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SWOT分析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664166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港SWOT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天津港SWOT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天津港SWOT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天津港SWOT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天津港SWOT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港SWOT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港SWOT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打造天津港国际航运中心的SWOT分析倪上 09区域经济学专业 09225020摘要:自天津滨海新区1994年开发开放以来,天津港的发展有了快速的发展,无论从基础设施还是投资环境来看,天津港已经具备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坚实基础,如何发挥好天津港枢纽港的作用,关系到我国北方甚至国家的对外开放战略。本文从实际出发,客观了分析了天津港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威胁与挑战。从而为天津港将来的发展提出有价值的发展建议。关键词:天津港;国际航运;SWOT自2006年起,国务院提出努力将滨海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目标。近几年来,天津港充分发挥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载体作用

2、,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天津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它通过与180个国家400多个港口通航,为中国内陆14个省市区共计500万平方公里的经济腹地提供了港口服务,并且在内地建成10个“无水港”,成为腹地用户开展对外贸易的首选港。一、打造天津港国际航运中心的作用建设天津港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是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有效途径,将极大带动滨海新区航运相关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天津港集装箱枢纽港地位,促进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建设,推动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提升区域服务辐射能力的必然选择,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滨海新区的服务范围,增强区域辐射能力,提升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北方的经济发展

3、;是构筑我国对外开放新优势的客观需要,有利于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为广泛参与全球竞争提供有力支撑。因此,滨海新区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经济增长点的大势已形成,而天津港作为滨海新区的主要一部分区域,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对整体国家对外开放、北方地区经济发展、天津地区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二、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SWOT分析打造天津港国际航运中心已经势在必行,无论是从所处优良条件的时代下,还是港口的客观条件优势上,还是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上,天津港具备了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基础,但是,天津港的发展还面临着外在因素的影响,以下通过SWOT分析天津港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劣势以及威胁与挑战。1、

4、S:优势(1)区位优势突出,腹地社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天津市位于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三大区域的结合部,地处环渤海地区的中枢部位,京津和环渤海湾城市带的交汇点上,是我国北方地区进入东北亚,走向太平洋的重要门户和对外通道,也是连接我国内陆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亚欧大陆桥的重要起点之一。天津港的腹地范围包括京津、西北和华北12个省、市、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华北、西北、东北地区是我国资源富集地区,冶金、石化、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发达,农业基础雄厚,未来该地区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发展冶金、石化等重化工业,在沿海有条件的地区将大力发展以交通装备、机械和重型设备、电器和仪表设备为代表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以大

5、型石化和精细化工、精品钢材和有色金属、新型建材为代表的重要原材料和工业生产基地,同时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滨海新区发展快速滨海新区辖区2270平方公里,包括天津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三个功能区。新区成立十多年来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GDP年均递增20%,外贸出口年均递增34%,成为天津市最大经济增长点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滨海新区的发展为天津港注入活力,推动着港口从单一的装卸运输向港区装配化、加工化、工厂化等方向发展,并逐步向分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服务中心、金融中心等服务化方向转变。目前滨海新区初步形成了天津港集装箱物流中心、散货物流中心、保税区海空港物流区等六

6、个物流基地,实现了京津两地空港直接通关,形成了海空港一体的国际物流运作体系。(3)交通优势明显天津市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发达,天津港有遍布全球主要港口的航线和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网络联结,具有发展物流产业的运输优势。目前天津港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建立了长期通航和贸易关系,天津港拥有国际航线40条,国内航线10条,每月的班轮多达230班。空运方面,滨海国际机场是国家干线机场和北方航空货运中心,拥有国际国内航线43条,每周400个航班。(4)港口与土地资源优势天津港港口条件优越,现代化水平高,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港,吞吐量超过2亿吨,共有生产性泊位10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

7、泊位54个,货物通过能力1.54亿吨,万吨级以上专业化或半专业化泊位共26个,通过能力1.31亿吨,分别占全港泊位总数和总吞吐能力的25.5%和85.1%。天津港还拥有较为完善的仓储、运输设施和大量的土地,具有发展现代物流的资源优势。天津港目前拥有堆场面积365.8万平方米,仓库面积19.82万平方米。港区内现有土地面积约为22.71平方公里(含保税区),有足够丰富的土地资源用来建设仓储设施。而且天津港不断的填海造陆,能够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足够土地资源。(5)其它优势天津港是我国较早实行信息化建设的港口,目前拥有一套比较完善的EDI系统,具有发展现代物流的信息技术基础;滨海新区“天津国际贸易与

8、航运服务中心”与“天津电子口岸”的建设,将改善天津港的口岸服务环境,实现向现代化口岸、服务型口岸的转变,提高运作效率;天津港保税区享有多项国家的优惠政策,利用保税区“境内关外”的保税政策,对于形成保税仓储和货物分拨中心极为有利,为发展物流产业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政策软环境;天津港周围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商品交易市场,具有发展物流产业的商业基础优势。塘沽区的瓷砖分拨中心、港口后方的焦炭交易市场和仓储中心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北京、天津是全国的科技和文化中心,研究机构和高等学府云集,科技人才众多,技术、管理人才和熟练劳动力素质较高,为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2、W:劣

9、势(1)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港口总体能力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缺少大型专业化泊位;港口航道条件差,难以满足20万吨级以上大船进港需求;港区配套建设不够,铁路疏运能力不足,缺少通往西部的货运专线,影响大宗货物运输,增加了公路的集疏运压力,货物滞港时间长,码头能力不能充分发挥,高速公路通至城市外围,尚未直达港区,港口后方疏港通道与城市交通混杂,客货混杂,拥堵严重,影响运输效率;高速公路网络尚未形成,对外高速公路通道较少,京津方向公路运输能力不足;公路枢纽的建设严重滞后,公路场站规模小、布局零散,与其他运输方式及城市交通衔接不畅。(2)国际航运中心的服务与管理系统不够完善。要有积极扶植的政策和良好的法律

10、环境。国际航运中心除了具备完善的硬件设施以外,还需要不断改进服务与管理系统。包括能够提供一流服务的海关、边检、卫检、动植检和港务监督等口岸检查检验机构,修造船服务,海难救助,保险,邮电通信,航运信息与咨询机构,航运经纪与中介机构等等。国际航运中心应设立有利于航运业发展的各种特别经济区域(如保税区、自由贸易区)和按国际惯例办事的法规制度,为旅客、货物、船舶的进出和资金融通,提供最大的方便。3、O:机遇 (1)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强化以及我国在国际上地位的提高,我国对外开放布局将会进一步拓展,这就为发挥天津滨海新区在中国对外开放中的战略作用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

11、的机遇。如何抓住这个机遇,把天津滨海新区的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层次,发挥天津滨海新区在整个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龙头”作用,已经成为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 (2)促进整个北方地区经济发展天津港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渤海湾西侧,天津市东部,是东北亚地区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区域战略布局的进一步展开,腹地内的资源与人力优势将逐渐显现,腹地内部外向型经济将会迅速发展,天津港在北方经济的国际化过程中和西部经济开发开放中将处于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因此,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将会极大地促进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 (3)有利于提高我国航运竞争力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

12、中心逐渐向东亚转移,世界航运中心的地位竞争也形成了两大热点:一是在北美;一是在东北亚。自90年代以来,东北亚集装箱枢纽港的竞争呈现出新格局,日本神户正在逐渐失去东北亚枢纽港的地位,而中国台湾的高雄港和韩国的釜山港发展速度却明显加快。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国际航运中心体系以应对激烈的东北亚港口的竞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天津港的建设对完善我国国际航运中心体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促进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将会对天津市的社会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航运中心及深水港为引进外资、培育市场、发展金融和贸易等第三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通过港区联动,不仅可

13、以带动港务管理、货运代理等运输业的发展,同时也可带动建筑、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并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劳动就业岗位。4、T:挑战 (1)面临周边港口的激烈竞争。在东北亚经济圈内,要建成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的港口城市是比较多的。这些都是天津滨海新区的竞争者,主要有中国大陆的大连、青岛、韩国的釜山和日本的神户等。中国北方各大港口也纷纷提出自己的发展计划,大连提出要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青岛也提出要建设“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从目前来看,各港口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如黄骅港主要以煤炭为主,曹妃甸以铁矿石和钢材为主,秦皇岛以煤炭、大型设备和农产品为主,但都计划向综合港方

14、向发展,竞争大于合作。因此,天津滨海新区要想成为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应对这些挑战。(2)现代综合物流服务的兴起对港口服务水平提出较高要求。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除了要具备国际航运市场,强大的腹地经济,充沛的集装箱物流,一流的港口设施、深水航道和完备的后方集疏运系统外,还必须有完善的管理和服务系统,能够提供一流服务的海关、边检、卫检、动植物检和河口监督等口岸检查机构,以及邮电通信、信息交换等系统。港口在现代综合物流过程中角色的变化,必将会引发港口企业对现有资源的重新调整和配置。但目前,天津港的综合服务水平还比较低,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物流服务业飞速发展的需要。 (3)加入WTO后

15、面临的管理水平和法律问题对天津港提出了挑战。加入WTO后,随着大量外资进入港口业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现有的国内港口企业将会面临人才流失、技术落后和资金实力薄弱的困境;同时因我国的法律制度与国际通行的规则还未完全接轨,加入WTO后必将产生大量的港口合资企业,由此导致新的管理和法律问题会大量显现。三、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议通过以上对打造天津港国际航运中心的SWOT分析,可以客观的从整体上对天津港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今后的发展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1、完善产业调整政策,形成功能一流的国际物流区 根据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具体要求和天津港的实际情况,天津港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的战略目标应为:充分发挥天津港

16、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物流经营主体,加快港口和以港口为中心的集疏运网络、仓储、信息网络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物流法规,培育物流市场,形成良好的物流环境,努力把物流中心建设成为面向国际,联系内地,以国际物流为重点,兼顾城市区域物流的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国际物流中心。 2、港口配套设施的建设 要加快天津港建设进度,实施“南散北集”的空间布局结构调整。突出抓好深水化和大型专业码头建设,积极发展集装箱运输,使天津港逐步成为我国北方现代化深水大港。搞好货类结构调整,组织好港口生产,确保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能够满足内地的运输需求。加快完成15万吨级深水航道和深水码头建设,做好外海建设25至30万吨级原油岛式码头的前期工作,完成堤北侧集装箱泊位改造工程,进一步提高天津港码头深水化等级。 3、加快天津港北煤南移战略的实施步伐继续完善南疆散货物流中心建设,提高配套能力,建设专业化物流服务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