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戴安澜墓的实践感悟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637403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观戴安澜墓的实践感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参观戴安澜墓的实践感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参观戴安澜墓的实践感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参观戴安澜墓的实践感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观戴安澜墓的实践感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观戴安澜烈士墓实践感悟十月,在这个新中国诞生的月份,作为党课的实践活动之一,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参观戴安澜烈士墓,去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战士,瞻仰他的丰功伟绩。戴安澜将军,号海鸥,无为县人 一九二四年,投笔从戎,参加北伐军,一九三九年一月,升任第二师师长,十二月奉命参加昆仑关(大明山区)战役。一月苦战,毙敌六千,缴获甚多,写下了抗战史上辉煌的一页。一九四二年三月一日,戴安澜奉命率二师为第五军的先头部队入缅作战,后五月十六日,在缅甸,突遭敌重兵伏击。在密林中鏖战了两昼夜后,全师突出重围但不幸戴将军为流弹所中,胸腹部受伤。然而,将军在担架上仍继续指挥战斗。由于当时缅甸已进入

2、雨季,连日战斗,衣履如浸,泥血斑斑,且进入山区,人烟稀少,医药不全,伤势严重恶化,不幸于五月二十六日下午五时四十分与世长辞。时年三十八岁。 戴安澜将军为国家民族利益不惜牺牲,气吞河山,堪称“域外死忠第一人”,令后人景仰。将军身陷缅甸,自知回国希望渺茫时,给夫人王荷馨写过一封家书,其中写道:“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将军在缅甸为国捐躯后,二师官兵在极其险恶情况下,把将军遗骨背回家,据原远征军二师老兵回忆,“和戴师长一起踏上祖国的土地那一刻,我们都放声大哭,我们回来了!我们还要和外国的侵略者血战到底!那时,戴安澜将军的遗体已经开始高度腐烂了,一路上,我们都把

3、军装脱下来裹在将军的身上。那些军装什么军衔都有,有士兵的,有尉官的,也有校官的。”当时缅境无木棺,将军马革裹尸回国。当戴安澜遗骸经云南腾冲回国,一位七十岁老华侨被戴师长的精神感动,献出自己的楠木棺材,将戴师长的遗骸置于棺内。一九四二年七月十七月下午二时,戴安澜将军灵柩抵达昆明时,云南省各军政长官龙云、宋希濂和城防部队、各界代表万余人至十公里之外将灵柩接到昆明城东体育场停放,当覆盖着戴安澜将军血衣的灵车经过市区时,数十万民众夹道垂泪。目送这位远征缅甸,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卫了云南大后方的抗日爱国将领。一九四八年五月三日,将军荣归故里,被安葬在芜湖市赭山公园内。我们朝着心中无比敬仰的心情向烈士墓走去

4、。这将被后代怀着敬仰之情来朝拜的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有些早已满是青苔,青青点点,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坟墓前。戴将军的墓碑简单,肃穆,没有太多的荣誉点缀,墓碑上只有戴安澜烈士墓几个字,一如将军一生,没有太多的喧哗,只一心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奋斗,拼搏直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毛主席有诗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这就是将军一生的写照。 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戴安澜将军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

5、墓碑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而这地下埋葬着我们永远的英雄! 如果世界上真正有永垂不朽,那么我只相信那是一种永存的精神不屈,坚强。我们的先烈就有这种永垂不朽的精神,他们不屈于被侵略,他们要抗争,为革命的光明而不惜一切的付出。所以,他们理当受到敬仰!作为二十一世纪祖国未来的的接班人,我们更加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的先辈为我们奋斗了终生才有了中国的未来,而在我们的身上也寄托先辈们的期望,祖国以前的希望在这些先辈们的身上,而现在的希望在我们身上,我们要以先辈们为榜样,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全部。此时此刻每人心中多了一份骄傲多了一份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