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暂行规定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6635 上传时间:2017-05-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暂行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7年整理]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暂行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7年整理]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暂行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7年整理]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暂行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7年整理]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暂行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暂行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暂行规定(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暂行规定1总 则101 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和编制设计文件的依据。根据国家计委有关规定,结合水土保持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暂行规定。102 本规定适用于大、中型水土保持综合防治工程项目。小型综合防治工程可适当简化。利用外资的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其工作内容和深度可根据需要由主管部门提出补充要求。专项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对本规程的条文予以取舍和补充。103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以批准的项目建设书为依据,贯彻国家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遵循有关规程和规范,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调查和必要的勘测,在可靠的资料基础上,从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

2、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提出可行性评价。104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 论证工程建设者的必要性,确定本工程建设任务。2. 确定项目区的范围。3. 查明项目区的水土流失状况。4. 基本确定项目区的各项防治措施及其布设。5. 基本确定项目区的土地利用调整方案。6. 提出主要工程量和材料需要量,估算工程投资。7. 明确工程效益。分析保水保土、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2的改善效果,分析主要效益指标,评价工程的经济合理性。8. 提出综合评价和结论。105 下列资料可根据需要列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1有关工程的重要文件。2中间讨论或审查会议纪要。3投资估算报告。4经济评价报告。1

3、06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按本规定第 2-12 章内容进行编制,将“综合说明”列为第 1 章,依次编排。2综 合 说 明201 简述项目区的地理位置,项目区上一级河流(区域)的规划成果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过程。202 简述项目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概况。203 简述项目区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分区概况,水土保持现状和工作中的主要经验、教训。204 简述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工程规模。205 简述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进度安排、主要工程量、材料、劳动力等。206 简述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等。207 说明经济评价和综合评价的结论。208 建议。209 附图、附表。31项目区位置图2土壤侵蚀类型

4、图。3水土流失现状图。4水土保持现状图。5水土保持规划图。6土地利用现状图。 (县级及其以下项目)7土地利用规划图。 (县级及其以下项目)8工程特性表3项 目 区 概 况31 自 然 条 件311 地貌、地质。1说明项目区的地貌类型及其特点。2说明项目区的土壤、植被状况和土地、耕地的地面坡度组成等。3简述地质构造、地表岩性、物理地质现象;滑坡、泥石流现象、分布及成因。312 水文、气象。1 说明项目区及邻近地区水文、气象台和水土保持径流、泥沙观测站的分布与观测概况。2 说明项目区的风、气温、日照等气象特征。3 说明项目区降水、径流、暴雨、洪水、泥沙等水文特征。4 确定工程的设计、校核的洪水峰量

5、和总量。432 社 会 经 济 条 件321 简述项目区的行政区划状况。322 简述项目区人口及自然增长率、劳动力状况等。323 简述项目区土地利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324 经济状况。1简述项目区农业(包括农、林、牧、工副业等)生产水平。2简述农产品(包括粮食、油料、林产品、果品、畜产品等)的市场供需。3简述农业经济结构和存在的问题。4说明农业总产值和农民收入状况。325 简述项目区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教育等基础设施状况。326 简述项目区的土地使用政策及落实状况。33 附 表1项目区气象特征表2项目区降水特征表3项目区土地坡度组成表4项目区耕地坡度组成表5项目区社会经济现状表6项目区农

6、业经济结构现状表4 水土流失及防治现状541 水土流失状况411 说明项目区水土流失的类型、原因、流失面积、流失程度、流失量等。412 说明项目区水土流失对当地及下游经济和社会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和危害。42 防治现状421 说明项目区水土保持现状和效果。422 分析项目区水土保持经验及存在的问题。43 附表1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表。5项目任务和规模51 建设目标511 从项目区以及所在区域(河流)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等方面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512 阐明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513 阐明项目建设期末和工程全面发挥效益时达到的目标。52 类型区划分521 根据水土流失类型、特点,地貌、岩土特征

7、,防治措施、土地利用方式等划分项目区水土保持的类型区。5.3 建设任务和规模531 划定项目区的预防保护区和治理小流域。6532 根据水土流失规律和因害设防的原则,按水土保持类型区分别提出典型小流域治理措施的配置比选方案。533 经过典型小流域的方案比选,基本确定项目区各类型 区治理措施配置,推算出项目区各种治理措施的数量。534 各类型区分别提出 1-2 个典型小流域设计。54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541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向,提出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55 附图、附表、附件1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和小流域治理分布图2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表3项目区治理措施现状

8、及规划表4典型小流域综合防治设计6防治措施及其布局61 监督监测方案611 提出项目区预防监督监测的内容、方法和监测方案。612 提出对项目实施进度、质量和效益监测的内容、方法和监测方案。613 提出监测所需的仪器、设备等。62 治理措施设计621 分别说明各种措施的建设条件、技术要求。622 提出典型小流域内治理措施的设计。71梯田做标准设计(小面积)或典型设计。2林草措施做标准设计。3骨干坝、淤地坝等治沟工程做典型设计。4蓄水池、抽水站等供水工程做典型设计。63 苗圃设计631 分析项目区苗木的需求量,提出苗圃建设的布局、数量、规模及其附属设施。632 提出苗圃典型设计(1-2 个)64

9、附 件1各项措施的标准设计或典型设计。2典型苗圃设计(1-2 个)3项目监测站布置示意图7技术支持71 必要性711 论述在项目实施期开展专题调研,技术成果的推广,对项目管理人员和农民进行培训,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建立综合示范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72 专 题 调 研721 初选支持项目的专题调研课题。722 初步确定各课题的调研内容、进度及承担单位。73 技术推广731 初选一批在项目区推广的技术成果。8732 说明技术推广的措施,提出推广计划。74 技术培训741 提出对项目管理人员和当地农民(工人)技术培训的内容、方式和培训计划。75 技术引进751 提出技术引进的内容和计划。76 综合示范

10、区761 在不同类型区初选一批综合示范区,并说明示范区的规模及主要试验、示范内容。762 提出综合示范区实施的措施。8 组织管理81 管理机构811 提出项目建设期管理的组织形式和机构设置的方案。812 提出项目管理必要的工作设施(包括办公设备、交通工具、办公室等)的配置计划。82 管理办法821 明确项目法人、治理措施的产权、管护责任等。822 确定推行工程投标、招标的工程项目,提出项目监理的方案。823 提出项目后评估的时间安排(应在工程完建后 5-10 年内进行) 。824 初拟建设期的管理办法,并对运行期的管理提出要求和建9议。83 附 图1项目管理机构设置框图9进度安排91 施工条件

11、911 概述交通、水电、道路等条件以及气候、农事活动等因素对施工的影响。912 说明建筑材料、苗木、种籽的来源状况。913 说明当地劳动力的技能状况及施工力量。92 施工方法921 说明各项治理措施的施工方法。922 说明施工的各种组织形式。923 说明施工的劳动力、建筑材料、苗木、种籽、施工机械等需要量。93 施工进度931 确定总工期,提出分年度实施方案。94 附表1工程施工总进度表2项目区治理措施进度计划表10投资估算101 投资估算101011 说明估算投资的依据、方法、采用的定额和费用标准1012 分析计算出单位工程造价1013 提出投资主要指标,包括动态总投资和静态总投资、单位防治

12、面积投资、各项措施单位造价等。102 资金筹措1021 提出资金筹措方案1022 使用贷款项目应提出还贷方案103 附表、附图1项目投资总表2项目区工程投资进度计划表3主要工程单价汇总表4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5主要材料、人力数量汇总表6资金筹措表7投资估算书。应包括下列内容:1)主要材料运输费用及预算价格计算表2)主要施工机械台班费计算表3)主要工程单价计算表4)其他费用计算表5)人工、材料、设备预算价格的费用计算表11经济评价111 经济效益111111 说明经济效益分析的范围和方法。1112 估算项目各项措施的经济效益和主要参数(包括各项措施的投入产出物的价格,各项措施的单位投入、产出量

13、,各项措施的保水保土指标等)1113 估算工程综合经济效益和主要措施的经济效益。简述各项措施增产、增收的情况,项目区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增长幅度等。1114 设定几种效益减少、投资增大的不利情况,进行敏感性分析。112 生态效益1121 说明项目的保水保土作用及对下游的减沙作用。1122 分析本项目对改善生态环境的其他作用。113 社会效益1131 说明农业经济及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土地利用率、生产率的提高和促进社会进步等效益。114 经济评价1141 说明经济评价的依据和方法。1142 说明经济分析的主要指标(包括计算期、基准年、贴现率等) 。1143 说明项目运行费的计算方法和成果。1144 提出项目总经济效益和主要措施的经济效益的分析成果。1145 概述敏感性分析。121146 提出国民经济合理性评价结论。115 附表、附图1 经济效益分析成果表2 项目敏感性分析成果表3 经济评价报告12结论121 综合评价1211 综述项目建设、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的主要成果,从社会、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122 结论1221 阐述工程项目的综合评价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