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说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6721 上传时间:2017-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说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年整理]说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年整理]说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说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说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历史系 07-2 白金鑫 07160049第 2 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说课教案)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废井田,开阡陌,介绍了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从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到商周的井田制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度。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内容围绕着土地私有制展开,分别介绍了土地私有制的多种形式,在土地兼并下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以及在较低生产力水平下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经营方式。二、教学目标:1.通过电子课件的展示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以及井田制度下公田与私田的本质区别。2.通过教师的讲述和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的过程和形

2、式。3.通过课堂分析与讨论,让学生明白我国古代土地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先民的智慧,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操,以及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感。三、 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本课重点在于中国古代社会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以及从井田制到土地私有制转化的原因,还有私有制土地形态下的租佃关系的普遍化发展趋势。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为什么会从开始的井田制演变为土地私有制,井田制怎么会失去了它所存在的土壤呢,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必须讲清楚。四、说学法:1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经过必修一的学习,对于高中历史学习已经基本适应了,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是,对于本课一些知识他们在

3、初中阶段没有学过,而且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还没养成,综合探究合作学习能力也有限,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还在感性的层面。2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表演,师生互动等途径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五、说教法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与适当引导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能够较好的控制课堂气氛。问题情景探究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情景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史论结合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阅读原始材料,从而得出相关的认识,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丰富人文内涵。六说教学程序导入新课展示一幅漫画,以此抓住学生的情绪,打开学生的思路。一

4、、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设计思路: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但是条理较为清楚,难度不大,首先采用问题导学方式,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相关的几个问题:()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井田制是什么性质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后来是如何瓦解的?然后再展示两位改革家管仲与商鞅的图片,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统治者也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来适应时代的变化,而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才能成功。师生互动:首先组织学生迅速浏览教材第一目的内容,思考问题: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原始社会实行土地公有制;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春秋以后,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建立起来。展示图片及材料设问从上面

5、的图片和材料中可以看出井田制有什么特点呢?应该是什么性质的土地制度?学生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实际上为贵族占有,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井田制实际上是贵族土地所有制。设问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当时奴隶们在公田是怎样劳作的吗?学生奴隶们集体劳作,实行大规模简单协作。设问由井田制的特点可以看出井田制和当时西周的哪项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呢?学生西周的分封制。教师总结过渡:由此可见,经济上的井田制和政治上的分封制是密不可分的,从而共同促成了西周文明的繁荣。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一方面表现为大量

6、公田被抛荒,另一方面则是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设问 结合春秋时期的社会大背景,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学生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水平提高。设问 这就使得一家一户的个体农耕成为可能,所以,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面对这样的形势,当时的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了呢?产生了什么样的实际效果?学生 春秋时期,各国为刺激生产积极性、扩大剥削量,先后进行税制改革,这些改革在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加速井田制的瓦解。如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措施,鲁国实行初税亩。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实行变法,其中以商鞅变法效果最好,从而以法令的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展示图片

7、 中国古代的改革家管仲与商鞅教师介绍 管仲与商鞅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改革家,他们能够敏锐的观察到当时社会的发展大势,从而顺应历史潮流,进行一番有作为的改革,从而推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问题探究 当时社会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们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又是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逐步的推广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生产关系领域内的土地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管仲与商鞅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顺应这一变化,实行相应的改革,富国强兵,以达到称霸和兼并的目的。这样,到了战国时期,井田制已经崩溃,代之而起的是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设问 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其中哪种占主要

8、地位?学生 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其中地主私有土地占主要地位。过渡设问 那么地主是靠什么途径来扩大他们的地产的呢?(导入下一标题) 教学反思 这部分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但难度不大,将教材内容打破,进行教材资源的重新整合,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采取材料分析的方法,通过材料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理念,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二、土地兼并设计思路 此部分内容课标并未作明确的表述,但这无疑是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而且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由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土地兼并的原因和表现,然后通过分组讨论和表演这种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封建社会各个阶层在土

9、地兼并中的利害得失,从而更好地理解土地兼并所带来的危害。师生互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八页的第一、二的楷体字内容,思考问题:地主兼并主要以什么方式兼并农民的土地?由此可见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地主通过土地买卖的方式进行土地兼并,而且这是一种合法的形式,因为这时的土地已经成为了农民的私有土地了,因而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以只要封建土地私有制不被废除,土地兼并的问题就得不到根本的解决。所以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的趋势是愈演愈烈、不可遏制。展示材料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

10、,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设问 土地兼并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 引导 土地兼并会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利益?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土地兼并的直接后果是大量自耕农丧失土地,经济状况恶化,从而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由于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又会导致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地主阶级的势力的膨胀又会对封建中央集权构成威胁,影响到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设问 面对这样的危害,历代封建政府又采取了哪些措施了呢?学生 统治者常采取均田、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如 485 年,北魏颁布均田令,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准使用

11、,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隋代至唐初,均田制的具体内容虽有所调整,但基本精神不变。设问 那么这些相关的措施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呢?学生 不能,因为这些措施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私有制,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所以到明清时期,土地兼并已经日益普遍,不可遏制了。设问过渡 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广大农民又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他们又是如何生存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导入下一个标题)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发展和演变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还深切的体会到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农民的生活状态,从而更加深了我们对我国古代历史的认识,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经济的逐步发展和人民不断的反抗斗争一步步推动着历史的前进和文明的进步。最后,通过课后习题的提问,讲评加以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