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文章中使用数字的一般规范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6690 上传时间:2017-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文章中使用数字的一般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年整理]文章中使用数字的一般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年整理]文章中使用数字的一般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文章中使用数字的一般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文章中使用数字的一般规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章中使用数字的一般规范及常见错误拾例参考国家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以下简称试行规定)、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及国家汉语使用数字有关要求,结合工作实践,笔者用归纳法撰写本文,目的是使大家能规范使用数字,在今后撰写文章时,不犯或少犯数字使用错误。 一、正确用法 在一般的文章中,经常要使用数字,但数字使用是有具体规定的,不能自行其是。具体有下列几种规定: (一)使用阿拉伯数字或汉字数字唯一而确定的情形。 1、统计表的数值,如正负数、百分比、分数、比例等,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如 75、-1.3、21.2%、1/7、1:1000 等,如用汉字数字就累赘难看。 2、

2、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数字。如一把刀、二倍体、三叠纪、四面八方、五四运动、六五规划、七上八下、八面玲珑、九三学社、十月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百团大战等等。如用拉伯数字代替,就显得滑稽可笑。 (二)使用拉伯数字或汉字数字,目前体例尚不统一且不确定情形。 凡遇此种情形,总的原则是,凡可以使用阿拉柏数而且又很得体之处,特别是当所表示的数目比较精确时,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当不好确定到底用阿拉伯数字还是汉字数字时,可以灵活运用,但全文体例应相对统一。 1、时间量 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 一是公历世纪、年代、月、日。如公元前 3 世纪、20

3、 世纪 90 年代、2007年 5 月 20 日; 年份一般不应简写,如 2001 年不应简作:“零一年”或“01 年”。 二是时、分、秒。如 2 时、17 时 30 分。 应当使用汉字数字的情况 一是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如丁卯年八月十五日、正月初一、九月九日重阳节等; 二是中国清代及以前的历史纪年、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如康熙十二年、贞观八年、藏历阳木龙年一月; 三是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意义的词组。如“一二八”事变、五一国际劳动节、三八妇女节等。 2、物理量 物理量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如 15 千米、30 平方米、37 度、3 安培、4 伏特等。 3、非物理量 非物理量一般分二

4、种情况:一是一般情况下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 100 元、10 个月、60 岁、150 人、5 万册、1000 幅、30 名等;二是整数一至十,如果不是出现具有统计意义的表格数组,可用阿拉伯数字,也可用汉字数字,如某高中有教职员工 450 人,学生 500 人;提了十条意见,买了二本书等。但不管使用那种,一定要照顾上下行文,全文布局合理,互相照应。 4、多位整数与小数 此时应使用阿拉伯数,凡例有以下几种: 专业性科技出版物的分节法。如 7.356 42(从小数点起,向左和向右每三位数一组,组间空四分之一汉字的位置)。 非专业性科技出版物可使分节法,也可不分节。如 1.560.615.917;也可

5、用亿、万汉字作单位进行简缩写法,如 220000000 也可写作 22000 万或 2.2亿,但一般不得写作 2 亿 2 千万。 数值巨大的精确数字,为了便于定位读数或转下行,有关部门规定可作为特例使用。如 1990 年中国人口普查人数为 11 亿 3368 万 2501 人。 一个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不应断开移转下行。 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在描述范围时应使用浪纹式连接号,如 18 米22米。 5、概数和约数 相邻的两个数并列连用表示概数,此时必须使用汉字数字,且中间不能使任何符合隔开,如四五个小时、三五天等。 带“几”字的数字表示约数,也必须使用汉字数字。如几万人、十几天、几百分之一等。还

6、有就是用“多”、“余”、“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约数时一般情况也用汉字数字,但如果为了对应文章其余部分,此时也可用阿拉伯数字。 6、代号、代码和序号 部队的番号、文件编号、证件号码和其他序号,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8317 部队、赣府办发200710 号文件、维生素 B12、18/20 次特快动车等。 7、行文标注 引文标注中版次、卷次、页码,一般使用阿拉伯数字。如见“中国统计2007 年第 1 期第 21 页”,“见许慎:说文解字,影印陈昌治本,127 页,北京,中华书局,1963”。 二、常见误用 我们平时经常会阅读报刊杂志,通过仔细辩别和归类,文章中数字使用有时会出现下列错误: 1

7、、星期几错误用阿拉伯数字。如“现在已是星期 5 下午可以放松了”。根据试行规定和国家标准明文规定,星期几一律用汉字,星期 5 应写为“星期五”。 2、文学作品中误用阿拉伯数。如“18 岁的姑娘象朵花”、“飞流直下3000 尺”,国家的标准和规定都要求使用汉字,“18 岁”应改为“十八岁”,“3000 尺”改为“三千尺”。 3、夏历月日误用阿拉伯数字。如“8 月 15 中秋节”,应改为“八月十五中秋节”、“大年 30”应为“大年三十”、“丁丑年 4 月 1 日”应改为“丁丑年四月一日”。 4、清代以前历史纪年误用阿拉伯数字,如“光绪 27 年”,根据国家标准规定,中国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中国各民

8、族的非公历纪年,均不能与公历混用,并且在后面用括号注明相当于公历年份,应改为“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 5、年份误用缩减和省略。如“90 年中国进行了第四次人口普查”,应改为“1990 年”;“1992 年96 年”,应写为“1992 年1996 年”。 6、已定型或固定的词或词组误用。如“10 月革命”应写作“十月革命”,“第 3 世界”应写为“第三世界”,“25000 里长征”应写为“二万五千里长征”。 7、世纪和年代误用汉字数字。如“十八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应写为“18 世纪末”、“21 世纪初”。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以及时、分、秒,属一个完整时间系列,均应用阿拍伯数字表示,不能年、月、日用阿拉伯数字,世纪和年代又用汉字数字表示。 8、概数误用阿拉伯数。如“别看他才 3、4 岁,可机灵呢”,“3、4 岁”应改为“三四岁”。 9、约数误用阿拉伯数,如“挖了几个月,才得到 10 几克黄金”,“10 几克”应写为“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