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药物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711158 上传时间:2019-07-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词解释--药物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名词解释--药物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词解释--药物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词解释--药物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标准品:用于生物鉴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百分吸收系数:在一定波长下,溶液浓度为1,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度,用 表示。比旋度:在一定波长和温度下,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1ml中含有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时测得的旋光度。崩解时限:口服固体制剂应在规定时间内,于规定条件下全部崩解溶散或呈碎粒,除不溶性包衣材料或破碎的胶囊壳外,全部通过筛网。C残留溶剂:在合成原料药、辅料或制剂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但在工艺中未能完全除去的有机溶剂。澄清度:检查药品溶液的混浊程度。重现性: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重复性:在较短时间间隔内,在相同的操作下,由同一分析人员连续测

2、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D定量限:指样品中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对照品:化学药品标准物质。滴定终点:指示剂的颜色或检测设备的电信号的突变点。滴定度:每1ml规定浓度的滴定液所相当的被测药物的质量。F分析方法的线性: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质的浓度或量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G干燥失重:指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所减失的量,用百分率表示。光谱分析法:利用物质的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的方法。H含量均匀度:小剂量或单剂量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和非均相液体制剂每片(个)含量符合标示量的程度。恒重:供试品连续将此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J检测限: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

3、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精密度: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鉴别:根据药物的某些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特性所进行的试验,以判定药物的真伪。K抗生素:在低微浓度下即可对某些生物的生命活动由特异性抑制作用的化学物质。凯氏定氮法: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馏出并为过量的酸液吸收,再以标准碱滴定,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由于蛋白质含氮量比较恒定,可由其氮量计算蛋白质含量,故此法是经典的蛋白质定量方法。N内标法:将一定重量的纯物质作为内标物加到一定

4、量的被分析样品混合物中,然后对含有内标物的样品进行色谱分析,分别测定内标物和待测组分的峰面积(或峰高)及相对校正因子,按相应公示及方法求出被测组分在样品中的百分含量。耐用性: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的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PpH测定法:用电位法测定供试品溶液的pH,衡量其酸碱性杂质是否符合限量规定。片剂: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原片状或异性片状的固体制剂。R溶出度:在规定条件下药物从片剂等制剂中溶出的速率和程度。熔点:一种物质按规定方法测定,由固体熔化成液体的温度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或在熔化时自初熔到全熔的一段温度。溶解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药品的纯度、晶型或粒度,也可供精制或制备溶液

5、时参考。热重分析法:利用热天平在程序控制温度的条件下,测量物质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记录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从而准确的测量物质的质量变化及变化速度。容量分析法:将已知浓度的滴定液由滴定管滴加到被测药物的溶液中,直到滴定液与被测药物反应完全,然后根据滴定液的浓度和被消耗的体积,按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出被测药物的含量。热源:药品中存在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S释放度:口服药物从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制剂以及透皮贴剂等在规定溶剂中释放的速率和程度。酸碱滴定法:在一定指示液下,用酸或碱滴定供试品溶液中的碱性或酸性杂质,以消除酸或碱滴定液的毫升数作为限度指标。色谱柱的理论板数:用于评价色谱柱的分离效能。色谱

6、峰的分离度:用于评价待测组分与相邻共存物或难分离物质之间的分离程度。色谱峰的拖尾因子:用于评价色谱峰的对称性。渗透:溶剂通过半透膜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现象。T特殊杂质:在特定药物生产贮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随药物的不同而不同。体内药物分析:体内样品中药物及其代谢物或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的定量分析。提取回收率:从生物样品介质中回收得到待测物的响应值与标准物质产生的响应值的比值。W外标法:标准物质与被测样品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单独测定,把得到的色谱峰面积与被测组分的色谱峰面积进行比较 求得被测组分的含量。X吸收系数法:按各品种项下的方法配制供试品溶液,在规定的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再以该品种在规

7、定条件下的吸收系数计算含量。线性:在设计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血药浓度:血浆或血清中的药物浓度。细菌内毒素:格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具有致热作用。Y药物的鉴别试验: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来判断药物的真伪。药物的专属鉴别试验:根据每一种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及其所引起的物理化学特性不同,选择某些特有的灵敏的定性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一般杂质:是指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一般鉴别试验:依据某一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或者理化性质的特性,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药物纯度:药物的纯净程度。药

8、品质量标准: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来源、处方、生产、工艺、贮藏运输条件等所制定的,用以检验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药物分析:利用分析测量手段,发展药物的分析方法,研究药物的质量规律,对药物进行全面检验和控制的科学。药品的稳定性:指其保持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不变的能力。药品标准: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易碳化物:药物中存在的遇硫酸易炭化或易氧化而成色的微量有机杂质。饮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Z专属鉴别试验:根据每一种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及其所引起的理化性质的不同,选

9、用某些特有的、灵敏的定性反应来判断药物的真伪。炽灼残渣:系指有机药物经碳化或挥发性无机药物加热分解后高温炽灼,所产生的非挥发性无机杂质的硫酸盐。重量差异:按规定称重方法测得片剂每片的重量与平均片重之间的差异程度。准确度: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杂质的限量: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专属性:在其他组分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中药: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和保健作用的物质。指示剂法:在一定量指示液的变色pH范围作为供试液中酸碱性杂质的限度指标。重金属: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代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缀合物:药物或其代谢物与体内的内源性物质结合生成的产物。制剂:原料药加入附加剂、赋形剂、稀释剂等,并经过适当的工艺流程制成。中药制剂:以中药为原料,按照中医药学理论基础配伍、组方,以一定制备工艺和方法制成一定剂型的药物制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