肉羊经济杂交示范小区(场)达到500个以上、示范户达到1万户以上。全区羊肉产量比2010年提高20%以上,肉羊经济杂交规模新增700万只以上,肉羊规模养殖比例由目前的26.1%提高到35%以上,出栏羊平均胴体重由目前的17公斤提高到22公斤以上,全区年增羊肉产量3.5万吨。三、主要技术路线新疆肉羊高效增产工程按照实施内容分为多胎肉羊杂交生产、肉羊育肥增产体系建设、

13、肉羊改良及经济杂交生产三个体系建设,根据不同的体系分别应用相应的技术路线。(一)多胎肉羊杂交生产体系主要技术应用方案-计划从山东、浙江等省引进小尾寒羊、洼地绵羊、湖羊等多胎品种羊,充分利用我区多胎品种策勒黑羊,建立多胎羊纯种繁育场,通过纯种繁育和风土驯化,提高多胎羊的适应性。多胎羊纯种繁育场负责向养殖场(户)提供多胎羊适龄生产母羊,保证养殖场(户)生产母畜及时更新。-利用萨福克、陶塞特、特克赛尔、杜泊等国外专用肉羊品种,以及多浪羊、阿勒泰羊、巴什拜羊等新疆本地良种羊作为该体系的杂交生产父本。-在受保护的新疆本地绵羊品种纯种分布核心区以外,科学合理地确定多胎肉羊杂交生产养殖场和养殖户。-由畜牧技

14、术服务部门统一组织,从甘肃、宁夏、内蒙及多胎羊原产地,为农牧养殖户及规模养殖场引进多胎杂种(寒湖、滩湖)或纯种母羊,建立生产群,开展肉羊杂交试验示范。-利用现有牲畜品种改良技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科研院校、养殖协会、合作社等社会团体的作用,为多胎肉羊杂交生产养殖场(户)提供杂交模式选择、选种选配、畜群周转计划、短期育肥技术培训、疾病诊疗和防疫等技术服务,为体系生产和销售提供保障。多胎肉羊杂交生产体系建设框架及多胎肉羊杂交组合模式见图1、2。具体杂交模式:杂交模式一:采用二元杂交,以萨福克、陶塞特等国外专用肉羊作父本,以小尾寒羊、湖羊、洼地绵羊等多胎羊作母本,进行杂交,杂交所产羔羊全部作商品羊处理

15、。杂交模式二:采用二元杂交,以巴什拜羊、阿勒泰羊、多浪羊等地方绵羊作父本,以小尾寒羊、湖羊、洼地绵羊等多胎羊作母本,进行杂交,杂交所产羔羊全部作商品羊处理。杂交模式三:采用三元杂交,以小尾寒羊、湖羊、洼地绵羊等多胎羊作父本,以巴什拜羊、阿勒泰羊、多浪羊等地方绵羊作母本,进行杂交,杂交一代公羔全部育肥出栏。所产优质杂种母羔再与萨福克、陶塞特等国外专用肉种公羊进行杂交,杂交后代全部作为商品羊处理。-由科研院所组织,利用区外多胎羊、本地良种羊、国外专用肉羊等品种,通过育成杂交,开展多种形式杂交组合实验,选择最佳组合,培育新疆多胎肉用羊新品种(品系)。图1 多胎肉羊杂交生产体系建设工程框架图乌苏市、沙湾县、乌市、阿克苏市、伽师县种 羊山东省小尾寒羊浙江省湖羊多胎种母羊繁育基地多胎种用母羊山东省洼地绵羊巴州种畜场和田地区策勒县策勒黑羊策勒县区内外种羊场萨福克、陶赛特等专用肉羊肉用种公羊繁育基地肉用种公羊区内种羊场多浪羊、阿勒泰羊等地方良种羊多胎肉羊养殖规划、组织、宣传和培训;指导选择杂交模式各级畜牧兽医局、畜牧兽医站;科研院(所);合作社、养殖协会等民间组织分布在乌昌、塔城、阿克苏、喀什、伊犁养殖场养殖者分布在乌昌、塔城、阿克苏、喀什、伊犁,和田、巴州、阿勒泰养殖户协助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