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范标准_某医院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规范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743630 上传时间:2019-07-0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规范标准_某医院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技术规范标准_某医院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技术规范标准_某医院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技术规范标准_某医院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技术规范标准_某医院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规范标准_某医院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规范标准_某医院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规范(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规范,第一章:医护人员的职责 第二章:注射前的心理准备 第三章:注射治疗的教育 第四章:注射药物 第五章:注射装置 第六章:注射技术“三位一体” 第七章:皮下脂肪增生与其他并发症 第八章:胰岛素注射相关问题 第九章:规范胰岛素注射标准9步骤(胰岛素笔) 第十章:注射部位规范检查三要素,注射技术是糖尿病注射治疗的三大关键因素之一,注射技术: 注射部位的选择 注射部位的轮换 注射部位的检查和消毒 选择是否你捏皮 选择进针角度 针头留置时间 注射器材的废弃 针头重复使用的危害,注射 药物,注射 装置,注射技术,根据可操作性/神经血管距离/皮下组织状况: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上臂 上

2、臂侧面或者后侧部位;皮下组织较厚,导致肌肉注射的概率较低。,腹部 以肚脐为中心,半径2.5cm外的距离,越靠近腰部两侧(即使肥胖患者),皮下组织的厚度也会变薄,因此容易导致肌肉注射。,臀部 臀部上端外侧部位;不管是少儿患者还是身材偏瘦的患者,该部位的皮下组织仍然丰富,最大限度的降低肌肉注射的危险性。,大腿 大腿外侧;皮下组织较厚,离大腿血管和坐骨神经较远,针头导致外伤的概率较低。,推荐注射部位,不同部位的吸收差异,腹部 87分钟 50% 较快 适合短效胰岛素,手臂141分钟 50% 中等至较慢 适合长效胰岛素或中效胰岛素,大腿164分钟 50% 中等至较慢,臀部较慢适合长效或中效胰岛素,不同注

3、射部位胰岛素吸收不同(分钟): -研究显示,50%胰岛素吸收所需要的时间腹部最快,手臂中等,大腿和臀部较慢。,关于注射部位选择推荐:,餐时胰岛素等短效胰岛素,最好选择腹部 希望胰岛素的吸收速度较缓时,可选择臀部。臀部注射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 给少儿患者注射中效或者长效胰岛素时,最好选择臀部或者大腿。,关于注射部位轮换的推荐:,一种已经证实有效的注射部位轮换方案:将注射部位分为四个等分区域(大腿或臀部可等分为两个区域),每周使用一个等分区域并始终按顺时针方向进行轮换。 在任何一个等分区域内注射时,每次的注射点都应间隔至少1cm,以避免重复的组织损伤。 从注射治疗一开始,就应教会

4、患者掌握一套简单易行的注射部位轮换方案。 每次患者就诊时,医护人员都应检查患者轮换方案的执行情况。,不同注射部位之间的轮换,“每天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每天不同时间注射不同部位” 一天三次注射: 早餐前 午餐前 晚餐前 一天四次注射: 早餐前 午餐前 晚餐前 睡前,腹部,上臂,大腿,臀部,大腿,上臂,腹部,左右轮换,左边一周,右边一周,部位对称轮换 左边一次,右边一次,部位对称轮换,同一注射部位内的轮换,每次注射时离上次注射点之间距离至少间隔1cm,关于注射部位检查和消毒的推荐:,患者应于注射前检查注射部位 一但发现注射部位出现脂肪增生、炎症、感染,应更换注射部位 注射时应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

5、当注射部位不清洁,或者患者处于感染易于传播的环境(如:医院、疗养院),注射前应当消毒注射部位。,关于捏皮的推荐:,所有患者应掌握捏皮的正确方法 捏皮时力度不得过大导致皮肤发白或疼痛 不能用整只手来提捏皮肤 最佳的注射步骤为: 1、捏起皮肤形成皮褶 2、和皮褶表面呈90进针,针头在皮肤内停留10 秒 3、拔出针头 4、松开皮褶,关于进针角度的推荐:,使用较短(4mm或5mm)的针头时,大部分患者无需捏起皮肤,并可90进针 使用较长(8mm)的针头时,需要捏皮或45角进针以降低肌肉注射的风险 我院均使用6mm胰岛素注射针头建议捏皮45进针,针头留置时间:,使用胰岛素注射笔: 在完全按下拇指按钮后,

6、应在拔出针头前至少停留10秒 使用胰岛素专用注射器 当注射器内活塞推压到位后,注射器针头无需在皮下停留10秒即可拔出,关于注射器材废弃的推荐:,医护人员必须熟知国家有关医疗废弃物处理的有关规定 所有医护人员应教会患者如何正确废弃注射器材 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说明可能发生于患者家人(如刺伤儿童)和服务人员(如垃圾收运工和清洁工)的不良事件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注射器材丢入公共垃圾桶或者垃圾场,注射器材的规范废弃:,废弃针头或者注射器的最佳方法是,将注射器或注射笔针头放入专用废弃容器内再丢。如果没有专用废弃容器,也可使用加盖的硬壳容器。,重复使用针头的危害:,风险一:重复使用影响注射剂量的准确性 针头重

7、复使用后,针头中残留的药液会影响剂量的准确性 注射后的针头留在笔上会因热胀冷缩引起胰岛素剂量的错误 风险二:针头断裂或针管堵塞 针头断裂:多次重复使用使针尖部位发生弯曲,甚至折断在人体内引起严重后果。 针管堵塞:使用过的针管内残留胰岛素易形成结晶阻塞针管,防碍下一次注射,风险三:疼痛增加 注射针头多次使用会造成针尖翻边卷刺,针头表面的润滑层发生脱落,导致注射部位出血、擦伤,增加患者疼痛,影响患者的依从性,风险四:导致皮下脂肪增生和硬结 皮下脂肪营养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 1、重复使用针头 2、使用纯度不高的胰岛素制剂 3、未轮换注射部位、反复多次注射同一部位 4、注射部位选择区域较小,注射相

8、关的问题:,皮下脂肪增生与其他并发症 皮下脂肪增生 疼痛 出血和瘀血 胰岛素的贮存 胰岛素的混匀 特殊人群胰岛素注射(儿童、妊娠),皮下脂肪的增生:,每次注射前都应检查注射部位,尤其是对已经出现皮下脂肪增生的患者 推荐方法:不仅需要视诊而且需要触诊。正常皮肤能被紧紧的捏在一起,而发生皮肤硬结的皮肤却不能 判断并避开出现疼痛、皮肤凹陷、皮肤硬结、出血、瘀斑、感染的部位 如发现皮肤硬结,应确认出现硬结的部位及大小,避开硬结进行注射,关于皮下脂肪增生的推荐(一),患者每次就诊时,医护人员应对其注射部位进行检查并教会患者自己检查注射部位,培训他们如何发现皮下脂肪增生及皮下结节 测量并记录病变的大小以便

9、长期随访。若病变部位肉眼可见,可同时拍照以便长期随访。,关于皮下脂肪增生的推荐(二),病变组织恢复正常通常需要数月或者数年 目前治疗和预防皮下脂肪增生的策略有: 使用纯化的人胰岛素 每次注射时规范检查注射部位 经常轮换注射部位 不重复使用注射针头,关于疼痛的推荐:,减轻疼痛的方法包括: 室温保存正在使用的胰岛素 使用酒精进行消毒时,应待酒精彻底挥发后进行注射 避免在体毛根部注射 选用直径较小、长度较短的胰岛素注射针头 每次注射使用新针头,关于胰岛素贮存的推荐:,已开启的胰岛素或胰岛素笔芯可在室温下保存(保存期为开启后一个月,且不能超过保质期) 未开启的胰岛素或胰岛素笔芯应储存在2-8的环境中,

10、切勿冷冻 避免受热或阳光照射,防止剧烈震荡 应培训患者在抽取胰岛素之前,确认是否存在结晶体、浮游物或者变色等异常现象,特殊人群的胰岛素注射妊娠,尚需进行更多的研究以明确妊娠期的最佳注射方案。医护人员利用常规胎儿超声波检查,对患者腹部皮下脂肪进行评估,并据此给以建议。目前,在缺乏前瞻性研究的情况下,推荐如下: 妊娠伴有糖尿病(包括任何类型的糖尿病)患者,若继续在腹部注射,应捏皮注射 妊娠期的后三个月应避免在脐周注射 可在侧腹部进行捏皮注射,关于胰岛素针头的推荐:成年,4mm、5mm适用于所有成人患者,并且在注射时通常无需捏皮,特别是4mm针头 成人患者采用较短针头( 4mm、5mm )注射时,针头与皮肤表面呈90垂直进针 在四肢或脂肪较少的腹部进行注射时,为防止肌肉注射,甚至在使用4mm和5mm针头时,可捏皮注射,使用6mm针头时可采用捏皮或45注射 使用长度8mm的针头,为避免肌肉注射应捏皮呈45,总 结,三位一体: 注射技术与注射药物、注射装置同等重要 正确的注射技术包括: 注射部位的选择和轮换、注射角度和捏皮的方法、注射针头长度的选择,合理器具的处理方案等,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