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637645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6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6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6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6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用量筒或量杯测固体体积时,物体应完全浸没入水中。 2测固体密度时应先测质量,再测体积。 3测液体密度时,不需要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更不要用天平直接称量量筒和液体的质量,量筒易摔倒。,【例】(2014,武汉)为了测出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 A B C D,1使用量筒前应观察量筒的_和_,以便正确选取合适的量筒。读数时,量筒一定要放在水平台上,视线要与_相平。 2实验室测定物质的密

2、度,通常用_测出物体的质量m,用_或_测出物体的体积V,根据公式_求出它的密度。,量程,凹液面,分度值,天平,量筒,量杯,知识点1:量筒的使用 1如图是甲、乙、丙三位同学测液体体积的读数情况,其中,甲同学读数_,乙同学读数_,丙同学读数_(均选填“偏大”“偏小”或“正确”)。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 mL。 2要想用量筒一次测出密度为0.8103 kg/m3,质量为100 g的煤油,有下列四种量筒可供选择,最好选用( ) A量程为50 mL,分度值为1 mL B量程为100 mL,分度值为2 mL C量程为200 mL,分度值为5 mL D量程为250 mL,分度值为10 mL,偏大,正确,偏小,

3、60,C,知识点2:液体密度的测量 3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同学们准备测量物质的密度,选取的器材有:酸奶、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小新和小洋同学分别设计了一种测量酸奶密度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酸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酸奶的质量为_。 (3)再将烧杯中酸奶倒入量筒中,测出酸奶的体积V。 (4)计算出酸奶的密度_。,(m2m1)/V,方案二: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装有适量酸奶的烧杯的总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酸奶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酸奶的体积V。 (3)测出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2,计算出酸奶的密度_。 分

4、析与比较发现:方案一中测量体积偏_,测出密度偏_。(选填“大”或“小”),小,大,(m1m2)/V,知识点3:固体密度的测量 4小华做测量某种金属零件密度的实验。 (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零刻度处,指针稳定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节,使横梁平衡。 (2)测量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零件的质量是_ g。 (3)在量筒中注入50 mL的水,将零件放入水中,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该零件的体积是_ cm3。 (4)该零件的密度是_ g/cm3。,右,78,10,7.8,5实验室里的量筒通常做得细而高,而不是做成矮而粗的形状,这主要是因为( )

5、A为了美观好看 B为了提高稳度 C使相应刻度线间隔增大,以提高实验精度 D便于操作、使用方便 6用天平和量筒测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应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适量”的含义是指( ) A水的体积不小于量筒的分度值 B水的体积不大于量筒的最大测量值 C水的体积能使小石块完全浸没并且水面不超过最大刻度 D以上的说法都正确,C,C,7(2014,长沙)小明的妈妈从市场上买回了一瓶色拉油,正好小明学习了密度的有关知识,他和小军一起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色拉油的密度。,(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左端零刻度线处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 (2

6、)天平平衡后,他们开始测量,进行了以下步骤: 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色拉油的总质量 B将待测色拉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色拉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倒出的这部分油的体积 请你根据以上步骤,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_(填字母代号)。 (3)在步骤B中测得烧杯中的色拉油的总质量为55.8 g,其余步骤数据如图所示,则该色拉油的密度是_ g/cm3。,左,BCA,0.92,8小华利用天平、量筒和一个容器来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经过他的规范操作,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1103,(3)如图能正确反映上表中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跟液体的体积的关系的图象是( ),(1)液体的密度为_

7、 kg/m3。 (2)容器的质量为_ g。,22,B,9老师讲了“密度”这节知识后,小明和小楠对他们都喜欢吃的柑橘的密度感兴趣了。他们拿出一个柑橘,决定想办法测出它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_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水平,左,(2)小楠用天平测量柑橘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柑橘的质量是_ g,若小楠再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得它的体积为230 cm3,则柑橘的密度为_ kg/m3。 (3)如果小楠做实验时,是先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出柑橘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出柑橘的质量,则这样测得的柑橘密度比真实值_(选填“偏大”或“偏小”),其原因是_。,220.8,0.96103,偏大,柑橘表面沾有水,导致测量的质量偏大,(4)实验完成后,小明问小楠是如何测出柑橘体积的,于是小楠将柑橘擦干净,又取出小烧杯、量筒、溢水杯和牙签等。小楠先将溢水杯装满水,接着小楠的做法是_。 (5)小明在思考,小楠的做法也存在不妥之处,你认为不妥之处是_。,将小烧杯放在溢水口处,小楠借助牙签使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用量筒测得小烧杯中水的体积即可测得柑橘的体积,量筒所测水的体积偏小,这样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