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水文学与地貌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6679 上传时间:2017-05-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水文学与地貌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7年整理]水文学与地貌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7年整理]水文学与地貌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7年整理]水文学与地貌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7年整理]水文学与地貌学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水文学与地貌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水文学与地貌学复习资料(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文学与地貌学复习资料水文学部分名词水体,水文学,水文现象水循环,水分更新周期,水量平衡,河流,河流纵/横断面,河流的补给,水系,河网密度,河流弯曲系数,分水岭,分水线,流域,水位,流速,流量,河流泥沙,产流,汇流,年径流量,湖泊,水库 死水位:水库在调蓄过程中有一个设计的最低水位,根据发电最小水头和灌溉最低水位而确定,同时也考虑泥沙淤积情况。死库容:死水位以下的库容不能用以调节水量。兴利(有效)库容:为了满足灌溉,发电等需要而设计的库容,称为兴利库容。防洪库容:为调蓄上游入库洪水,削减洪峰,减轻下游洪水威胁,以达到防洪目的的库容。湖泊增减水:由于强风或气压骤变引起的漂流,使湖泊迎风岸水量聚积

2、,水往上涨,背风岸水往下降,前者称为增水,后者称为减水,两岸形成水位差,湖面变成倾斜状态,这种状态反过来阻碍漂流作用,并在水下形成补偿流。沼泽,冰川,成冰作用,冰川的累积,冰川的消融,地下水,含水介质的空隙性,含水介质的水理性质,含水层,隔水层,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洋:时间大洋的中心部分和主体部分,远离大陆,深度大,面积广,不受大陆影响,具有较稳定的理化性质和独立的潮汐系统,以及强大洋流系统的水域(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海:靠近大陆,深度浅,面积小,兼受洋陆影响,具有不稳定的理化性质,潮汐现象明显,并有独特海洋系统水域。地中海:位于大陆之间的海,分为陆间海,内陆海。边缘海:位

3、于大陆边缘的水域,一部分以大陆为界,另一部分以岛屿,半岛,群岛与大洋分开。波浪:每个水质点作周期性运动,所有水质点相继振动,便引起水面呈周期性起伏。 ,洋,海,海湾,海峡,海冰,风浪:在风的直接作用下,水面出现的波动。涌浪:风浪离开海区传至远处或风区里,风停息后所留下的波浪。驻波:波形不向前传播,只是波峰和波谷在固定点不断升降交替的波浪。海岸的绕射:海浪可以绕过障碍进入被岛屿,海岬或防波堤等遮蔽的水域。波浪的折射:当波浪传入浅水或近岸区域时,某波峰线与底部的地形等深浅成一偏角,由于水深不断变浅,波速减慢,从而波向线将逐渐偏转,转到接近于与等深线垂直,最后垂直于岸线。潮汐:海水的周期性涨退现象。

4、半日潮:在一个太阳日内,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而且两相邻高潮或低潮的潮高几乎相等,涨落潮时也几乎相等的潮汐。洋流:即海流。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海区平地或垂直地向另一海区规模的非周期性运动。水团:形成同一源地(海区) ,理化特性和运动状况基本相同的海水。厄尔尼诺现象:一弱表层暖流,沿厄瓜多尔和秘鲁北部沿岸向南伸展到大约南纬 6度 ,在异常年份,发生灾难性移位,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域中海温异常升高,沿岸上升流消失,导致秘鲁渔场减产,南美洲西部连降大雨。水文区划填空水体的分类(按照地球上分布的部位):大气水体,地表水体,地下水体水文学以自然界的水文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水

5、文学的研究方向:水文学的分支学科,按研究水体可以分为() () () ,按研究目的和方法分为() () () ,按研究内容分为() () () 。水文学的研究方法() () ()从科学发展特征的角度考虑,可以将水文学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 () ()地球上的水循环有着其形成的内因和外因按照水循环发生的地域范围可以将其划分为() ()两种类型。请写出水量平衡方程式的最基本形式:请写出通用水量平衡方程式:请写出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式:请写出流域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式:请写出多年平均的全球水量平衡方程:通常,河流共分五段() () () () () 。河口根据地貌形态可分为() ()两类

6、,长江/黄河/珠江属于() ,钱塘江属于() 。河流纵断面可分为四种类型() () () () 。河流横断面是决定() () () ()的重要因素。按照进入河槽的途径,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可以分为() ()两大类。水系类型主要有() () () () () () ()七个类型流域特征包括() ()两种。为了对比不同河流的水位,目前我国规定统一采用()作为绝对基面。河流的特征水位有() () () () ()五种。请写出谢才公式()河流含沙量的大小与() () () () ()等因素有关。河流泥沙的计量单位有() () () () () 。河流的冰情包括() () () 。湖泊的类型:按湖盆成因分

7、类:构造湖、火口湖、堰塞湖、河成湖、风成湖、冰成湖、海成湖、溶蚀湖。按湖水的补排情况分类:吞吐湖、闭口湖。按湖水的矿化度分类:淡水湖、微咸水湖、咸水湖、盐水湖。按湖水营养物质分类:贫营养湖、中营养湖、富营养湖。湖水的运动形式有() () () () ()五种。水库一般由() () ()组成。沼泽的形成大致可分为() () 。水体沼泽化可分为() () () ,陆地沼泽化可分为() () 。沼泽的类型,按发育阶段划分() () () ,按有无泥炭累积划分() () 。粒雪化过程可分为() ()两类。冰川物质平衡是指() ()的数理关系。冰川的消融有() () ()三种方式。岩石的空隙分为() (

8、) ()三类。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很多,起决定作用的事() () 。含水介质的水理性质包括() () () () 。常见的含水层有() () () ()等,常见的隔水层有() ()等。适宜形成承压水的构造是() () 。地下水渗流可分为() () 。线性渗透定律又称为() ,非线性渗透定律又称为()写出达西定律的表达式写出谢才非线性渗透定律的表达式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有() () () () ()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主要有() () () () ()根据海洋所处的地理位置、形态特征和水文特征不同,可将世界大洋分为主要部分和附属部分,主要部分是() ,附属部分是() () ()潮汐的类型:半日潮、全日

9、潮、不正规半日潮、不正规全日潮。潮汐的成因:海洋潮汐由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引起,以月球为例,就地球而言,作用其上有两个力: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和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作平运动时受到的惯性离心力。这两个历史引起潮汐的原动力。潮汐的日变:半日周期潮。日周期潮。潮汐的月变:半月周期潮。月周期超。波浪要素:波峰,波谷,波顶,波高,波长,波陡,周期,波速。海洋的能量效应: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流能。热能:温度差能。化学能:盐度差能。生物能:光合作用能水文区划的对象是()水文区划的原则() () () ()水文区划的方法() () ()简答水文现象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当前水文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简述水循环形成

10、的内因和外因。简述水文循环的大/小循环的基本特点。简述研究水量平衡的意义。水循环的研究发展趋势。请简述河流上/中/下游的特征。流量过程线的主要作用。流域产流方式特点及分布:超渗产流方式:遵循超渗地面径流产流机制。a.特点:降雨强度大于下渗强度时才产生地面径流,而径流量与产流面积并不是随降雨的继续而增长,而是有增有减,径流量与产流面积主要与降水强度与下渗强度有关。b.分布:超渗产流主要发生在地下水埋藏深,包气带厚度大,土壤透水性差,植被也较差的丘陵区或干旱地区。饱和气流方式:其一为包括饱和地面径流,土壤径流及地下径流三种产流机制的类型;其二为包含饱和地面径流与壤中径流两种产流机制的类型;其三为包

11、含饱和地面径流与地下径流两种产流机制的类型。a.特点:土壤比较湿润,且接近地下水面有毛管水带,土壤层缺水量较小,一次性降水下渗锋面很容易与毛管水建立水力联系,包气带很容易达到饱和。b.分布:多发生在包气带较薄,植被较好,土壤透水性强,下渗强度大的地区。超渗与饱和产流交替型方式。超渗产流与饱和产流的区别:前者决定于降雨强度,而与降雨量大小关系不大,后者决定于降雨量的大小,与降水强度无关;一般来说潮湿地区以饱和产流为主,干旱地区以超渗产流为主。流域汇流的影响因素:降水特性的影响:对相同降水量来说,雨强越大,降雨损失量越小,产流越快,洪峰流量越大,流量过程线越尖瘦。流域地形坡度的影响:地形坡度越陡,

12、汇流速度越快,汇流时间越短,地面径流的损失量就越小,流量过程线越尖瘦。流域的形状的影响:狭长的流域汇流时间较长,径流过程平缓;扁形流域因汇流集中洪水涨落急剧,峰形尖瘦。水力条件的影响:在畅流条件下,水位越高,流速越快,汇流历时越短,峰量越大,因而峰形越尖瘦。洪水:大量降水或积雪融水在短时间内汇入河槽,形成特大的径流,称为洪水。洪水的影响因素:天气因素:暴雨形成以后,进而形成洪水。流域的下垫面因素:地形起伏影响气流运动,湿热气团在运动过程中如遇到起伏的高山峻岭,就沿山坡爬升,形成地形雨。流域面积的大小,形状,土壤性质及植被。洪水波的展开与扭曲变形:在洪水向下游推移的过程中,波速变小,波长增加,波

13、高减小的变形称为水波的展开。波前长度逐渐减小,比降不断增大,波峰不断超前,而波后长度不断拉开,比降逐渐平缓,这种现象称为洪水波的扭曲变形。枯水:河流断面上较小流量的总称。影响枯水径流的因素:流域蓄水量的影响因素:前期降水量大,渗入地下的水量多,地下蓄水量就多;反之,地下蓄水量多,补给枯水径流减少。 。河流的大小及发育程度因素:大河流域面积大,地面地下水蓄水量也较大,同时大河水量越丰富,水流的能量就越大,河床下切的深度也就越大,河流切割的含水层越多,得到层间水的层次和水量也越多,因而获得地下水补给的范围就越广,故大河的枯水径流比小河丰沛而稳定。简述沼泽的基本特征:简述影响沼泽形成的基本因素。简述

14、沼泽的水文特征。简述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构成含水层应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构成含水岩组的基本条件,构成蓄水构造的三个基本要素潜水的特征,承压水的特征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地下水的动态特征/类型海水中所含的物质可分为哪三类?三大洋表面水温分布的特点海水温度的垂向分布海水温度的时间变化特点 83、洋流的分类:风洋流: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密度流:是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的,当摩擦力忽略不计时,密度流又称地转流或梯度流。补偿流:由于海水从一个海区大量流出,而另一个海区海水流来补充而形成的。按运动方式课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按冷热可分为暖流和寒流;按地理位置可分为赤道流,大洋流,极低流和沿岸流。作用于

15、洋流的力:风的应力:指风对海面的摩擦力和风绝佳在海浪迎风面上的压力。压强梯度力:由压强梯度引起的力。摩擦力:海水作相对运动时,流速不同的海水之间就会发生动量交换,表现为内切应力的摩擦力。地转偏向力:物体在地球上做相对运动受到的力的作用。风海流:海水在风的切应力作用下形成的水平运动。世界大洋表层环流系统的特征:大洋表层环流模式:大洋表层环流与盛行风系相适应,以南北回归高压带为中心形成反气旋型大洋环流,以北半球中高纬海上低压区为中心形成气候型大洋环流,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无气旋型大洋环流,而被西风漂流代替,在南极大陆形成绕极环流,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区。世界大洋表层反气旋大洋环流:分布在南北维 50度

16、之间,并在赤道两侧非对称出现。世界大洋表层气旋型大洋环流:分布在北纬4570度之间,在大洋东侧,为从西风漂流分出来的暖流。北印度洋季风漂流:冬夏季风作用下形成季风漂流。冬季,北印度洋盛行东风东北季风,形成东北季风漂流;夏季,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形成西南季风漂流。南极绕极环流:世界大洋中唯一环绕地球一周的表层大洋环流。地貌学部分名词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坡地上的风化岩块或土体在重力或流水作用下发生崩塌、滑动或蠕动形成的地貌, 称为坡地地貌出露地表的岩石, 受日光照射、温度变化、水的作用和生物作用等 , 发生破碎和分解, 形成大小不等的岩屑、砂粒和粘土, 这种作用称为风化作用因温度变化、孔隙水的冻胀过程、干湿变化使岩石盐类的重结晶以及岩石中的一些矿物发生溶解, 都可使岩石崩裂破碎, 称物理风化化学风化是水溶液以及空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等对岩石的作用, 使岩石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过程。化学风化通过水化作用、水解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