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第四章第三节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696919 上传时间:2019-07-0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件第四章第三节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文件第四章第三节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文件第四章第三节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文件第四章第三节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文件第四章第三节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件第四章第三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件第四章第三节(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各类旅游景区产品开发规划,(一)风景名胜区规划定义 风景名胜区是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按用地规模可分为小型风景区(20km2以下)、中型风景区(21100 km2)、大型风景区(101500 km2)、特大型风景区(500 km2以上)。,风景名胜区规划也称风景区规划,是保护培育、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风景区,并发挥其多种功能作用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风景区规划应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二个阶段进行。,(二)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原则 风景区规划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因地制宜地突出本风景区特性。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1、应当

2、依据资源特征、环境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统筹兼顾,综合安排。 2、应严格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原有景观特征和地方特色,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良性循环,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充实科教审美特征,加强地文和植物景观培育。,3、应充分发挥景源的综合潜力,展现风景游览欣赏主体,配置必要的服务设施与措施,改善风景区运营管理机能,防止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倾向,促使风景区有度、有序、有节律地持续发展。 4、应合理权衡风景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的综合效益,权衡风景区自身健全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关系,创造风景优美、设施方便、社会文明、生态环境良好、景观形象和游赏魅力独特,人与自然协调发

3、展的风景游憩境域。,(三)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内容 根据风景名胜区为划规范,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包括如下内容: 1、现状分析 2、风景资源评价 3、风景区范围、性质和目标 4、风景区分区、结构和布局 5、风景区容量、人口及生态原则 6、风景区专项规划,(1)保护培育规划 (2)风景游赏规划 (3)典型景观规划 (4)游览设施规划 (5)基础工程规划 (6)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7)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8)土地协调规划 (9)分期发展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成果包括风景区规划文本、规划图纸、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等四个部分。 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内容包括:确定景区内近期建设景点布局、道路交通的选线走向

4、、游览和服务设施定点选址,明确各项建设用地范围和开发建设的规划设计条件。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报国务院审批;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市、县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由市、县人民政府审批。,风景名胜区的划分等级,(一)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森林公园总体设计的指导思想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应以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充分利用森林旅游资源,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科学保护、合理布局、适度开发建设,为人们提供旅游度假、休憩、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以开展森林旅游为宗旨,逐步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2、森林公园总体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5、 第一,森林公园建设以生态经济和旅游经济理论为指导,以保护为前提,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森林公园建设应以森林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客源市场为导向,其建设规模必须与游客规模相适应。 第三,森林公园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独特风格和地方特色。 第四,统一布局,统筹安排建设项目,做好宏观控制;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应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可视条件安排分步实施。,(三)森林公园旅游开发规划内容 1、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必须全面贯彻有关各项方针、政策及法规,有利于保护和发送生态环境,妥善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游览与生产和服务及生活等诸多方面之间的关系。,2、旅游功能分区

6、 根据森林公园综合发展需要,结合地域特点,应因地制宜设置不同功能区。,游览区:为游客游览观光区域。主要用于景区、景点建设;在不降低景观质量的条件下,为方便游客及充实活动内容,可根据需要适当设置一定规模的饮食、购物、照相等服务与游艺项目。 游乐区:对于距城市50km之内的近郊森林公园,为添补景观不足、吸引游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建设大型游乐与体育活动项目时,应单独划分区域。 狩猎区:为狩猎场建设用地。选择地形较为封闭,远离游览区、野营地和娱乐区,适宜野生动物繁殖的生活地带。,野营区:为开展野营、露宿、野炊等活动用地。 休、疗养区:主要用于游客较长时期的休憩疗养、增进身心健康之用地。 接待服务

7、区:用于相对集中建设宾馆、饭店、购物、娱乐、医疗等接待服务项目及其配套设施。 生态保护区: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公园生态环境为主要功能的区域。,生产经营区:从事木材生产、林副产品等非森林旅游业的各种林业生产区域。 行政管理区:为行政管理建设用地。主要建设项目为办公楼、仓库、车库、停车场等。 居民生活区:为森林公园职工及公园境内居民集中建设住宅及其配套设施用地。,3、景点与游览线路设计 (1)组景 组景必须与景点布局统一构图,以达到景点与总体环境相协调;充分利用已有景点,视其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修整、充实、完善,提高其游览价值;新设景点必须以自然景观为主,突出自然野趣;以人文景观做必要的点缀,

8、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2)景点布局 景点布局要突出森林公园主题,从公园整体到局部都应围绕公园主题安排;总体布局应突出主要景区,以主要景区为中心;景区内应突出主要景点,以主要景点为中心;运用烘托与陪衬等手段,合理安排背景与配景;,(3)游览线路设计 游览线路设计主要包括游览方式的选择、游览线路的组织、游览内容的确定。 游览方式一般包括:陆游,主要为步行或利用必要的代步工具进行游览,游览和活动内容比较丰富且经济简便,它是目前主要的游览方式;水游是利用自然或人工水体,乘舟游览,它可充分利用水面,开展水上游览,丰富游览内容;空游主要指乘直升机、滑翔机、热气球、缆车等进行空中游览,,(四)森林旅游区开

9、发中的四项建设工程,1、植物景观工程 森林旅游区森林的经营方向是为森林旅游服务,采取的各种经营措施必须与游览观光及各种旅游功能需要相适应,所以旅游区的森林植被要兼顾景观、休憩、疗养、保健、科研、保护生态环境等多种旅游功能,应根据需要,因地制宜地合理布局,统一安排。,森林植物景观是森林公园景观的主体,包括主景、配景和衬景。它应以现有森林植被为基础,按景观需要,结合造林(种草、种花)、改造和整形抚育等措施进行设计,不应大砍大造,应保持森林植被原始状态。,2、保护工程,(1)生物资源保护,(2)景观资源保护,(3)生态环境保护,(4)安全、卫生,3、旅游服务设施工程 旅游服务设施工程即宾馆饭店、餐饮

10、、购物等建设工程。 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应与游客规模和游客需求相适应,高、中、低中档相结合,季节性与永久性相结合;旅游服务设施基地选择,应有利于保护景观,方便旅游观光,为游客提供畅通、便捷、安全、舒适、经济的服务条件;旅游服务设施应满足不同文化层次、职业类型、年龄结构和消费层次游人的需要,使游客各得其所。,4、基础设施工程 森林公园中的基础设施工程通常包括道路、水、电、通讯、燃气等线路的布置。一般要求:森林公园内道路、水、电、通信、燃气等线路布置,不得破坏景观,同时应符合安全、卫生、节约和便于维修的要求,电气、上下水工程的配套设施,应设在隐蔽地带;应尽量与附近城镇联网。,(1)园路线形设计规定,(

11、2)园内道路规定,(3)道路分类与技术标准,(五)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设计说明书编写提纲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和附件三部分组成。,(一)主题园的特征 主题园是根据特定的主题而创造出的舞台化的休闲、娱乐场所,是现代人造景观的典型代表,具有明显的商业性。,1、产品性 主题园是一种商业行为明显的人造旅游景观,一般按企业行为操作。对投资企业而言,主题园首先表现为企业的产品。旅游者在主题园的消费不是物质消费行为,而是一种价值交换行为。主题园经营服从市场规律,具有独特的产品生命周期。主题园特别是大型主题园的开发与市场引入是一个迅速的叠加过程。,2、大众性 主题园是大众化旅游的产物,是为

12、满足大众旅游者追新求异的心理需求而产生的,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和传统旅游景观相比,主题园在继承其审美、教育功能的同时,消遣和娱乐功能进一步强化,世俗味较浓。 第二,主题园重视大众传媒的塑造。主题园目标市场是大众化旅游者,所以特别重视在大众化传媒中的形象塑造。此外,替代景观的竞争也迫使其重视传媒形象。 第三,主题园具有多样化和易变的发展趋势。当代大众的消费特征一方面表现为“朝秦暮楚”的易变特征。,3、创造性或艺术性 主题园有特定的主题创意,从创意构思到规划设计,从整体布局到单项景观设计,从路线组织到气氛渲染,从外围配套到形象策划,一个成功的主题园都凝聚着规划设计者的创造性思想,有主题创意是主题

13、园区别于其他旅游吸引物的最大特点。,(二)主题园规划设计的内容,1、主题园规划设计原则,一般来说,设计主题园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1)独创性原则,主题创意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其中比较多见的有三种:求新、求异、求最。求新,是指设计过程中引入全新的概念,以给人新鲜的感觉。,(2)文化性原则,(3)商业性原则,(4)主题的层次性原则,2、主题园的区位特征,(1)市场区位,有关研究指出:一个大型主题园必须位于没有强烈市场竞争地区。其一级客源市场最少需要200万人口,市场范围在50英里或1小时汽车距离内;二级客源市场也要有200万人口以上,在150英里或3小时汽车距离内,在这个距离内旅游者可以在1天

14、时间内往返;二级客源市场之外以及流动人口属三级客源市场。,(2)交通区位,主题园用地选址要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位于交通主要干线旁或附近,有次级道路作辅助或紧急出入品; 视野开阔,可以向经过的汽车乘客展示标志性景点; 有足够的水、电、污水处理等设施; 附近居民不反对发展主题园,有充足的用地。一个大型主题园至少需200英亩土地,地形平坦或略有起伏。,(3)地区价位,(4)环境价位,一方面,由于交通和市场的约束,主题园不能远离大城市,也不能位于非常偏僻的地方;另一方面,由于市区内地价高昂,主题园一般不可能位于城区,在地价的作用下,主题园一般位于郊区交通方便地段。,主题园的选址从环境的角度主要考虑

15、两方面因素:一是尽可能选址于自然风景优美、人文景观资源丰富的地域;二是选址于旅游资源丰富或旅游项目相对集中的地区。,3、主题园规划设计的内容,(1)形象定位 形象定位是主题园给游客的感知印象。主题园使用什么广告语,建筑或传媒使用什么标识,如何在游客心目中确立有利于自己的形象,这就是形象定位要解决的问题。,(2)服务对象定位 它是解决主要为了哪个消费层次的游客服务、规划设计如何朝这个游客层次靠拢的问题。如果主要服务对象设定为高收入者,则环境布置、建筑装潢、门票价格、消费档次,均应考虑高收入者消费的需求。,(3)游客容量设计,常用的方法是用空间面积来度量拥挤程度。西方学者认为,一般人工吸引物(即主

16、题园)形成的旅游地,比较理想的容纳能力是5000人/公顷。国内在策划设计主题园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单位面积的容纳能力。,(4)组景和构景 组景和构景设计,是表达主题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设计必须兼顾三个原则:第一是地方特色,即特别关注地方性,,4、主题园主题选择与创作模式 现代主题园主题多种多样,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民族文化、地方历史文化为主题。,(2)以异国文化、异地自然景观为主题。,(3)以童话幻想、科学技术和宇宙为主题。,(4)以历史人物、文学名著为主题。,从规划设计的角度,创造性是主题园的生命力。人们常将原创性主题园和派生性主题园两者合而构成一个类型体系,形成一个创作模式。主题园创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游乐园模式,(2)西游记宫模式:,(3)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模式,(4)电影城模式,(5)博物馆模式,(6)文化性主题模式,对一个待建的文化性主题园,其主题及其支持项目的选择是关键,直接关系到主题园的吸引力与经营成功与否。主题园的项目策划过程一般有4个阶段(如图4-4)文脉分析和主题开发、项目构思、景观结构与环境设计、形象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