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学习体会 以生为本,一切教育的前提.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638502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培训学习体会 以生为本,一切教育的前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师培训学习体会 以生为本,一切教育的前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师培训学习体会 以生为本,一切教育的前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培训学习体会 以生为本,一切教育的前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培训学习体会 以生为本,一切教育的前提.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培训学习体会 以生为本,一切教育的前提暑期的重庆培训,让我记住了两位老师。一位是台湾的小学语文教师李玉贵,一位是西南大学教授于泽元 。李玉贵声音柔柔的,软软的,典型的带有台湾女性的书卷气。就在这轻柔优美之间,我们领略了李玉贵老师的大气、高远,灵动。李老师和于教授一样,也在倡导“以生为本”。还记得她说的:“以生为本都不是用说的,说在嘴皮的以生为本等于没说。”以生为本,每天要用学生的角度来想想自己的教学,自己都坐不住了,老师为什么还不赶快下课呢?“所有老师第一个教学目标,不管你是几年级,什么学科,都应是:小孩不会时,即使你已教了十遍,他还是愿意安心地对你说,老师,我还是没懂。”“让孩子愿意释放

2、求救的信息”“差异是课堂最重要的资源”“同侪合作,构建学习共同体”“应该谦卑的聆听学生的学习”“信赖,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不懂的儿童为中心,以差异唤起学习”“聆听到每个人的声音,尊重到每个人的差异”。同样的,于泽元教授的话声声贯耳:“:老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该点拨要点拨,要引领。老师心中要有蓝图,心中要有目标;遵循学生思维的自然;遵循学生阅读的自然状态。预设确立了目标在哪里,路径在哪里。自己心中要有蓝图,也就不会有过多的控制学生的欲望了。要抓住文本深层次的东西,怎样解读文本,就怎样结构课堂。解读文本时,先问问自己:我自己阅读是什么感觉?遵从阅读第一感觉的原理。”李老师的以生为本不止关注到了

3、教学,更关注到了教育。于教授的遵循学生思维的自然,一课一得,集体建构和达成共识。真是值得我们好好领会。于教授还提出了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深入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在是太难了。虽然教授举了几个例子,但还是让人觉得很高深,做不来。这就是我要努力的方向吧。但理念我是记住了的:尊重差异,集体建构和达成共识。教授还说到,要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就要不断的追问:看了这组文本,自己的感觉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多追问几次,找到规律性的东西,也就做到了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了。还要警醒的一点就是,有时我们对文本的理解不是于文本,而是从其他的地方或是他人的经验得来的,那也是不可取的。总观教授的理论,离不开两个词:

4、学生、文本。教授一直强调的是:以生为本!一切以这为前提,老师眼里有学生,是会影响到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习惯的。对蒋军晶老师的用群文的理念教语文,我也深有同感。群文要求课堂聚焦,语文也一样;群文要求孩子发现至上,语文一样;群文倡导求同、比异,整合,语文一样;群文要求尊重差异、集体建构、达成共识,语文一样;群文要求教给孩子规律性的东西,语文一样。群文和语文是相通的,有了群文的理念,语文处处是群文。有了群文的理念,新课标自然而然落到了实处。感觉这次的种子培训,各位专家都不只是在向我们教授具体的操作,更是在传达群文的理念。也在传递从群文课走向群文课程的讯息。现在观课,要不只观名师的设计,更要想想这样设计背后理念的支撑。还有几位专家的讲座,王林博士、李祖文老师,尹祖琴老师等,继续消化中。最佩服尹老师的精神了,一直那么热情洋溢,充满激情。我猜想,尹老师对生活,也是这样的态度吧。还是那句话:大胆尝试,且行且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